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视图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昨天以前首页

链传动和轴传动

作者 xrspook
2025年3月29日 08:56

当年今日

因为小破车的掉链问题多次出现,让我想到了为什么现在的单车,尤其是便宜的单车,用的都是链传动呢?为什么不可以用轴传动?之所以有这个想法,是因为我在B站上搜索单车掉链解决方法的时候,给我推了某人魔改自己的单车,把链传动改成了轴传动的视频。我觉得那个人的做法比较粗糙,但是方案可行。周四下班回家的路上,我在淘宝上搜索了一下轴传动的单车,结果原来还真有那样的现货。首先搜索出来的结果是日本的某些品牌,国产的也有,有凤凰和永久都有这种类型的单车。唯一的问题就是,一台小破车才几百块钱,但是一台轴传动的通勤单车,至少要4位数。便宜的可能1000多,贵的可能两三千。从它们的结构看来,其实跟B站上我看到的那个魔改版本原理估计是类似的。我随便点进去了一个永久的轴传动单车,单车架居然用不锈钢。前轮的刹车我没有印象用的是什么方法,后轮用的是禧玛诺的变速器以及刹车。所以后轮他们到底用的是什么刹车方法呢?不是抱杀,不是碟刹,也不是钳刹,这种刹车方法之前我没见过。好像他们还用上了防爆死系统,就像汽车刹车那样。至于那个防爆死是用在前轮还是后轮,我不记得了。那个永久的单车看上去好像只是一个普通的通勤单车,但实际上有喜玛诺的三速变速系统,也就是说实际上封装在里面的那个齿轮不是单个,而是一个齿轮组,变速的方式就像变速车那样。因为那个齿轮组是封闭在车子内部的,所以看不到。

就机械结构来说,链条传动跟轴传动相比,链条传动的成本低很多,因为据说伞齿跟普通齿轮比起来,价格很高,但我觉得就耐用性来说。轴传动可能比链传动稳定靠谱,而且转换率更高,但关键是如果长期使用齿轮磨损以后怎么办呢?轴传动的单车,更换那些零件的成本肯定也会比链条传动的贵很多。这就像一个打赌,轴传动的一开始你就得用非常实在的料堆砌,基本得让这个车不会坏,或至少10年或者20年以上不会坏,那么才能收回成本,否则的话,还是链条传动的会划算些,因为就修理的成本来说会低很多。

网友跟我说,为什么那些很贵的山地车用的都是链传动呢?为什么他们不用轴传动?这就意味着可能在某些场合轴传动会有一定的局限性,在防震方面不如链传动吗?链传动的高级山地车齿轮组非常赏心悦目,变速范围可以很大,但是轴传动的单车,因为封闭在里面的空间就那么少小,不可能有很多的变速选择。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没有开发轴传动这个选项吗?为什么普通的通勤单车没有把轴传动作为一个常规的选项呢?首先原因是价格,第二个我感觉的是买通勤单车的人,估计就没考虑过自己要把一辆单车用10年20年30年,甚至一辈子,又或者是能传给下一代。所以把一辆单车弄得那么的牢不可破,有这个必要吗?

我之所以觉得链传动不可控的因素多,是因为我跟那个单车链条接触的时间短了。如果我修车也有超过10个小时的经验,估计我根本不会觉得链传动是个问题。于是这也给我带出了一个疑问,同样在那条路上颠簸,为什么电动车,即便是那些很破的电动车就没有出过故障呢?

链条张紧

作者 xrspook
2025年3月27日 08:05

当年今日

做第一次小破车测试的时候,是我人生遇到的第一次自己踩单车遇到掉链子,那一刻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我只能大概差不多折腾一下。那个时候,我的车完全没有,经过保养,我中午只是把它擦干净了。因为那个车已经闲置很久,所以无论是齿轮还是链条,都处于一个生锈的状态,但起码这样,掉链的时候把链条挂回去,摸到的只是链条上干的铁锈,因为那天中午我用无纺布擦过车子,那个无纺布就绑在我的后座上,所以用那个蹭一蹭手,还是基本可以保持干净的。掉链的那一刻,在开始把链条挂回去之前,我有考虑过先搜索一下怎么把链条挂回去,但我还是放弃了,因为在那之前我也已经把手弄脏了,我不想用脏手去碰手机。当我第一次把链条挂回去以后,蹬了两下又掉了。那一刻我就知道这不是幻觉,这意味着我不可能再把链条挂回去,把单车骑回去了。那个时候我真的有在微信上搜索过掉链怎么办,但是搜索出来的结果居然全部都是山地车的。这让人很崩溃,于是我就去求助网友,但网友那个时候刚好不在。

把车推回单位以后,我继续搜索,到底怎么把单速单车的链条张紧。挂回去经过一两次以后,我已经知道该怎么做了,但是该怎么张紧呢?B站上搜索出来的结果一开始也都只是山地车,后来终于有了通勤车,又或者是单速的单车。从视频看来比较简单,首先把后轮左右两个螺母松开。一侧螺母的旁边有个张紧的装置,把它拧紧就完事了,在上紧这个的过程中,要保证左右轮的幅度是一样的。通常在我所看的那些视频里,那个张紧装置只装在后轮的一侧。也正是因为这样,就有可能张紧的时候左右轮轮不平行,这样就会导致轮子和车架不在一个平面上。如果这样的话,我感觉就会让脚踏的那个齿轮跟后轮的那个齿轮不在一个平面上。最终就有可能在他们运动或者说是高速运动的时候发生掉链。但是怎么才能保证张紧后的后轮跟车架在一个平面上呢?在我张紧后轮的时候,我努力地想做到那样,但实际上我是不太清楚该怎么去做。在做的过程中,在做之后我也用了各种角度去感受那个轮子是不是合适的,但最后我只能说是,我觉得应该合适了。

当我在B站上看过那些通行车链条张紧的方法以后,我再去看我自己的小破车,结果发现后轮右侧理论上是应该有一个张紧装置的地方,没有了那个铁片也没有了那个螺母。从那里的痕迹可以看出,那个螺母应该是近期才掉的,因为那个螺栓上面前一段是黑色的,后面一段是白色的,为什么会白色?肯定是因为那里之前有个螺母挡住了,所以脏的东西在螺母上,所以螺栓是白色的。这条新港南路原来真的这么牛逼,居然可以把我单车后轮张紧的那个螺母颠没了。从那个装张紧装置的痕迹可以看出,之前那个张紧装置只是存在,但几乎没有起到作用,因为那个螺母白色所在的位置非常靠后。当我尝试按照B站上的方法张紧链条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小破车的后轮右侧的固定螺母一旋就开了,左侧的稍微难一点点,但几乎没什么难度。

因为小破车已经是一辆闲置了两年的单车。从我收到那台单车,到我开始测试之前,我从来没有上紧过后轮的螺母。因为那台车买回来的时候,后轮就是一个安装好的整体,理论上我是不需要进行操作。新车和旧车的区别就在于,旧车你在使用的过程之中,你想得到或者想不到的问题都会蹦出来。

掉链这个事情,如果排除链条已经不行了。那么就要对这个链条进行张紧,如果张紧螺母到最极限也没办法,估计就要拆一格链条出来。

这个周一我做的就是先把链条用张紧装置张紧。之前说到那个螺母跟那个铁片已经不在了,于是我也就只能在单位的那些废旧破车里面拆一个下来,拆得下来的时候我并不确定到底合不合适,但是好在还是能装上去的。

在对后轮进行张紧之后,我还对链条进行了上油的操作。一切准备绪以后,就只等小破车进行第二次测试。

颠木了

作者 xrspook
2025年3月24日 08:54

当年今日

当我单位那个单车还是新车,还不是小破车的时候,我的唯一目的就是骑着那个单车去最近的核酸检测点做核酸。买那个车的时候,离我最近的核酸检测点在漳澎村的龙舟公园,离我的单位大概4公里。买车的时候我知道新港南路路况很差,所以我选择的是实心胎,因为那个东西耐操。如果我买的是普通轮胎,估计一轮下来,就扎了好几个洞,甚至直接爆胎了。实心胎的坏处是完全没有缓冲,路面的所有颠簸全部都会传递到把手,为什么我说没有说传递到屁股呢?因为屁股的车座还有几根弹簧稍微缓一下。如果真的很颠,我可以站起来,那样就起码不会颠到我的屁股。

在我骑这条路之前,我已经用宿舍的动感单车好些时间了,所以我已经习惯了车把跟车座的高度几乎水平,但因为我太矮,宿舍的动感单车我没办法做到水平。因为座位高度是按照我的身高去调节的,调节好座位高度以后车把的高度如果我再下降,车子的线好像就会打架了,而且也好像容易固定不稳,所以宿舍的动感单车,车把比车座稍微高一点点。

我买来做核酸的单车是普通的通勤车。那种单车默认车把就是要比座位高,情况就好像路边看到的那些共享单车。但买回来组装的时候,我已经把车把降到最低。我买的是24寸的单车,基本上我是按照膝盖能几乎打直的高度去调节座位,但又不敢调得太完美,太完美,虽然腿好发力,但是毕竟那是一辆在路上跑的车,有突发状况的时候,双脚能着地才比较安全。调节好座位高度以后,即便把手降到最低,把手还是比座位高一点点,那种一点点跟宿舍的动感单车差不了多少,但关键是核酸单车是弯把的,动感单车是直把的,所以相对而言,在核酸单车上的时候,人还是处在一个比较垂直于座位的状态。当路上没什么车的时候,我习惯于弯腰向前靠,这样的话我就像是半趴在车上。双手抓在车把中间的横杠上,有时候双肘会放在车把上,有时候车双肘怎么舒服怎么放,这样的好处是我降低了重心,把重心前移了。同样的速度踩踏,这样会省力很多。除了变化重心以外,因为我上身高度降低了,风阻小了,但这样的动作就意味着我的双手是完全离开刹车的,这就只能在我保证路上非常空旷,不会受到任何干扰的情况下,我才敢做这种动作。但说实在话,那条路上能让我做这个动作的几率不高,因为整条路只有在不太颠簸的时候才能这样,颠簸的时候不把车把抓好,真的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当你很用力抓着车把的时候,你会感觉到就像把双手放在一个震动按摩器上。过上一段时间,手就被颠木了。居然可以把抓着车把的手颠木的路简直超乎我的想象。这种颠木的感觉,也就只有在这次测试之中感觉非常明显,以前当这台车还是新车的时候,我知道这条路很颠,我也不管是左车道还是右车道,哪里不颠我就去哪里骑。反正这条路中间没有分隔带。当时的路还不至于会把手颠到木了。

我也不知道到底得是什么样的恶劣路况才能把人的手给颠木了,而且这仅仅是几分钟的事情而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