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视图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昨天以前首页

Nikon Z5 开箱体验

作者 青山
2025年3月1日 23:28

上周日还在研究消费决策模型,研究如何克制消费欲望,三天之后下单了 Nikon Z5,只能说国补太香,含 24-50mm 镜头,国补之后的价格为 5949.15 元,而且可以 6 期免息。

由于仅限上海地区,便委托我的一个在上海读大学的学弟代收,再转寄到南昌,辗转之下终于拿到手,今天开箱。

购买之前也做了不少的研究,佳能、索尼、富士这些品牌也都看过,但似乎尼康性价比较高,而且 Nikon Z5 也是比较受欢迎和推荐的入门级全画幅微单,对我来说可以算是年轻人的第一台相机。

Nikon Z5 开箱体验 - 第1张图片

上午在上班,收到短信通知,快递到了,地下车库便利店旁边,中午吃完饭就去签收,为了不影响工作,没打开看,一直忍到了下班回家,才开始开箱。

保修卡、产品合格证、说明书、充电器、电池、数据线、肩带、相机本体、镜头,便是全部内容。

Nikon Z5 开箱体验 - 第2张图片

Nikon Z5 开箱体验 - 第3张图片

Nikon Z5 开箱体验 - 第4张图片

Nikon Z5 开箱体验 - 第5张图片

桌面有点杂乱,忽略即可。

Z5 拿在手上的感觉比较沉,但也是很有分量,握持非常舒服,贴合自己的手型。虽然网上说自动对焦比较慢,但就我第一次体验来说,能接受,稍微一按就能对上。上图拍小鸭子摆件时按下快门没有拍照,在群里问了才知道没有对上焦,对焦框变为绿色才可以正常拍照。

由于拿到手比较晚,也没有出去拍照,就随便拍了下桌子上和房间里的物品,第一张给了小猫。正好明天天气不错,也不用上班,准备出门拍拍,再来分享样张。

Nikon Z5 开箱体验 - 第6张图片

Nikon Z5 开箱体验 - 第7张图片

Nikon Z5 开箱体验 - 第8张图片

Nikon Z5 开箱体验 - 第9张图片

Nikon Z5 开箱体验 - 第10张图片

继续探索,继续琢磨,为兴趣买单。

Nikon Z5 开箱体验》最先出现在印记

My App Defaults 2024

作者 青山
2024年12月12日 22:11

Introduction

在2023年年尾,我分享了这一年里常用的软件和服务——My App Defaults 2023,现在已经过去一年,其中有哪些变化,停用了哪些服务和软件,新尝试了哪些,在此做一个梳理。

My App Defaults 2024 - 第1张图片

My App Defaults 2024

📨 Mail Client:电脑端使用 Gmail 和QQ邮箱网页,在移动端,iPhone 使用系统自带邮件应用

📮 Mail Server: Gmail、QQmail、Foxmail.

📝 Notes: Obsidian今年因为参加工作,笔记反而记的少

✅ To-Do: None

📷 iPhone Photo Shooting: Apple Camera on iPhone 15 Pro Max

🟦 Photo Management: 旧手机上存储了大部分照片,新手机上照片较少,在阿里云盘也同步了部分

📆 Calendar: iPhone 自带日历

📁 Cloud File Storage: iCloud、阿里云盘

📖 RSS: FreshRSS(self-hosted) on my VPS、Reeder 5 on iPad 2021、NetNewsWire on iPhone、Follow

🙍🏻‍♂️ Contacts: iPhone 自带通讯录

🌐 Browser: Microsoft Edge、Safari

💬 Chat: WeChat、Telegram、飞书

🔖 Bookmarks: 几乎不用,几乎不收藏

📑 Read It Later: None

📜 Word Processing: Obsidian with Markdown

📈 Spreadsheets: Microsoft Excel

📊 Presentations: Microsoft PowerPoint

🛒 Shopping Lists: Apple Notes

🍴 Meal Planning: None

💰 Budgeting and Personal Finance: 钱迹,已经三个月没有记账,记账的习惯比记账更重要

📰 News: Twitter、RSS feeds、Buzzing

🎵 Music: 网易云音乐→Apple Music→Spotify

🎤 Podcasts: None, I currently don't have the habit of listening to podcasts.

🔐 Password Management: Bitwarden(self-hosted) on my VPS

And some extra categories not mentioned in the project:

✈️ VPN: Clash Meta、Stash、Mihomo Party

😘 Blog Platform: WordPress on my VPS

⌨️ Text input: Weasel with rime-ice

📖 Translation app: Immersive Translate

📚 Reading app: WeRead with Z-Library

🔧 Screenshot app: 微信截图

🌁 Image Hosting: Cloudflare R2、缤纷云

☁️ VPS Hosting: CloudCone and RackNerd

🤖 AI API: UniAPI

Change

今年最大的变化是开始喜欢用系统自带应用,从 Apple Notes,到 Apple Music,再到 Apple Maps,得益于 Apple 系统应用到轻便、干净和简洁,它们也让我思考我们使用一款软件,最需要的是什么,是核心的、主要的功能。

我卸载了百度地图、美团、网易云音乐、滴滴打车,这些软件要么千方百计想让我借钱,要么千方百计想让我花钱,而且是将钱用在花里胡哨的功能上,取而代之的是 Apple Maps、Spotify,以及微信小程序。

最后一句话总结,不要增加无谓的需求,适当做减法,不要做加法。

My App Defaults 2024》最先出现在印记

从酷态科 15 号充电器开始说起

作者 青山
2024年11月16日 22:34

当你身边的数码产品越来越多,便能理解库克为什么从 iPhone 12 开始不再附赠“五福一安”充电器。

从酷态科 15 号充电器开始说起 - 第1张图片

目前我所拥有的设备:笔记本电脑1台、手机2台、平板电脑1台、手表1只,外加一个绿联磁吸充电宝,日常出门只带手机和手表,头一天晚上如果忘记充电会带上充电宝,看似比较轻松,但如果逢年过节收拾行李回家,包里除了数码产品,还有它们各自的充电器。

尽管充电线也更多,但本着能轻便则轻便的原理,希望能从充电器上进行精简,于是跟随中年人的脚步,开始选购支持多台设备同时充电、大功率、C口和A口兼备的充电器,我对这方面了解甚少,在 Twitter 上发个推求推荐,最后选择了酷态科 15 号充电器

从酷态科 15 号充电器开始说起 - 第2张图片

京东次日达,前天下单,昨天就收到货。越来越喜欢在京东上买东西,尤其是希望第二天甚至当天就收到货的商品,比如各种数码电子产品。在酷态科和安克之前纠结了几分钟,前者价格更低,后者多了一个显示屏,能够显示当前功率,思考之下觉得不能为了一个用处不大的功能多花钱。

拿在手上挺有份量,净重约 328g,iPhone 15 Pro Max 是 221g,可以自行比较和估量,不算轻,但胜在只有一个插头,4个接口,不用在包里装4、5个不同功率的充电器。

从酷态科 15 号充电器开始说起 - 第3张图片

至于功率,包装盒和官网上都写得比较清楚,举例说明更加直观。比如 iPhone 15 Pro Max 可以最高达到 27W 的功率,25分钟充电50%;小米 14 Pro 可以最高达到 120W 的功率,18分钟充电100%,由于是小米生态链产品,它支持小米全系手机、平板 120W 快充。

从酷态科 15 号充电器开始说起 - 第4张图片

从酷态科 15 号充电器开始说起 - 第5张图片

从酷态科 15 号充电器开始说起 - 第6张图片

当晚体验了 iPhone 充电,相比之前用的绿联20W充电器,酷态科 15 号确实要更快,同时插上电脑、iPad,三个接口一起充电,充电器本身温度也不是很高,类似 iPhone 充电或视频通话时发热温度。

以后不管是出门旅游还是过年回家,一个充电器+n条充电线足矣,我宁愿收拾杂乱的充电线,也不想带着3、4个充电器到处跑。库克在2020年就知道大家有许多充电器,不方便携带,多且笨重,于是主动带头不再附赠充电器,你还真有点聪明,但是不推荐购买官网原装充电器。

不得不说,这些东西做得真精致,是个男人看了都喜欢。

从酷态科 15 号充电器开始说起》最先出现在印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