普通视图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昨天以前首页

每夫吐槽(104)

作者 大致
2025年3月6日 00:08

在某宝购物。收到的提示短信是“你有一个包裹被放在快递柜,点击XXXX链接激活隐私选项……”
这种带链接短信,直接无视。10小时后收到超时警告短信,再往回找那条被当成垃圾的短信,捏着鼻子点一下,不是病毒,却是手机某宝的安装链接。
装你奶奶个腿。拨打短信里的某通客服电话。客服说:“应该是买东西的时候不小心选了隐私号码,或者店家发货的时候选了隐私号码,您只要在手机某宝上关联一下隐私号码和真实号码,就能够收到短信了。”
我说:“没有手机某宝,但你可以告诉我,网页版在哪里设。”
客服说:“只能在手机上设,网页版没有。要不我帮您联系快递员吧。”
也不知道某通内部是怎么个流程,快递员给我打电话已经是3小时以后了。
快递小哥经常遇到这种事,直接问真实号码,然后发了取件码短信。
不过他多了句嘴:“你直接打短信上我的号码不就完了嘛,走公司转一大圈。”
我说:“哥们,难道你不知道,我收到的短信,把你的号码也保护了啊。”

春节后开发间爆发诡异病毒。现象是机器被拖得奇慢无比,编译一个exe需要一个半小时。而且这个诡异的病毒还挑人,包括我在内有8个人完全没中招。
部门领导如临大敌,全体断网杀毒。
然而根本杀不到什么毒。且只要网线一拔,症状立刻消失。
又找IT服务部查看路由配置,又用工具抓包,又比较中毒的和没中毒的,安装的软件和补丁有什么差异。
找到的病根有些令人无语:微软新更新了部分服务器,不在IT的白名单[2]范围内,而微软的傻叉Win10系统一直在死循环重试。解决办法更令人无语:工具栏上右键–【资讯与兴趣】–无效 即可。
所以我们8个并不是免疫病毒,只是对微软提供的兴趣不感兴趣。

Chrome的Feedbro不符合什么规范,被下架了。
思考了一分钟就想到了解决方案。换Firefox版Feedbro。两个版本对我来说本无所谓,之前FF上跑了太多的油猴脚本,不想再加载一个自动填充用户名的脚本而已。所以,加个脚本就好了,我才没有兴趣去找神马最佳替代品呢。
只是给自己提个醒,OPML的备份要更频繁一些。

客户那边去年10月进行结构调整,消费类部门被大量裁撤,人员分流到我们医疗类。
我们接口的上两级领导都换掉了,新领导完全不讲情面,直接把原项目经理送到后勤部门混吃等死。
消费类的这帮人之前没怎么跟中国人打过交道,这一颗颗蠢蠢欲动的心啊……
春节刚过,大S尸骨未寒,客户就一批一批组团过来了。

我们对应的客户全组出动。直接领导平田,平田的领导大冢,平田的两个小弟,铃木和奥田,以及我们日本分公司的陪同人员森,一下子来了5个日本人。
其实就是一个小组倾巢出动了,只留了两个外驻看家。

最后一天,客户希望跟我们全组一起吃饭。
但是。老宋父亲高血压眩晕住院了,离不开;小钱被客户带来的病毒干倒了,不能参加;陆老师二胎7个多月了,不能参加;小玲才招来不到一个月,怕被问,不能参加;死小孩中国话都说不明白,八竿子打不出一个屁,也不能参加。最终只有包括我在内的两个组员出席。
分给我的很艰巨,负责把日后的直接领导平田搞定。

跟平田的切入异常丝滑:大冢是个三国迷,先扯出话题,大家最喜欢的三国人物是谁?
桌上这群日本马屁精显然为了讨好领导,都是研究过三国演义的。竟然没一个给出头部人物:カク、ホントク、チョウコウ、カキン。
桌上几个日语好的中国人都凑半天只凑出个贾诩,看着频频点头的大冢,为了不给中国人丢人,我只能上了:“另外三个是庞德、张郃、华歆。”
几个中国人没有质疑我的听力,反而在质疑我的三国水平:“华歆是谁?”
华歆就是我们日本分公司那位买办答的,正常人读三国有喜欢华歆的啊,演义里华歆就是条狗啊!真他娘的什么人玩什么鸟。

大冢同时卖弄自己的魏晋知识和中文水平,给几个中国人普及了割席断交的典故。
平田恭维我一句,夸我日语没有之前自我介绍那么差。
我用手机打字翻译:“哪里哪里,我小时候学习假名全靠玩三国志游戏,所以对三国人名很熟悉,别的不行。”
平田也打字:“我也在PC98上玩过很长时间的三国志2啊。”
我:“PC98上有很多hentai game啊!”
平田看到hentai game两眼放光:“你也玩hentai game?同级生?”
我:“下级生、臭作、鬼作。”
这暗号立刻就对上了,推杯换盏,跟平田大哥讨论了一晚上ELF的兴衰史。

铃木是自己找过来的。第一个话题也很平常:“王さん对日本的哪些文化感兴趣啊?”
这不是有标准答案的嘛:“漫画、动画、电子游戏。”
铃木:“那么王さん最喜欢的漫画是哪部呢?”
这我要说个幽白龙珠三大民工什么的,多丢份啊!
铃木只比我小几个月,拼一把:“hojyo tsukasa, ANGLE HEART”
铃木当即把我引为知音。
跟铃木小弟讨论了一晚上漫画不止友情热血胜利。
我确实喜欢天使心,但更多的是看铃木的小辫子跟北条司的自画像神似。

介绍会上平田的客套话言犹在耳:“日语不好不要紧,C语言是程序员共通的语言。”
除了C语言,男人之间还有别的语言。

某同事小P,午饭后在公司楼下溜达消食。打游戏没认真看路,撞到了路边摊买苹果的大妈,撞掉了她的手机。捡起一看,屏碎了。大妈拉着小P,要¥2000。小P报警。警察大哥主持公道,拉着两人去附近一个店里修手机,花多少算多少。最后只花了¥200。警察大哥还用警车把小P送回了单位,把大妈送回了家。
小P觉得那家修手机技术还不错,周末跑去修一个旧手机。发现手机店主是警察大哥的表弟。
小P越想越气,找到城管电话,把苹果摊举报了。

注:夫=大姨夫。


  • (1):农历每年冬至所在的月固定为十一月。如果两个冬至间有13次朔望,则该年产生闰月。13个月中,第一个没有二十四节气里的偶数节气的月份就是闰月。因为十一月是起调点,所以农历十二月和正月是不会出现闰月的,正月初一和第一个节气春分受的影响也很小。我数学不好,但查表得到的结果,从1950年到2069的120年间,闰年就是双春,双春就是闰年,一一对应,无一例外。闰月是典型的用太阳历调整月历的规则,所以农历是阴阳历而不是纯阴(月)历。
  • (2):白名单上的微软网址是升级补丁用的
每夫吐槽(104)》采用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许可协议进行许可。 『破袜子』期待与您交流。

我们在反对微博「访客记录」时到底在反对什么?

作者 小饿
2023年11月5日 21:06

近日,微博在会员功能板块中新增「访客记录」功能,一下子桶了马蜂窝,炸出很多妖魔鬼怪。

反对者大多以侵犯用户隐私权为由,对微博一顿炮轰。

在持此观点的人看来,访客记录功能侵犯的「隐私权」是用户自由浏览的权利,我可以自由翻看某一个微博账号的所有发布内容和评论区,但你平台不可以告诉博主我进行了浏览。

事实上,访客记录是微博原本就有功能,只不过最近才开放给普通用户[1]

其实,想知道谁访问了我的空间,不一定需要访客记录,现实世界里其实有很多可以借鉴的方法。

人就是这样狭隘的动物,只关心自己看到的,那些潜藏在事物本质里的东西,即使危害更大,也漠不关心。

或者说,人只能看到自己认知以内的东西,对认知以外的事物熟视无睹。

「访客记录」这种功能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早在QQ盛行时代已经存在,谁访问过我的QQ空间,通过访客记录一目了然,时至今日,用户也只能开通黄钻才能查看。这也没听说过有大规模的反对声音。

访客记录更早来源于网站的流量统计系统,比如友盟+、CNZZ、百度统计等平台,每个宽度账号都有一个IP地址、每个用户终端设备也都有MAC地址、设备编码,站长在网站页面里嵌入统计代码,就可以精确查看每个访客的设备配置、地理位置、访问的时间、访问的内容……根据这些统计内容,优化网站的内容运营。这些信息的收集,网站访客是毫无感知的。

再比如,很多APP都会收集用户的信息,包括用户的个人信息、位置信息、通讯录、输入设备……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可以精准地为用户画像,可以更加精准地进行营销和广告推送,实现更大价值的流量变现,甚至有些企业会直接通过售卖用户隐私信息来赚钱。你不同意收集,那就不能使用APP。这也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反对声音。

而微博说要开通访客记录功能,就有一大批人跳出来反对了。

既然访客记录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功能,在技术上也并非是一家垄断,那为什么微博推出访客记录就遭到了用户大规模的抵制?我们在反对微博「访客记录」功能的时候,到底在反对什么?

国民软件抖音也有访客记录功能,为什么没有遭到用户的反对?让我们研究一下抖音的访客记录开放机制。

抖音的访客功能需要用户自己打开,一旦打开系统会提示:

·访客记录中仅展示同样已授权的用户
·开启后,你访问他人主页也将留下记录
·你可以随时在访客设置中关闭授权

——你想查看谁访问了你的主页,你必须也让对方知道你访问了TA的主页这项记录。再反观微博的访客记录政策:

·面向SVIP和VVIP用户开放
·内容仅对博主本人可见,且不论访客是否关注,博主都能看到这些访客,并且还能按照全部、关注、粉丝、非粉丝和认证用户分类查看
·SVIP用户还可以管理自己的访问记录

——谁买了会员就能查看自己主页的访客记录,而且还可以删除自己访问其他用户的记录。

对比之下,不难发现,在微博上谁交了钱谁就可以查看其他人的脚印,而且交了钱还可以擦除自己的脚印;抖音是你想查看其他人的行踪,你必须公开自己的行踪,不用掏钱,免费!

用户反对微博访客记录,其实反对的是权限不对等、政策不公平。

在当下信息社会,这样的不对等、不公平现象还很多。

此前有新闻报道,湖南岳阳三荷机场的公共停车场禁止特斯拉进入,机场方面给出的解释是特斯拉哨兵模式会24小时远程监控周围环境,存在泄密风险。消息一出,即刻引起舆论的热议,讨论更多的就是公平问题,既然特斯拉已经在中国正常渠道销售,为什么仅仅三荷机场一处要禁止入内?

其实,早在2021年7月国家安全部门就下发过,各市局单位要限制特斯拉驶入跟停放于办公场所,且要求工作人员禁止在车内及车周围讨论与工作相关事宜,已购买的特斯拉需要登记备案。[2]

无独有偶,在体制内,公务员、事业单位的人员也被告知禁止使用苹果手机。

很多人不解,明明特斯拉、苹果手机可以合法合规在中国销售,却为何要禁止使用?这也反映了权限不对等、政策不公平。

表面上看,这些都是「个人隐私」,个人的自由,事实上,这里面涉及的「个人隐私」已经包含了国家层面的公共安全。众所周知,特斯拉的数据储存在美国,车辆进入涉密单位后周围环境监控瞬间传输给美国情报机构,存在严重泄密风险。苹果手机更是以安全性著称,某些官员被调查后,公安机关从国内调集多款破解软件都无法解开官员的苹果手机,只要官员不打开手机,在证据链上就欠缺,从某种程度上就能逃避一些调查,给反贪腐工作的进展带来障碍。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这么认为,舆论反对侵犯隐私本质上也是反对不公平。

媒体经常拿用户隐私大作文章,用户真的对个人隐私特别看重吗?在互联网时代,以免费使用产品换取用户隐私,是世界通行的方案。这是一个权宜之计,因为互联网公司需要盈利。假设我付费使用互联网产品,你互联网公司要100%保护我的个人隐私,可以吗?基本上不可能,因为一个普通用户根本无力承担互联网产品空间租用、宽度管道的占用成本。

而互联网公司通过跟品牌商合作,就能平衡互联网产品运营成本、甚至盈利。可以说,互联网广告都是靠出卖用户隐私赚钱,互联网公司靠各种形式包装用户隐私卖给品牌方带来巨大的溢价,同时也带来了互联网商业的繁荣。

当下的互联网企业,只要存在广告分发业务,无一不在兜售用户隐私,禁止出售用户隐私绝大部分互联网公司就会倒闭。

于是,才有了禁止过度采集用户个人信息的相关法律条款。我只是使用了一下你的产品,而你把我的个人信息打包出售,这个价格远远超过了普通人能想到的数目。

这不是很神奇吗?


  1. 这里的普通用户指除微博运营人员之外的人。
  2. 该传闻并未得到相关当事部门的正式确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