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视图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昨天以前张智勇的博客

梳理一下当前使用的翻译、AI服务

2024年11月18日 14:46

这两天稍微折腾了一下,理了一下武器库,有一点小乱,而且考虑后后续的迭代,所以梳理一下。

特别是,以下场景,如果有更好的方案,欢迎回复告知,感谢。

人肉翻译

  1. 一直使用的 BOB 的社区版

  2. 之前主要是用的腾讯翻译君的 API。主要是系统自带的都不太好用,有几个需要 API 的也都是试用,例如百度&彩云小译,用完就没了。

  3. 昨天和今天一直在看 DeepLX 的服务,可以自己搭建,看着很简单,但我本着能白嫖就白嫖的态度,找了两个免费的,一个是开发者 missuo 提供的,一个 deeplx.org ,最后发现都不能用,浪费了我不少时间。幸亏尝试后者的时候有个提示,不然我可能还在迷茫。

  4. 然后自己部署了一个 DeepLX,给放了进去。

  5. 顺便搜了下 BOB 的插件,发现有个 Google 翻译的插件,随手也加了上去。

网页翻译

  1. 当然是沉浸式翻译

  2. 之前是用的腾讯交互式翻译,其实效果不错。

  3. 尝试添加别的服务,发现自带了免费的智谱 GLM(之前看过消息还以为 VIP 才能用),试用了一下,速度有点慢,效果还不错。

  4. 把 DeepLX 也给放了进去。但是没太理解 DeepLX 的原理,说是免费不限量,但也看到信息说可能会被 DeepL 给限制 IP,没理解,但既然有很不错的智谱方案,自己的就先省着点用。

    其实我猜想所谓的API,就是模拟调用DeepL的网页版服务。但我不懂,就是瞎猜。

  5. 沉浸式翻译支持的模型很多,不过就不折腾了。

  6. 提到插件,还尝试用的是归纳网页的插件,主要用的是Lepton 的 Elmo 插件。也在用Kimi的,但Kimi感觉是那种读书笔记式的,就是会给你标题是什么、作者是谁、什么时候发表的,一条一条的,啰里啰唆。前段也尝试了豆包,哎,这真是典型的2C公司,怎么说呢,恨不得让你整个屏幕都晃豆包的图标,上次看见这样的还是360,安装不到10分钟就卸载了。

RSS翻译

  1. 之前尝试过 RSSTranslator,稍微有点小门槛,而且我尝试的时候,成熟的翻译服务也不多,尝试了一下就搁置在那里了。
  2. 更早之前,几年前,曾经看过使用 Google Script 翻译 RSS 的教程,试了一下,其实挺好的,但配置有点费劲,而且有不少限制,搞了几个 RSS 放进去一直跑到今天,倒是挺稳定的,好几年了,但后来没怎么继续折腾了。
  3. 前一段 Follow 大火,自带翻译和摘要总结,用起来很舒服,但前些天突然不能用用了,说实话很理解,感觉敞开用确实是不少的费用。
  4. 但是,感受到了英文信息源无限制的向你敞开,就不愿意这么放弃,所以回来继续折腾 RSSTranslator。
  5. 之前比较乱,貌似 OpenAI、Moonshoot 等都用过,好久没折腾,好些不能用了。
  6. 新版也支持免费的 Google translator,但我之前的实践,在Google script 里面使用 Google 翻译还是很稳定的,不知道为啥在应用里不太稳定。
  7. 按作者的说明,很多模型是支持 OpenAI 的,但实际放进去都不行,一大通折腾后(也包含 missuo 方案的失败),当前是这样:

标题翻译 & 低频重要博客的全文翻译:使用 DeepL 的API,每月50万字符够用了,胜在稳定,一个假设是官方的服务效果很好。

高频博客和媒体的标题和全文翻译: 使用自己搭建的 DeepLX,主要是担心虽说免费不限量,用量大了又莫名其妙被封。

低频重要博客的归纳:使用 Openrouter 的 Gemini-flash 模型,没理解怎么收费。硅基流动全免费,但是不能用。

  1. 总体而言,感觉RSS翻译应该能有更好的方案,继续探索吧。

内容生成

  1. 有个小网站,有一个需求是用户输入关键词,使用 AI 给出该关键词的解释。

  2. 之前使用 Moonshoot,看了下感觉给的15元额度用的还挺快的。

  3. 现在使用硅基流动的 01万物模型,测试是完全免费的,这一点比 Openrouter 好,后者使用免费的模型也收费,当然,免费的也会消耗资源,能理解。

那也顺便说下写代码吧

  1. Claude 是唯一我使用后想付费的 AI,最近有些编程服务很火,Cursor 和 Bolt,如果我没记错,背后也是 Claude,可惜我想充值都不让(OpenAI 可以用新加坡卡充值,Claude 新加坡的也不让用),现在就是当核武器用,别的搞不定的,或者稍微大的的需求先用 Claude,用完限额就当是强制下班干点别的。

  2. 其他都垃圾的差不多,说垃圾其实也不太好,但和 Claude 相比,差的实在太远,包括 OpenAI,现在经常遇到的问题是一个需求,不舍得用 Claude 或者超限额了,想用别的先试试,结果几个小时搞不定,然后等 Claude 复活,一把搞定。。

  3. 当前实际场景是:

    1. 复杂需求:Claude写好的代码,感觉有些小修改难度不高就让ChatGPT改一下,如果是在改不好,就干别的等Claude冷却。
    2. 简单需求:例如写个脚本,简单些直接用ChatGPT,但是很多时候,还是得用Claude。
  4. 我知道可以淘宝买 Claude,但是官方的太贵,国内的我担心不好用,而且,我也不是专业程序员,可能兴趣一过就 abandon 了。

  5. 还有一个点是貌似可以去白嫖 Poe 的额度,但我总觉得凡是通过api的都没有官网效果好,主要是我老忘记还有 Poe。

哦,还有画图

目前使用的 ideogram,我知道的可能更好的是 Midjourney,但我频率很低,可能1周1、2次,所以付费不划算,其他的

我知道的感觉效果都不太行,主要是国内那些。可能是有好的我不知道。

既然说到这,提一下搜索

前一段主力是元宝,但越来越觉得元宝的能力太差,特别是上下文能力几乎没有。

本来是拿元宝替代 KIMI 的,对 KIMI 的不满主要是价值观太正,就老是:我们换个话题吧,但是感觉 KIMI 的上下文能力还是 OK的,所以一些重复性的工作现在继续让 kimi 做,比如了解一个电影,直接发电影名,会记住之前的 prompts,如果是元宝,每次都要重新输入 prompts。此外,KIMI 现在推出的网页搜索,感觉效果挺一般的。

最近感觉豆包还行,主力已经换成豆包了。就是,重复性的问题,让 KIMI 解决,新的问题,去豆包问。

不用 Perplexity 当然是受不了真人验证,会觉得我别的地方问个问题,10秒都完事了,在 Perplexity 得花1分钟证明我是真人。

类 Perplexity 的 Felo 和秘塔,还没养成习惯,想了下,对于秘塔,主要是我大部分时候需要了解那么详细的结构化信息。

准确和快是最重要的。

有时候,为了不受限于中文信息源,也会使用 Gemini 来辅助搜索。

我之前做过大模型的对话、搜索、归纳能力的测评,其实有些冷门模型,例如周小川的百川大模型效果挺不错的,但 2C 产品就是好的不一定最火,就算测试结果真的证明百川更好,人们可能还是会用豆包。

总结

场景 工具 服务
人肉翻译 BOB 腾讯翻译君 + DeepLX + Google
网页翻译 沉浸式翻译 腾讯交互式翻译 → 智谱GLM
RSS翻译 Google script → RSSTranslator Moonshoot → Openrouter + DeepL + Deeplx
内容生成 AI API 月之暗面 → 零一万物 on 硅基流动
编程 AI (尝试Cursor或者Bolt ?) Claude
画图 AI ideogram
搜索 AI 元宝 → KIMI、豆包

AI眼里的我

最后,说个有趣的点,我在ChatGPT里问「基于我们的历史对话,画一下你想象里的我」,给出的图片如下,感觉把和ChatGPT对话时的我全部拍下来,感觉确实是这样,哈哈哈。。。

同时,可见ChatGPT综合能力确实还是很强的。

image

元宝感觉也还行,但元宝给我感觉是我跟他说的话他从来没记住过,不知道是不是所有人他都会画这么个图。

13bfb52a5d956

豆包就完全莫名其妙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和他对话还太少。

根据对话画你想象的我

巴菲特、段永平、李录、木头姐、比尔·盖茨等 24Q3 持仓变化情况

2024年11月15日 14:23

简单总结一下几个主要的受关注的资产管理人、公司,在2024年Q3的持股变化。

有哪些点想了解具体一些,欢迎留言;还关注哪些管理人、公司,也欢迎留言。

总结放在前面吧

  1. 巴菲特、段永平、李录同进退,都减配了苹果、美银。当然,方向一致,程度不一致,例如都是减仓,24Q3 的苹果持仓占比,巴菲特是26.24%,段永平是74.33%,李录是2.99%。
  2. 部分机构选择减仓持有现金,例如伯克希尔、景林、木头姐的方舟;部分机构是换仓,例如高瓴、阿帕卢萨。
  3. 只要是有配置中概的,都在加配中概,例如景林49 → 59%,段永平3 → 7%,阿帕卢萨22 → 35%。
  4. 中概最受欢迎的是阿里和拼多多,但不同公司选择了不同的方向,整体而言,高瓴加阿里,段永平、景林、阿帕卢萨加拼多多。

伯克希尔哈撒韦

  1. 对苹果的持仓由 4 亿股减到 3 亿股。
  2. 减仓 23% 的美国银行。
  3. 建仓达美乐披萨和做泳池产品的POOL。

景林投资

  1. 景林我是打算得空仔细看下。
  2. 意外的是:本期建仓百济神州和传奇生物,抄高瓴作业???但我最近一直觉得景林比高瓴水平高。当然两个加起来也只占0.3%的仓位。
  3. 和高瓴卖多多买其他中概不同,景林Q3是整体减仓但没有加仓,看起来是留了子弹等待机会。我也是这个选择。

段永平

  1. 追随巴菲特,减仓了-17%仓位的苹果、清仓了美国银行。差异是相对没那么看空苹果但更看空美银。
  2. 减仓阿里巴巴,大副加仓拼多多,当然,也只是0.08%到3.18%。主要是他的苹果和伯克希尔加起来就85%了。

李录

  1. 追随巴菲特减仓58%的苹果仓位,是22年以来第一次减持,但李录本来就没多少苹果,减仓前也只有6.25%的仓位。
  2. 新建仓一个油田(代码:SOC.WS),但感觉不是公开市场买入,1.28%仓位。

方舟资本 - 木头姐

  1. 雨露均沾的减仓,看起来也是留子弹,或者为了规避大选风险?

比尔·盖茨

  1. 减了10%仓位的伯克希尔。
  2. 建仓一个卡车设计、制造的的公司帕卡(代码:PCAR),0.22%仓位。

阿里巴巴

  1. 加仓了370%仓位的小鹏,但也就3.8亿美元的市值。
  2. 清仓云数据库公司 MariaDB

阿帕卢萨 - Appaloosa

  1. 加仓173%的拼多多,仓位升到TOP2,TOP1是阿里巴巴;加仓69%的京东。
  2. 上面两个加仓的钱来自于减仓亚马逊、微软、META。

高瓴资本 24Q3 持仓变化:美概大清仓、拼多多失宠、阿里成新宠

2024年11月15日 10:10

整理了一下高瓴 24Q3 持仓

TinySnap-2024-11-15-09.45.14.webp

一、整体变化

  1. 持仓数量48支,上期78支;持仓市值45.55亿美元,比上期+12%。
  2. 持有股票数量23Q3 23Q4 24Q1 24Q2分别是63、49、63、78,我之前吐槽过高瓴,说持有股票数从大约64降低到49,是想得明白了,但今年又涨到了78只,感觉又迷糊了,这次的48只是22年以来新低了,但就不做判断了。
  3. 中概占比从81%提升到89%,基本属于all in了。其实感觉不是很正常的,结合前一段被接见,不负责任的怀疑是不是被指导了。。。
  4. 阿里成为新宠,拼多多失宠。24年Q1还在减仓阿里加仓拼多多,24Q2开始减仓拼多多加仓阿里,24Q3持有的阿里市值已经超过拼多多了。

TinySnap-2024-11-15-09.46.50.webp

二、分类变化:

从分来看,按分类,24Q3和24Q2的变化是

电商 46% → 43%

生物 30% → 36%

O2O 9% → 5%

SaaS 2% → 1%

芯片 1% → 1%

娱乐 3% → 6%

这里面,生物的持仓股数没什么变化,应该主要是股价此消彼长导致的;值得一说的是高瓴在24Q1前还有较大比例的SaaS和芯片,现在也基本清仓了。

三、个股变动:

TinySnap-2024-11-15-10.08.33.webp

建仓 本季度只建仓3只股票:百度、百胜中国、欢聚时代。其中百胜中国可能是场外的交易。

清仓:美概大清仓 清仓可就多了,DoorDash、赛富时、昂跑、谷歌、苹果、微软,全都清仓了,整体而言,是美概大清仓,但考虑到也只是中概占比从81%到89%,除了我上面瞎猜的被指导外,也有可能是发现自己确实不懂美概?

之前张磊被接见,眼尖的人还特别注意到他穿的昂跑的鞋,说为自己的投资公司做广告挺好,话音刚落就清仓了。

加仓:大副加仓阿里,其他中概雨露均沾

阿里(64%)、唯品会(6%),网易(87%),携程(28%),富途(47%),中通、京东,等。

减仓:基本只减了拼多多

拼多多(-46%)

TOP10:全部是中概

百济神州、阿里巴巴、拼多多、传奇生物、唯品会、网易、贝壳、携程、富途、中通

总体而言,就是减仓拼多多、清仓美概,然后其他中概雨露均沾。

附录:持仓列表

代码 公司 持股数 持股市值 占比
BGNE 百济神州 5,176,906 $1,162,267,166 25.52%
BABA 阿里巴巴 8,827,600 $936,784,912 20.57%
PDD 拼多多 4,766,780 $642,609,612 14.11%
LEGN 传奇生物 6,636,496 $323,396,450 7.1%
VIPS 唯品会 15,720,322 $247,280,665 5.43%
NTES 网易 2,588,943 $242,092,060 5.31%
BEKE 贝壳 10,868,688 $216,395,578 4.75%
TCOM 携程 1,774,432 $105,454,494 2.32%
FUTU 富途控股 1,051,089 $100,536,663 2.21%
ZTO 中通快递 3,003,008 $74,384,508 1.63%
JD 京东 1,600,000 $64,000,000 1.4%
ENFN Enfusion 4,975,183 $47,214,487 1.04%
CTKB Cytek 6,657,030 $36,879,946 0.81%
BIDU 百度 300,000 $31,587,000 0.69%
YUMC 百胜中国 665,863 $29,977,152 0.66%
YUMCw 百胜中国 665,863 $29,977,152 0.66%
BBIO Bridgebio 1,023,950 $26,069,767 0.57%
HTHT 华住 568,613 $21,152,404 0.46%
SOHU 搜狐 713,400 $11,236,050 0.25%
IMAB 天境生物 6,909,220 $8,567,433 0.19%
GOSS GOSS 4,974,041 $4,906,394 0.11%
TSM 台积电 19,395 $3,368,330 0.07%
EM 怪兽充电 3,949,700 $2,802,312 0.06%
TUYA 涂鸦智能 1,564,400 $2,581,260 0.06%
DHR 丹纳赫 9,104 $2,531,094 0.06%
META Meta 4,000 $2,289,760 0.05%
MOGU 蘑菇街 847,510 $2,169,626 0.05%
SGMT SAGIME 724,800 $2,007,696 0.04%
BEDU 博实乐教育 988,143 $2,005,831 0.04%
PACB Pacific Biosciences 918,892 $1,562,116 0.03%
PYXS Pyxis Oncology 382,606 $1,404,164 0.03%
DADA 达达 600,000 $1,140,000 0.03%
YY 欢聚时代 30,000 $1,087,200 0.02%
GE 通用电气 5,713 $1,077,358 0.02%
MCO 穆迪 1,502 $712,834 0.02%
YSG 逸仙电商 751,790 $512,721 0.01%
TT Trane技术 753 $292,714 0.01%

读《筚路维艰》

2024年11月10日 12:07

类似主题的书我看过很多了,还有印象的是兰小欢的《置身事内》、温铁军的《8次危机》、刘瑜的《可能性的艺术》。以及一些国内外的史书。

读完后看,感觉和本书主题、时间最贴近的是温铁军的《8次危机》,但我对温铁军的诟病是这哥们是属于典型的拿着锤子找钉子,我觉得《8次危机》的核心观点就是每次危机都是农民扛,对于这个归纳我其实还是认同的,但因为他是要论述「为什么说8次危机都是农民扛下来了?」,那他就着重于找对应的论据,导致还是有很多遗漏。

所以也导致,《筚路维艰》读下来确实还是有很多新信息点,补足了我的一些未知(例如新民主主义时期),改变了一些认知(例如周刘邓也并非一直清醒,其实之前也这么认为,现在是看到了具体的史实)。

相比而言,我觉得这本书确实更好,核心在于,他不是想证明什么观点,如果说非要有观点,那就是「维艰」。然后是以时间为轴来梳理那段历史,讲发什么什么事?为什么?不同的角色当事时是怎样说和做的?

读完本书的主要发现是:没有什么人是自始至终清醒的,但所有人都是被毛带着走的,最多是稍微顶一顶,拖一拖。当然,也不能要求人始终清醒,也许能要求的是:在乎民生。

毛:理想主义者,只要能早到共产主义,牺牲什么都不在乎。

周、刘、邓(小平):精致的现实主义者,就是尊重逻辑和事实,但如果和毛冲突,就听毛的,当然也会误判以及头脑发烧。

彭、邓(子恢):清醒且强硬,相比而言,彭更强硬,当然可能也是因为彭更有威胁。

陈云是计划经济奉行者,但相比而言清醒的时间更多。

无论什么时候,都会有一些在乎群众的好干部,但太少了,结果一般也不好。结果看,还是周、刘、邓的选择比较好:良心+柔软。

然后

  1. 运动式治理是不可控的,感觉和投资一样,必然会超跌或者超涨,但在社会事务上,伤害会更大。
  2. 独裁者到后面一定听不到真话。
  3. 一些不好的词汇,不是加上好的定语就会变好,例如「好大喜功」改为「好社会主义之大,喜社会主义之功」也不意味着就是对的。

以下是笔记,新了解的信息、对我有启发的内容、我特别认同的内容,给予加粗。

《筚路维艰》

 萧冬连

 165个笔记

第一章 实行新民主主义

  • 在相当长时间内,人们避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有过一个新民主主义的建国纲领并曾付诸实行。
  • 1953年,毛泽东改变了原来的设想,提前放弃新民主主义。
  • 改革开放以后,人们发现,现在许多做法,包括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给予私人企业以合法地位,正是当年新民主主义要做的事情。
  • 毛泽东对出现前两种前途是有所准备的,他甚至没有完全拒绝到国民政府做官的可能,认为这至少可以“做宣传工作”。当然,军队和解放区是绝对不交出的。
  • 所谓“人民”,除了原来所列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外,加入了民族资产阶级,即所谓“四个朋友”。
  • 中共领导人不将“社会主义前途”写入《共同纲领》,其目的在稳定人心,避免“强迫于人”;同时,也为避免在执行当前政策时出现混乱。然而,由于没有一个明确的过渡时间表,反而使随时结束新民主主义少了法律上的制约。
  • 资产阶级再度惶恐不安,上海有300名厂长经理逃至香港,有的要求把工厂“献”给国家。
  • 到1951年,在新民主主义存在的时间估计上,毛、刘、周仍是一致的,至少从言论上看是这样。
  • 他(毛泽东)后来反复说到,要不断革命,趁穷过渡,富了就不好办了。
  • 据资料说,高岗拿到中组部复函和刘少奇谈话(注:当时一些党员向富农发展,很多人很担心,刘少奇说有一万富农党员也不可怕),在北京面交毛泽东,毛泽东看后“气得发抖,脸色都变了”。
  • 杜润生说:“刘少奇始终不愿意把自己放在与毛泽东对立的位置上”,“毛对刘已有成见……刘只好检讨”。
  • 刘少奇说:个体经济到集体农庄是一个生产方式的革命,没有机械工具的集体农庄是巩固不了的
  • 1952年6月,他(毛泽东)在中共中央统战部的文件上批示:“在打倒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以后,中国内部的主要矛盾即是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故不应再将民族资产阶级称为中间阶级。”
  • 9月24日,在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上,毛泽东首次提出“10年到15年基本上完成社会主义,不是10年以后才过渡到社会主义”,与会16人一致赞同。
  • 毛泽东:农业不先搞机械化,也能实现合作化,中国不一定仿照苏联的做法。(注:毛的人定胜天思想。)
  • 总路线的提出确实是一个重大转变,党内许多人包括刘少奇、周恩来、薄一波这样的重要领导人也没有完全跟上毛泽东的思路。
  • 由于没有学理上的支持,所谓“中国资本主义太少”的认识是游移不定的。真正对毛泽东的选择起决定性影响的,是社会主义目标的牵引以及对力量对比的估计。(注:意思是说,已经不必团结民主党派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了)
  • 毛泽东在1953年6月1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所谓“新民主主义阶段”的概念,在这里就已经消失了。

第二章 仿效苏联模式

  • 第一次明确提出以“发展重工业为重点”,是1949年9月通过的《共同纲领》。
  • 最能打动毛泽东的,是斯大林强调从发展轻工业起步,过程太缓慢,**社会主义不能等待五十年到一百年,必须在十年之内跑完这段距离。**苏联快速工业化的成功,对毛泽东具有极大吸引力。(注:毛太着急了,可能是希望自己能活着看到天下大同)
  • 刘少奇在1955年说过:“要建成社会主义社会,就要改变资本主义所有制和个体所有制,建立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只要我们抓紧了这一点,在这一点上不动摇,那末,我们就基本上没有违背马列主义,就不会犯重大错误。”
  • 到1953年底,需政府供应粮食的人口近两亿,这是旷古未有的局面。可见,粮食供需矛盾源自政府粮食供应面的急速扩大,而大量工矿项目的启动则使矛盾日趋加剧。
  • 优先发展重工业,注定要让农民“买单”,这首先是苏联做过的事情。
  • 在党外,意见最为激烈的是梁漱溟,1953年9月11日,他在全国政协常委会上发言说,由于建设重点在工业,“生活之差,工人九天,农民九地”。这引起毛泽东极为敏感的回应,他说:“所谓仁政有两种:一种是为人民的当前利益,另一种是为人民的长远利益,例如抗美援朝,建设重工业。前一种是小仁政,后一种是大仁政。”(注:这话现在看着都头疼,所以毛是不介意牺牲一代人的,但是,反过来说,那个时代确实很多人也是无私的)
  • 1952年,马林科夫在苏共十九大报告中宣布,苏联以前认为是最尖锐、最严重的粮食问题依靠农业集体化“顺利地解决了,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这给中共高层留下印象深刻。
  • 1955年8月26日,毛泽东指示,各省、市、自治区党委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电报“由中央直接拟电答复”。这样,毛泽东撇开邓子恢和中央农村工作部,亲自掌控运动。
  • 中共七届六中全会,“大炮轰”邓子恢。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彭德怀、彭真、邓小平等80人在会上发言,另有167人做书面发言。刘少奇批评中央农工部“发谣风”,周恩来批评杜润生“分散主义”,邓小平批评农工部对合作化的动摇,是资产阶级思想在党内的反映。
  • 费孝通亲见江村成立高级社时,“热烈的场面真是动人”!
  • 毛泽东总是在一个任务完成之际,先人一步提出新的愿景,牵引人们追赶他的步伐。
  • 农民没料到通过革命获得的土地会这么快被收回,资本家则不同,自始就清楚自己将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对象,资产早晚要被剥夺。当时流行两句话:“白天敲锣打鼓,晚上抱头痛哭”,反映了资本家的真实心态。
  • 首先,政治集权
    •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完成了体制的转换。取消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原政务院改为国务院,副总理全由中共党员担任;民主人士仍有12位国务院部委部长、主任
    • 据高岗秘书赵家梁观察,调各路“诸侯”进京,毛泽东是一石三鸟:一则加强中央领导力量;二则形成刘少奇(党务)、高岗(经济)、周恩来(外事及统战)三足鼎立,分解周恩来的职权,并制约刘少奇;三则“调虎离山”,削弱大区权力,防患“山头主义”于未然。
    • 1953年5月19日,毛泽东批示:“凡用中央名义发出的文件、电报,均须经我看过方能发出,否则无效。”
  • 第二,文化改造
    • **直到1956年初,在10万高级知识分子中,党外知识分子仍占93%,**他们大都有接受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教育背景。
    • 接下来的运动渐渐激烈起来,给知识分子以很大精神压力。批判电影《武训传》,批判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批判梁漱溟的“九天九地”,批判胡适的唯心主义,批判红学家俞平伯,形成了政治围攻,知识界感到的压力与日俱增。
    • 首先是打掉知识分子的道德优越感,使资产阶级及其思想“在非党知识分子的心目中名声扫地”。
  • 第三,社会整合。
    • 一是城镇街居制。
      • 居委会的性质定为“群众自治组织”,实质上成为街道办事处的延伸,垂直行政体系的末梢
    • 二是单位制度。
    • 三是人事档案制度。
    • 四是户籍制度。
  • 形成了一种被称为“全能主义政治”的举国体制。在这种政治社会体制下,国家垄断大部分稀缺资源并试图控制人们的观念,国家权力覆盖整个社会,个人高度依附于国家,民众被动员起来实现国家目标。

第三章 追寻赶超之路

  • 中共八大关于改革经济体制有一些新认识,但并不是要突破苏联计划经济模式。
  • 当时的领导人包括刘少奇、周恩来、陈云等都是计划经济的坚定信奉者。
  • 李慎之当年听胡乔木讲述:“苏联揭露的斯大林的统治,其黑暗不下于历史上任何最专制暴虐的统治。毛主席日思夜想走出一条比苏联好的路子来。”
  • 八大没有提毛泽东思想,显然与防止个人崇拜的话题有关。
  • 当时,有两个说法在党内“颇为流行”:一是认为“国家法制是形式”;二是认为“国家法制太麻烦,施行起来妨碍工作”。
  • “双百方针”提出之日就设定了两个界限:一是“争鸣”不涉及政治问题,一是只给人民自由,不给反革命分子自由,毛泽东说:“反革命议论不让发表,这是人民民主专政。”
  • 以12月29日《人民日报》发表《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为标志,毛泽东从批评斯大林错误转向维护“斯大林主义”,从探索改革之道转向维护十月革命和苏联经验的“共同道路”,从批判教条主义转向批判修正主义。[
  • 1957年的政治演进就是如此。其中决定性的环节有三个。
    • 第一,由“小民主”转向“大民主”。
      • 毛泽东发动党内整风是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党员干部不适应新的情况,不善于处理新形势下的社会矛盾。另一个问题更重要,就是执政以后党内争名争利,贪图享受,搞特权,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问题。
      • 不过此时他对问题看得不十分严重,希望采用“和风细雨”的“小民主”方式,“下点毛毛雨,吹点微微风,通过整风让干部重新振作起来”,并没有接受一些人提出的“大民主”建议。
      • 据胡乔木回忆:毛泽东到上海看到民主党派的《文汇报》《新民晚报》搞得很热火,而共产党党报《解放日报》《人民日报》却按兵不动,“他就火了,就说要搞大鸣大放”。这意味着,毛泽东接受了“大民主”。
      • 毛泽东对1956年形成的政治判断发生了动摇。1956年说阶级斗争基本结束,现在认为阶级斗争还没有结束,谁胜谁负的问题没有解决。过去看起来知识分子“跟共产党走了”,现在看,问题并没有解决,一些知识分子的方向是资本主义。
    • 第二,采取“引蛇出洞”策略。
      • 5月14日和16日,毛泽东两次为中共中央起草的党内指示,已经明确透露出准备反击的意向,但对党外秘而不宣。
      • 毛泽东断定中国“有出匈牙利事件的某些危险”,有人要推翻共产党的政权。
    • 第三,把运动引向广泛人群。
      • 到1958年7月运动结束时,全国共划右派分子55万多人,与最初估计的4000人相比,扩大了130多倍。
      • 沈志华分析说:“同以往历次运动一样,反右运动所造成的后果未必就是毛泽东原来设想的那样,但是他所使用的群众斗争的方法就必然导致如此的结果。”
  • 如果要找一个毛泽东心目中的中国模式,那就非“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莫属。
  • 当各级领导人头脑普遍发热、导致各方紧张的时候,周恩来、陈云、薄一波、李富春等财经领导人产生了集体焦虑,他们与毛泽东的分歧加大了。
  • 毛泽东的意见被中央集体否决,这在建国后是极少见的。
  • 1958年春的一系列会议上,毛泽东提出要“不断革命”,要“破消极平衡,立积极平衡”;“好社会主义之大,喜社会主义之功
  • 我不认为,毛泽东真的相信报纸上亩产多少万斤的连篇累牍的报道,但他不愿“泼冷水”,群众运动靠的是一股气,“气可鼓不可泄”。
  • “我们这样大的国家,老是稳、慢,就会出大祸。快一点就会好些。”除了陈云不说话,包括刘少奇、邓小平等几乎所有领导人头脑都发热。
  • 刘少奇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的报告则是以“一天等于二十年”来形容当前中国经历着的“伟大时期”。
  • 现代经济的核心概念是资源的稀缺性及其有效配置,手段无非是两种:市场或者计划。
  • 把原属国务院的行政权转移到了中央书记处,中央书记处与国务院的关系成了上下关系。
  • 地方党委也都成立了相对应的财经、政法、外事、科学、文教小组,政府职权基本被党委取代。
  • 人民公社的兴起动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适应“大跃进”全民动员的需要,一方面是对乌托邦理想社会的追求。
  • 1958年4月,中央政治局专门下发了一个文件,要求各地把小社适当合并为大社。
  • 不到一个月,即到9月底,全国74万个合作社合并建成2.3万余个人民公社,加入农户1.12亿户,占总农户的90.4%。
  • 9月中下旬,刘少奇走遍江南江北,都讲如何建设共产主义生活,如何培养共产主义的精神。
  • 他(毛泽东?)批评有人说实行粮食供给制会增加懒人,指出:“只有彻底地实现共产主义,才能彻底的消灭懒汉。”
  • 邓小平在北戴河会议上说,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是人民公社,“看来基本道路解决了”。
  • 国家权力的无限度扩张,直接的后果是“五风”(即共产风、浮夸风、强迫命令风、瞎指挥风、多吃多占风)盛行,民力被滥用。
  • 造假是官僚体制的一个顽症。它根源于干部任命制,以及以指标管理实施政绩考核的制度。
  • 毛泽东对造假现象虽不鼓励,但相当宽容,明确提出要保护广大干部的积极性,对说假话的干部要耐心说服,不予处分。
  • 事实上他们也不是后果的主要承担者,最终农民为此付出了饥饿甚至生命的代价。
  • 一般认为,灾荒是1959年下半年以后出现的,其实1958年底,一些地方就已经出现饥馑、疾病和饿死人的现象。1958年秋天,安徽灵璧县、河北邯郸专区、云南省都有报告,已有饿死人。
  • 毛泽东认同一些省委的分析,相信“产品本来有余”。不同的是,他这一次对农民瞒产私分表示“很同情”。毛泽东说:“多少年来,中国农民不得温饱,想多吃点不算犯罪。”
  • 各地在贯彻中困难就更大了。一些干部怕再犯右倾错误,而一些1958年折腾得很厉害的干部不愿意后退,退了等于承认自己犯错误。
  • 如果说,1957年反右,使民主党派和知识分子集体失声;那么,1958年批反冒进、批怀疑派观潮派,党内不同意见也难表达了。
  • 柯庆施有两句名言:“我们相信主席要相信到迷信的程度,服从主席要服从到盲目的程度。”
  • 到4月初八届七中全会时,毛泽东对公布1959年高指标有些后悔,他批评胡乔木说,你一个秘书,有什么权力不报告中央副主席的意见?(注:指陈云让毛不要定那么高指标,但是胡乔木不敢跟毛说)。
  • 他历数与彭德怀、周恩来、刘少奇、陈云、洛甫、朱德、刘伯承、林彪等党内重要领导人“吵架”的历史,说“我得罪了你们……你们全都不投我的票那也好,我无非是拉倒”。这一番话令在场的李锐深感诧异,他与田家英、胡乔木等毛泽东的秘书们共同感觉到,一年来乱子闹得太多、太集中,毛感到自己有责任,又不愿痛快承担,以谈历史来证明他是一贯正确的,反对他的人都是不正确的。
  • 安徽省委书记处书记、副省长张凯帆径直在无为县解散了4000多个公共食堂。
  • 毛泽东带头纠“左”,但是有底线,即坚持“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这是毛泽东最引以为自豪的两个“创举”。
  • 毛泽东认为,建国后头七年没有自己的东西,无非是照搬苏联,真正自己的东西就是“大跃进”和公社化。
  • 杜润生说:“毛是不能激的”,他认准的事,越是有人说不行,就会“更加激活他极强的反向思维”。
  • 毛泽东认定,彭是在向他“下战书”,他把庐山会议的斗争定性为“一场阶级斗争”,向高级干部摊牌:是跟我毛泽东走,还是跟彭德怀走?在这种情势下,无论赞同还是反对彭意见的人,都没有第二种选择,只能站到毛的一边,批判彭。
  • 庐山会议的后果是众所周知的。庐山会议前,农村就已经出现灾荒,但是如果继续纠“左”,还不至于走到不可收拾的地步。然而,庐山会议及此后在全党开展反“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把危机推向深渊。
  • 即使以反映真实情况为职责的新华社《内部参考》也变调了,所登调查材料都是投其所好。
  • 随后的几个月,高层几乎把全部精力放到与苏共领导人打口水仗上了。查《邓小平年谱》,邓小平及其主持的中央书记处会议,几乎没有讨论国内事务的记录。
  • 历史上的人为灾难,并非都出自恶的动机,那些抱有崇高目标却带来巨大灾难的社会运动,更具有悲剧意义。
  • 如果说庐山会议前许多人还在迷信毛泽东,庐山会议后更多的恐怕不再是迷信而是畏惧了,在高层更是这样。
  • 即使到了严重遭灾的1960年,征购量仍高达1021亿斤,出口粮食53亿斤,出口量与1958年相等。
  • 最为典型的是四川省,由于李井泉为中央解难,大量调出粮食,素有“天府之国”之称的四川省,反而成了饿死人最多的省份。
  • 甘肃有些干部“看到过路的人走了多远,还强拉他回来……非要他吃不行”,像是到了君子国。
  • 理想越崇高、目标越远大、权威越强大,带来的灾难可能就越大。

第四章 发动继续革命

  • 毛泽东从“大跃进”的失败中是得到一些教训的,至少有两条,一条是所有制过渡不能那么急,对随意改变生产关系导致两度大刮“共产风”的教训,毛泽东是记取了的。一条是搞经济建设并不那么容易,承认他本人对经济不怎么懂。
  • 刘少奇在湖南调查时,农民对他说:“这大锅饭要是再吃下去,就要人死路绝,家破人亡。”周恩来在河北调查时,农民对他说:“你要是糊弄我们,总理,再过两三年,你也会饿死的。
  • 相比较而言,毛泽东本人仍然只听汇报,并没有这种切骨的感受。
  • 刘少奇的这些话,触动了三根敏感神经:一是指出造成困难的主要原因不是天灾而是人祸;二是推倒了成绩和错误是“九个指头与一个指头”的公式;三是对“三面红旗”没有肯定的支持。
  • 毛泽东提出反修防修问题,站在了意识形态制高点,没有人能提出反对意见
  • 撇开细节不说,所谓“修正主义”与“教条主义”的相互指责,本质上是经典社会主义同社会主义改革潮流的一次激辩。
  • 任何改革都是对原有教义的修正,这使得苏共在论战中不得不做自我辩护,因而略处下风。中共因坚守经典而占据上风,显示出逼人气势。
  • 毛泽东由此得出结论:“全世界一百多个党,大多数的党不信马列主义了”。
  • 毛泽东的解决之道不是改革体制,而是每隔几年进行一次整风,办法是发动群众整干部。用不断“翻烧饼”的办法,防止官僚化和利益集团板结化,不能说没有震慑之效,却以巨大社会创痛为代价。
  • “这些人被美帝国主义和苏联修正主义吓倒了,在国内由于天灾人祸,经济受到损失,于是修正主义就露头了。当时是一股风,1962年很猖狂。”
  • 本来,中央分一线二线的领导体制,是中共八大根据毛泽东的意见设置的。刘的接班人地位也是毛选定的。然而,毛泽东感到,由于他退处二线,中国社会和党内出现了严重问题。中央第一线偏离了他的路线,刘少奇更不堪信任。
  • 毛泽东一再号召各级领导干部都要下去蹲点,却迟迟推不动。刘少奇警告说:“不下去的不能当中央委员,不能当省委书记、地委书记、县委书记,连公社书记也不能当。”这样一来,全党闻风而动。这给毛泽东深深的触动,他在中央会议上对刘说:“我骂娘没有用,不灵了,你厉害!”颇有弦外之音
  • 1966年5月5日,毛泽东在会见谢胡时说:“我们这批人一死,修正主义很可能起来。”“我们是黄昏时候了,所以,现在趁着还有一口气的时候,整一整这些资产阶级复辟。”从某种意义上说,毛泽东发动“文革”是要“准备后事”。
  • 毛泽东的理想社会,大体是一个消灭三大差别、限制社会分工、限制商品生产和货币交换、限制按劳分配和物质利益原则、自给自足或半自给自足的社会;实质上,是一个平均主义的空想社会主义构想。
  • 每当党内出现意见分歧,毛泽东总是把问题提到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高度,这足以让所有持不同意见者都失去自我辩驳的能力。
  • 事实是,最初没有一个人动过阻止文化大革命的念头,更不用说行动,大家都在顺从毛泽东。
  • 经验证明,封闭的国度是激进思潮和个人崇拜生长最适宜的土壤。而高度政治化的社会体制,使政治上的竞争成为向上流动唯一可能的途径,因而政治运动从来不缺乏积极分子,历次运动都造就了大批运动积极分子。
  • 一般认为,林彪事件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理论和实践的破产。
  • 毛泽东控制局面,手里有一张王牌,就是个人崇拜。他说:“不管哪一派,现在都要借用我的招牌。
  • 从一些言语看,毛泽东内心厌烦这些仪式,但此时并非没有借助狂热的个人崇拜以收拾局面的意图。
  • 1968年10月召开的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已把刘少奇“永远开除”出党。尽管人们无法理解毛泽东真相信刘是“叛徒、内奸、工贼”,但如果没有这“三顶帽子”,刘案无法坐实。参加会议的只有红军女战士、时任全国总工会副主席的陈少敏一人不举手,其他人一律举手通过。
  • 9月13日,林彪逼走绝路,外逃苏联,葬身蒙古沙漠。林彪是主动外逃,还是受其妻子叶群和儿子林立果的挟持,仍是未解之谜。在中共历次党内斗争中,九一三事件是最为诡异的一幕,其情节类似于一部宫廷政变剧,所谓“林彪罪案”留下太多未解之谜。
  • “文革”所预设的目标一个也没有实现,怀疑“文革”的人却越来越多,“文革”本身成了毛泽东需要竭力维护的首要目标。
  • 林彪事件后,毛泽东主要依靠周恩来维持大局,从《毛泽东年谱》看,这一时期毛泽东单独谈话最多的是周恩来,而与张春桥、江青的单独谈话几乎没有见到记录。1972年1月,抱病参加陈毅追悼会就是一个姿态,表明毛泽东有意弥合与老干部的裂痕。
  • 但毛离不开周,也深知“批周必乱”。当江青等人想趁机把周整倒,取而代之时,受到毛泽东的批评和阻止。
  • 他把发动文化大革命看作自己一生中最主要的两大业绩之一,另一个业绩是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第五章 转向改革开放

  • 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被认为是20世纪末发生的两个影响深远的事件之一,另一个事件是苏联社会主义阵营解体和国际冷战终结。
  • 国家权力的收缩、政府治理模式的改变、民间社会的生成、自由空间的扩展、中产阶级的成长等,都与这一体制转轨进程相联系。
  • 对于中国的大转向来说,1976年甚至比1978年更重要。因为**在高度集权的体制下,任何实质性变革的契机都是最高权威的过世。**1976年毛泽东逝世,以一种非常规的方式结束了“文革”,政治转轨的机会已经出现。
  • 从1977年开始,出现了一连串的变化。制定现代化规划、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真理标准讨论、酝酿经济改革、扩大技术引进、出国考察都在这两年开始了。中共开始告别无休止的阶级斗争和政治运动,集中致力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家现代化目标。
  • 有一个新的因素起了重要作用,就是大批官员出国出境考察。1978年,出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出国出境考察高潮。从中央各部委和地方各省市,派出的考察团有几十个。
  • 李先念在总结报告中提出:“必须勇敢地改造一切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不适应经济基础要求的上层建筑,放手发挥经济手段和经济组织的作用。
  • 在党内和民间形成了一个思想解放潮流。在中共党内,其标志是1978年由胡耀邦组织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
  • 1979年以后,思想解放引向对历史的全面反思。这种反思在1979年初的理论工作务虚会和1980年10月关于历史问题的4000人讨论中达到了高峰。
  • 邓小平1980年8月8日《关于党和国家领导体制改革》的报告,就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产生的。为了防止“文革”悲剧的重演,**在制度上做出了一些安排,如宣布今后不再把党内分歧上升为路线斗争,抛弃个人崇拜的宣传,强调实行集体领导,制定党内生活准则,强调党内监督和党员权利,提出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强调依法治国,寻求法制环境下的稳定秩序,等等。**如果说党内高层在实行社会主义民主问题上仍然迟疑不决,那么对实行法治则有高度的共识。一方面,作为“文革”中的受害者,他们普遍地尝到了自己参与建立起来的无产阶级专政的铁拳的厉害,尝到了无法无天局面的痛苦;另一方面,他们意识到,仅仅以政策治国难免多变,只有健全法制才能长治久安。
  • 以“科学的”毛泽东思想否定“毛泽东晚年错误”,以“发展主义”取代“阶级斗争”确立为新的意识形态,为改革提供合法性,预留了试验空间。
  • 华国锋的职务维持到1980年底,实际权力早在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时已经转移到邓小平手里。1980年,胡耀邦任中共中央主席,赵紫阳任国务院总理,成为邓小平的左膀右臂,形成所谓“邓、胡、赵体制”。
  • 文化大革命几乎使所有阶层的利益都受到损害,从而也解构了原有的既得利益格局,而在普遍贫穷、财富尚未涌流的情况下,新的既得利益集团还没有出现。从摆脱“文革”噩梦这一点看,所有重新出山的老干部都有改革的愿望,这对于中国改革至关重要。
  • 整个1980年代,知识分子是改革的坚定支持力量。
  • 1984年国庆45周年大典上,青年学生自发地打出“小平你好”的横幅,说明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对邓小平的改革和现代化路线寄予热望。
  • 所谓渐进式改革,首先是先经济、后政治的改革次序选择,保证了政府控制改革进程和协调利益的政治能力。其次是经济改革采取了“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通过不断的试验逐步推进,允许不同选择进行竞争和比较,减少了掉进“理性自负”陷阱的机会。1
  • 农民处于国家保障体系之外,既是中国改革相对阻力较小的原因,也是中国改革巨大动力的源泉。
  • 中国经济体制实质上是一种命令经济而不是理性计划经济,前者较后者更缺乏效率,但放弃它所付代价要小得多。
  • 市场机制具有为自己开辟疆域的力量,观念和政策的突破往往是对事实的追认,所谓“与时俱进”也可称之为“顺势而为”。
  • 在1970年代末1980年代初,城镇非国有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的恢复发展,没有遇到太大思想障碍,并不是因为理论上率先突破,而是因为迫于现实压力。2000万人待业,是1970年代末最具“爆炸性”的社会问题之一,波及21个省、市、自治区的知青“返城大请愿”引发了某种动荡。
  • 这里又触及一个核心价值:社会主义是否允许“剥削”。中央的政策开始是允许带两个徒弟请5个帮手。这也是依据经典,雇工8人是个体经济与私人经济的理论分界点。
  • 农民从未像城市职工那样被政府“包”下来过,因而对旧体制没有留恋。
  • ”邓小平寻求共识的策略是等待,不施加压力,让事实来说话。
  • 只要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任何经验都可以借鉴,不要怕资本主义多了,不要把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不要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 如果说落后是列宁不得不面对的历史条件,毛泽东则把落后看成一种优势。“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画图。”
  • 两次世界大战和1929年的全球经济危机,表明西方古典资本主义文明面临巨大危机,也迫使西方国家进行制度改良。在保持个人自由的前提下,关注社会平等,推行福利主义、劳工保护和累计税等政策,把一些社会主义诉求内化于资本主义体系之中,让所有人都依赖这个体系,革命消弭于无形。
  • 在经历初期快速发展阶段以后,社会主义国家几乎无一例外地陷入停滞。
  • 计划经济消灭了竞争也就消灭了大多数人的工作动力,消磨掉了劳动者和管理者的进取心和创造力,致使经济发展失去内在动力,尤其缺乏技术创新的动力,必须不断地进行政治的、思想的动员,以保持民众的持续热情,从外部注入经济社会驱动力,这也是为什么毛泽东时代总是运动不断的重要原因之一。
  • 庞大的国有存量资产为少数与权力靠近的人化公为私提供了机会;数不清的行政审批和管制是官员设租寻租的理想平台;巨量的财政转移支付和大规模的国家投资提供了获取灰色收入的巨大空间;公有制土地成为最后也是最大一块可以瓜分的肥肉。
  • 美国学者巴林顿·摩尔的观点,20世纪各国通向现代社会有三条政治道路——英美法的民主道路、德日法西斯道路和苏联中国共产主义道路。
  • 不需要重走已经被西方发达国家丢弃的完全自由放任、实行适者生存“丛林法则”的原始资本主义。市场化改革必须深化,但市场化必须与社会公正同行,不能以目标的正当性为过程的非公正性做辩护,不能将改革变成权贵和强势集团掠夺财富的饕餮盛宴,导致贫富状况进一步恶化。

 来自微信读书

对 24Q4 50 家顶尖趋势科技初创企业的简单了解和思考

2024年11月9日 23:23

Ahrefs 有一个 The 50 Top Trending Tech Startups (Q4 2024)列表,不过主题是看这些公司的搜索表现,我现在对SEO兴趣不大,但想了解一下都有哪些公司,分别是干啥的,以下是了解的结果。

Ahrefs是按照搜索的表现进行排序,方便考虑,我就不调整排序了。

另外感觉 Trending Tech Startups 这个英文很自然,但翻译到中文有点不知道怎么翻译好。。。

规律和思考

  1. 海外互联网生态和我国还是很不一样的,例如还是习惯用email,我现在做个用户系统都考虑是不是别让用户写邮箱了,感觉我国网民一大半没有邮箱,有的话也是和短信一样,沦为收验证码的工具。当然,我个人还是喜欢邮箱的,但没人给我写信我也没辙。

  2. 开放、合作,这是我最羡慕的,有好几个点

    1. 开放:例如Terra API,可以从苹果、高明读取健康数据;例如Spinach AI,可以从Zoom、Google meeting等获取会议记录(当然也可能是黑客性质的方案)。

    2. 合作:大抵就是做一个公司或者一个网站、APP,有很多重复性的事情,也就是每个公司都要的,例如注册(PropelAuth)、表单(Heyflow)、营销后台(HockeyStack)、发邮件(EasyDMARC)、性能监控(SigNoz)、故障处理(incident.io)等等,这里的每个模块都有公司专门去做,而且可以做得更专业。

      我想了一下,这里很多东西在国内发展不起来,可能是因为备案制度和垄断摧毁了我国的网站业。

    3. 外包:例如一些实际上属于事务性的,应对检查的安全标准(Oneleet)、对工厂的质检(Factored Quality)等。

    4. 2&3的共性其实是:让公司更专注于核心,例如品牌专注与品牌,工厂、质检可以外包;网站专注与功能。

    5. 我说羡慕感觉是这样机会很多,而不是都被大公司占了。

  3. 很多行业的SaaS,例如健身房、咖啡馆,不过我感觉这个我国也很强,可能只是我不了解而已。

  4. 差不多4/5是 2B 的,剩下的主要是个人效率类(搜索、笔记、白板、浏览器)。

    我国2B SaaS一直发展不起来,一个解释是说我们不乐意付费。相比而言,国外确实付费意愿强。

  5. 吐槽:好多项目看不懂干啥的,都是形容词和术语。

  6. 普遍的注重安全与合规,很多人吐槽我国对互联网管的太严(我也是),但确实国外很多管理更变态,例如欧洲对Cookies的管理让人不胜其扰。

  7. 当然也有我觉得不太好的地方,例如从社交网络抓取用户信息(Blaze AI)和邮箱(Findymail),然后搞Spam。

具体列表和介绍

产品 介绍
StealthGPT 这个网站的主旨是让你用 AI 写的文章、论文绕过 AI 的检测。属于用魔法打败魔法了。
Oneleet 欧美有一些关于各行业数据安全、隐私的标准,例如SOC 2、ISO 27001等,这个网站协助客户满足这些标准。
Spinach AI 一个人工智能会议助手,提供会议摘要、记录和 AI 笔记。支持Zoom Google meeting等软件。
Perplexity AI 这个不用介绍了,皮衣黄都说的好的 AI 搜索。
Factored Quality 没太看懂,我理解的意思是这个公司帮助品牌商选择工厂,并且对工厂进行质量检查、合规控制,其实感觉是个不错的想法。相当于把工厂质检的系统、检查工作外包了。
Gymdesk 运动场馆管理软件,功能包括会员管理、账单处理、考勤跟踪、预订系统、网站建设、点 vend 销售、营销工具、报告分析、设施访问控制、移动应用和集成服务。
Infisical 看起来像是一个企业密码管理系统,例如不给程序明文密码,而是让程序员申请密码,后台授权,感觉也是个有意思的想法。
Cartpanda 一个为全球客户提供服务的在线销售平台,支持销售各种实体和数字产品,如补充品、在线课程和电子商务产品。看他的介绍主要是说优化了结账的步骤,提升了转化率。
FlutterFlow 一个帮助开发者快速构建高质量、定制化应用的平台,提供可视化 UI 和逻辑构建工具、数据连接、协作开发功能,并支持一键导出代码
HockeyStack 看起来是一个面向科技公司的营销管理系统,例如不同来源的交易额分布分析等。
beehiiv 一个由早期 Morning Brew 团队创建的新闻通讯平台,旨在帮助创作者实现增长。不知道substack等有什么区别。中国好像行不通。
Blaze AI 抓取社交网络的信息,通过AI找出可能对自己产品感兴趣的人,用AI生成内容进行互动,转化为商机。我大概是这么理解的,感觉是个不错的思路。
Heptabase 笔记和效率爱好者应该早就知道这个,结构化笔记,应该是属于鄙视链顶端的,高于Obsidian,但貌似门槛高,我还没尝试——主要是收费挺贵貌似。
Findymail 一个从社交平台查找潜在用户邮箱,以进行邮件营销的工具,感觉国外真落后啊。。。不能这么说,只能说用户习惯差异真大啊。我国哪还有人用邮箱。
Arize AI 没有太看懂,感觉意思是帮助研发人员选择大模型,对大模型的进行可视化分析。也就是解决选哪个大模型、解决瓶颈、优化使用效果的问题。
DocuClipper 自动从银行对账单、发票、收据和其他财务文档中提取数据,并将其导入CSV、Excel和会计软件。
Cloud Software Group 看起来是一个在线的文档平台,企业可以发布pdf,用户可以在pdf上签字。感觉确实很多地方可以用,例如签合同。
Storydoc 创建类PPT的精美展示页面,主要特点是电脑和手机自适应,提供多款精美模板。
PropelAuth 看起来是提供一套watchlist、用户注册、鉴权,API管理的系统,这样开发者就不必自己搞这些了。
Heyflow 一套表单生成系统,可以嵌入网站,收集访客的信息,对访客进行归类,增加转化率。
Serif Health 没太看懂,反正是一个医疗健康领域的数据提供商,貌似是让小企业可以了解医疗保险行业其他地区、公司的费率。
Terra API 一个综合的健康和健身 API,能够收集和整合多种可穿戴设备的数据,如 Garmin、Fitbit 和 Oura。
Coperniq 一个为太阳能公司设计的端到端运营与服务平台,旨在提高项目管理效率、缩短时间至权限授予(PTO)的周期、降低成本、提升客户体验,并增强财务控制,从而帮助能源合同商和安装商更有效地增长业务。
Topline Pro 一个为家庭服务业务提供全面营销平台的网站,旨在帮助业主通过获得一个 AI 优化的网站、自动化社交媒体、建立在线声誉、提供在线预订和支付服务等功能,更好地在线被发现、获得信任并增加工作机会。
Tuva Health 为医疗保健行业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构建数据平台的方法,通过利用其开源的数据模型和数据管道,用户可以在自己的数据仓库内部转换和整合各种医疗数据,包括索赔、临床记录、实验室检测结果等。
Onebrief Onebrief 平台致力于提升军事规划和决策的速度和质量。它支持从小规模的工作人员规划到大型作战计划(OPLANs)的各种工作流程。
Bettermode 一款高度可定制的社区平台(不是论坛,是类似于企业搞个文档系统用户可以评论),提供无需编码的网站创建、多种导航配置、深度集成工具和强大的参与功能,旨在帮助用户构建和增强社区互动。
Rocketlane 没看看懂,感觉像是一个面向客户的项目管理系统,比如说交付一辆汽车的项目管理?哎,这些官网都不说人话,感觉和国内互联网公司似的。
La Growth Machine (感觉和12一个意思)一款多渠道销售自动化工具,旨在帮助用户通过 LinkedIn、Twitter 和 电子邮件等多种渠道与潜在客户建立联系
SigNoz 一个开源的 Datadog 或 New Relic 替代品,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平台,用于应用性能监控(APM)、日志管理、分布式追踪、指标、仪表板、错误和警报等。
incident.io 一款集成 on-call、事故响应和状态页面功能于一体的事故管理工具。它允许用户连接所有警报源头,自动创建事故和升级流程,并通过内部和外部状态页面实时更新所有相关方。
EasyDMARC (感觉就是群发邮件,这介绍一个人能看懂的字都没有)EasyDMARC 网站提供了一站式的 DMARC 服务平台,旨在帮助企业简化和自动化 DMARC 实施过程,提高电子邮件安全性,确保合规性,提升域名声誉,并增强电子邮件投递能力。
Cradlewise 一款智能婴儿床,具备多种功能,包括视频监控、呼吸监测、声音机等
DraftWise 一个基于人工智能的合同起草与谈判平台,旨在通过律师的往 precedent 来提供更快、准确的合同生成和审查工具,同时确保高标准的数据安全。
Excalidraw 这个我知道,一个很强大的白板工具,感觉好用的效率类工具普及程度还是很高的。
Zenduty (感觉和31差不多)为企业提供了全面的事故管理解决方案,包括实时监控生产运维健康状况、构建高效的值班文化、优化事故响应流程、提供操作中的可行计划书、减少警报噪音、以及与 150 多种工具的集成。
VEED.IO 通过AI让食品变得更专业。
Stock Unlock 一个为投资者提供快速基本面分析的工具,旨在帮助用户发现好股票并避免坏的投资,它提供包括 AI 报告、国际股票和 ETF、投资组合跟踪、事件通知、观察列表、洞察评分、股票筛选器、DCF 计算器、股息分析、内部交易和所有权数据、学习模式和自由形式工具等多种功能,以及免费和付费两种服务计划。
Govly 一个为政府合同承包商提供人工智能增强的市场网络平台,旨在帮助用户赢得更多的政府采购机会,提供机会、奖励、联系人、预算和工作空间等功能,以及灵活的定价选项。
Dripos 一款专为咖啡店设计的操作系统,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包括点餐系统、管理工具、行政管理功能,以及客户关系管理等多项功能。
Reclaim.ai (就是自动把事件插入到合适的剩余时间里)一款专为团队设计的智能日历调度应用,它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帮助用户优化日程,提高工作效率。该应用已经成为 Dropbox 的一部分
OneSchema 一个为产品和工程团队提供的 CSV 导入自动化解决方案,支持从各种系统(如 ERP、HRIS、POS、EHR 和 CRM)自动化导入 CSV 文件。它提供了一个嵌入式导入器,可以通过单行代码实现一键导入,并拥有 50 多种无需编码的验证和转换功能,能够处理最复杂的电子表格。
ElevenLabs 一个提供先进 AI 语音合成技术的平台,旨在通过创造逼真的语音内容来增强创作者、团队和企业的交流能力。
Kraftful 应该是类似于20,客户调研表格
Better Stack 一个全面的监控解决方案,它提供多种监控服务,包括网站、API、服务器和数据库等的 uptime 监控,以及对各种 IT 基础设施的检测。
Codeium 这个好像很多地方看过,一款免费的 AI 代码自动完成工具,它支持多种编程语言和集成开发环境(IDE)
OpenReplay 一个开源的会话回放和分析工具,支持自行托管,提供了用户视角的产品体验、开发者工具、产品分析和协同浏览等功能,以帮助团队更快地理解和解决问题,同时确保数据隐私和安全。
SureTriggers 类ifttt,一个全面的工作流程自动化平台,专为 WordPress 及其他在线工具和服务无缝集成而设计,旨在提高商业效率。
The Browser Company Arc,一个广受好评的浏览器,不过貌似最近看消息说不打算继续更新了?
Riverside.fm 一个提供高质量录音、直播和编辑功能的在线平台,旨在帮助用户创作播客、视频访谈、社交媒体剪辑、转录、网络研讨会、视频营销内容以及 AI 生成的会议记录和字幕。

关于美国大选的一些常识

2024年11月8日 20:50

本文是 A4周刊 2024 年第 45 周的辅助阅读材料。

马斯克可以竞选美国总统吗?

不能。

在这次大选中,特朗普一派除了特朗普自己外,风头最盛的是企业家马斯克,可能比副总统候选人万斯还出风头。有不少人好奇,马斯克有没有可能自己竞选总统?答案是不能。

竞选美国总统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 出生时为美国公民:根据美国宪法第二条第一款的规定,总统候选人必须是在美国出生的公民。
  2. 年满35岁:候选人必须至少年满35岁才有资格竞选总统。
  3. 在美国居住满14年:候选人需要在美国居住至少14年

马斯克出生在南非,因此他没有资格竞选美国总统。

这次赢了以后,特朗普还能再次参选美国总统吗

不能。

美国宪法第二十二修正案规定,无论何人不得当选总统职务两次以上。

美国多长时间选一次总统,为什么?

美国宪法规定,每四年选一次总统,主要是基于政治稳定性、政策实施周期和民意反应(即政策推出、执行,产生结果,选民对结果产生判断需要的时间)等。

获得多少票能当选美国总统?

美国总统并非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而是由选举人团选举产生。要当选总统需要获得至少 270 张选举人票。

选举人团由 538 名选举人组成,这 538 名选举人是由各个州推选出来的。每个州的选举人数与其在国会中的议员人数总和相对应,即每个州有 2 名参议员,众议院的席位则按各州人口比例分配,所以每个州至少会有 3 张选举人票(2 名参议员加上 1 名众议员)。华盛顿特区依据宪法修正案被赋予 3 张选举人票。

在总统选举中,除了缅因州和内布拉斯加州,美国其他州都遵循 “赢者通吃” 原则。即某个总统候选人在该州获得的普选票数最多,就拿走这个州所有的选举人票。最终候选人获得的选举人票谁先达到或超过 270 票,就成功当选总统。这种选举制度的设计是为了平衡大州和小州的利益。但这也可能导致获得全国普选票数更多的候选人输掉大选的情况。

参议员和众议员是什么?

在美国,参议员和众议员都是国会成员。

参议员:每个州有两名,代表整个州。任期六年。主要职责是参与立法、监督政府、批准重要任命等,在重大政策和外交事务等方面有影响力。

众议员:人数按各州人口比例确定。任期两年。负责参与立法,更关注民生领域,反映民众声音,对财政预算进行审批。

美国总统是的选举时间是固定的吗?如果是是哪天,为什么?

美国总统选举的投票日是在大选年的 11 月的第一个星期一之后的星期二。

主要是出于这样一些历史传统因素的考量,例如

  1. 美国总统第一次选举是1788年,那时候农民还很多,11月,农民基本完成秋收,不会收到影响。
  2. 早期交通不发达,很多选民需要一天时间到县政府投票,而周日是礼拜日要进行宗教活动,所以选择周二。
  3. 避免和其他传统节假日冲突。

总统只能有两个候选人吗?

理论上,美国总统候选人的数量没有严格的上限限制。

在美国大选中,除了民主党和共和党这两个主要政党推出的候选人外,还有其他独立候选人或来自小党派的候选人也可以参与竞选5。例如在 2024 年美国大选中,除了民主党候选人卡玛拉・哈里斯和共和党候选人唐纳德・特朗普这两位主要候选人之外,2023 年 10 月罗伯特・F・肯尼迪・小(Robert F. Kennedy Jr.)曾宣布以独立候选人身份参选。

美国大选分哪些阶段?

  • 初选阶段:这是党内推选候选人的阶段。两党在大选前一年公布参加初选的候选人名单,候选人在各州进行演讲、辩论、广告等活动争取支持。各州在不同时间举行基层会议或直接预选,确定本州支持的候选人,并根据投票结果分配党代表。各党在当年年中左右召开全国党代表大会,由各州党代表投票选出本党大选提名人。
  • 竞选活动阶段:两党全国代表大会之后,总统候选人确定,竞选活动拉开大幕。候选人会在各州进行巡回演讲、投放广告、与对手进行电视辩论、与副总统候选人等联合出席活动等,以争取选民支持。
  • 大选投票阶段:选举日通常是 11 月的第一个周二。选民需要提前登记,不同州对于选民登记的日期有不同规定。选民可以通过现场投票、提前投票(一般在选举日前几天或几周开始)、邮寄投票(方便无法亲自到场的选民,但各州有相关限制规则)等方式参与投票。
  • 选举人团投票阶段:选民在选举日投票,实际上是选择支持的总统候选人所对应的选举人。之后,各州的选举人根据本州的投票结果,在选举人团中投票给相应的候选人。
  • 国会确认阶段:选举人团投票结束后,国会对选举结果进行确认。

什么是摇摆州,为什么很重要?为什么摇摆?

摇摆州,又被称为 “战场州”,指的是美国民主和共和两党候选人支持率十分接近、在两党之间摇摆不定、都有可能拿下的州。

摇摆州虽然数量相对较少,但它们拥有的选举人票数量不容小觑,比如宾夕法尼亚州有 19 张选举人票,佐治亚州有 16 张等。在两党候选人的支持率在全国范围内总体接近的情况下,摇摆州的选举人票归属往往能决定最终的大选结果。

2024年

宾夕法尼亚州,特朗普获得50.5%的选票,哈里斯获得48.5%的选票。

佐治亚州,特朗普获得50.7%的选票,哈里斯获得48.5%的选票。

从2024年总统选举最终结果图,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到,美国经济最发的东西海岸,大都是支持哈里斯的,而内陆地区,大都支持特朗普,内陆地区一般被称作「铁锈地带」,这些地区以前曾经有大量工业,但在全球化和科技时代,成为经济困难区域,他们寄希望于特朗普能改变他们的现状。

而摇摆州基本特点是:全部都在东海岸,紧挨着经济发达区域,例如宾夕法尼亚州紧挨着纽约,所以可能是一半人满意,一半人不满意。

image-20241108224857708

上图,PA是宾夕法尼亚州,NC是北卡罗来纳州,GA是佐治亚州。

美国是两党制吗?

美国的政治体系通常被称为两党制,这是因为在历史上,美国的总统选举和国会选举主要由两个主要政党——民主党和共和党——所主导。这两个政党在美国政治生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它们拥有广泛的选民基础、资金支持和组织结构。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美国只有两个政党,或者只有这两个政党的候选人能够参与选举。实际上,美国存在多个第三党派和独立候选人,它们在某些选举中也能获得一定的选票和影响力。这些第三党派包括绿党、自由党等,它们在地方和州级选举中有时能够获得更多的关注和成功。

致 Austin 的第 3 封信

2024年11月4日 13:55

Austin:

昨晚你又觉得累与迷茫,哭得稀里哗啦。我们和你聊了一些,这是记录。

TL,DR

太长不看版

问题 解答
学校教的东西没有用,可能还是旧的甚至错的 借假修真,实际是锻炼自己的底层能力
累,以后会一直这么累吗? 觉得累是在解锁自己的上限
人生有黄金时间,以后想累也没价值了
过了高中就轻松了
弦紧易断,累本身不是我们的目标,要劳逸结合
担心别人瞧不起自己 没有多少人会真的在乎你,就像你也不在乎别人
人活着是为了什么 需要有愿景、使命、价值观
不要求你必须怎样,但期望成为一个有成就的人
免费赠送:如果努力了没有结果怎么办? 切勿期望人生是公平的

一、借假修真

你怀疑现在学的东西都没有用,而且有些可能是错的。

我本来也是这么想的,所以也鼓励你去读国际学校,但和你聊的时候,突然想起我在美团的时候,COO干嘉伟常说的一个词:借假修真。

借假修真就是利用外在的、看似不那么真实长久的事物来修炼、提升内在的真实本质。例如,通过在日常生活的经历、人际关系、工作等这些外在的 “假” 的情境中,去磨砺自己的心智、培养品德、感悟真理,从而实现心灵的成长和精神境界的提升,达到追求内在真正的自我完善和对更高层次真理的认知的目的。

你现在学的很多东西,以后在工作中可能都是没有用的,像我给你举的例子,在美团的最高级别的高管会议上,一个高管说出一个名词「一元回归」,大家都会觉得你好厉害啊,而这不过是高中知识,也就是说高管们其实最多用到初中知识。

一元回归分析是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其中一个变量是因变量(被解释变量),另一个变量是自变量(解释变量)。通过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方程,试图找到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表达式。

既然实际上只会用到初中知识,例如加减乘除,那为什么厉害的人大都是高学历的人呢?像美团一直被认为是清华帮,有很多清华的员工。

可能关键就是,这些高能力人才,就是在「假」的「中国的书本知识」中修练到了「真」的「底层能力」或者说「通用能力」,就是做任何事情都需要的基本能力。例如学习能力、理解能力、逻辑能力、表达能力、计算能力、记忆力、社交能力。

其实对于一起企业来说,所有的毕业生,不管是初中、高中、大学、硕士、博士,都是一张白纸,企业中所需要的具体的能力,学校大抵都是不教的,但为什么企业们都还是会招聘清北、985的应届生?核心就是他们底层能力足够好,可以更快地学习,以及会有更高的上限。

所以,你学假的数学其实是在锻炼真的「逻辑」「计算」,你学假的语文、历史、英语其实是在锻炼真的「表达」「记忆」,等等。

当然,高中知识也不能说都是「假」的。例如英语我觉得就是「真」的,如果说我在中国的教育中有什么遗憾,或者说如果回到过去,我希望能有什么变化,那就是:学好英语。当然了,这句不是说语文、数学不是真的,而是说他们「真」的部分你在初中就学完了,就够用了,语文数学在高中阶段的「真」就是锻炼底层能力。这里的假设你不是想做科学家,当然,目前为止,你还是想做科学家的,那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对你还都是真的,这是你的幸运。

还有一点,你不要觉得物理学家就只学好物理就行了,实际上,最优秀的物理学家都是通才,比如爱因斯坦是「写」出了《相对论》;费曼是「写」出了《费曼物理学讲义》;杨振宁是「写」出了《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称守恒质疑》,还是用的英文;他们如果表达能力不行,写不出来好嘛。

二、朝三暮四

我之所以说,以前会觉得国外教育好,是觉得,1、更注重个人的兴趣、爱好,注重创新,学的东西也更与时俱进,2、在年龄不那么大的时候,更轻松、更有趣。

首先,我依然没有变化的一点是,我还是支持创新思维的,这可能是国情不同,例如,美国能做出来的东西,我们最终也都能做出来,而且效率更高、成本更低;但通常而言,基本都是美国先做出来,我们知道了这个东西就也能自己做出来。但我们很少去发明一个东西,你要是说哪些东西是中国人发明的,可能还得去想火药、指南针。所以,美国引领创新,我们引领工程。

[!IMPORTANT]

在这方面,我能做的是鼓励你建立创新思维,例如阅读课外读物,例如自学编程(但这不属于创新,只是能让创新落到实处,因为创新不能停留在一个idea上),我还特别推荐你能自己做一些项目,现在有AI技术,只要你有想法,就很容易做出来一个产品,我最近几天就用AI做了个一直想做的项目,很有成就感。

其次,但我有变化的观点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高中累大学轻松,和高中轻松大学累,不过是朝三暮四,并没有始终轻轻松松就能收获的选择——当然,天才或者运气好的除外。

三、精力管理

上段说的朝三暮四,有几个问题,我未必都有答案,但我觉得都和我读过的一本书《精力管理》有关。我会在信的最后附上这本书的核心内容。

在这里可以说的是:

1、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情。

朝三暮四还是朝四暮三,我觉得其实应该是有更科学的结论的,但我确实不了解。核心在于,什么时间段是锻炼底层能力的最佳时间,我国是选择了高中,美国是选择了大学。我猜我国选择高中,除了时间外,还有个点是我国的教育本身包含了选拔机制,而美国可能是在大学后才开始有选拔机制。

但是,不论如何,我觉得20岁左右,应该都是锻炼底层能力的最佳时间,像我举的例子,你如果希望长得高,你就得在20岁前努力,20岁后,你每天喝10瓶牛奶也没有用。

你还问,高中好累,是不是以后都这么累,这个我很早就跟你说过,初中的时候就说高中会是最累的,但以后就好了,特别是大学不要太爽。

这个时间累,是因为这个时间累最有价值,过了这个时间,即使你愿意累,也没有用了。

2、累意味着在提升上限

我就不直接引用《精力管理》了,我们都看过的小说《第一序列》,里面说"第一序列"是指精神意志,这是人类在面对灾难和危险时的第一序列武器。那本书里面也说了,怎么锻炼精神意志,就是不断挑战极限。

当然,那本书里说的是精神意志,但体力、智力也都是一样的,你总是轻松跑5KM,你的上限就是5KM,你总是轻松记住5言绝句,你的记忆力上限就是5言绝句。

3、弓满易折,弦紧易断

当然,我们也不是说要一直累,甚至刻意让自己更累,因为我们的目标是提升自己,而不是让自己累。

一直在特别累的状态,就。。。确实会累,积压积压,就会崩溃,就像你昨晚那样。

[!IMPORTANT]

所以,这部分

一方面,我一直能接受的是你可以培养一些业余爱好,一方面,可以让自己不要那么累,或者说不要什么都累;二方面,也可以更早的发现自己喜欢的事情。人生最幸运的事情就是以后的事业和自己喜欢的事情能够匹配。在这方面,我的期望或者建议是你的兴趣爱好最好是有意义的。例如我解压的方式是阅读,这是对一生帮助很大的爱好。

二方面,我对你的期望是更好的拥抱这个世界,你们这一代人,很多很多,不仅是你,沉迷于虚假的世界,手机、视频、游戏;我希望你能多看看真实的世界,例如万圣节那天我是很希望你能去看看的,我觉得沉迷于虚假的世界,会让自己越来越封闭。

四、愿景、使命、价值观

你提出一个疑问:人活着是为了什么?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你问的时候我都想笑,因为是感觉你问的太早了。

这个问题,确实太难,其实就是哲学家们一直没有答案千古难题,终极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难的原因是没有一个标准答案,比如现在社会的主流思潮是「躺平」,你要是问我鼓励不鼓励,那我当然是不鼓励的,但你要问我:对不对?我其实是答不上来的。因为这个问题,没有是非,只有选择。

在这个方面,有一个很有名的哲学悖论

渔夫与富翁

一位富翁到海边旅游,看见一个贫穷的渔夫悠闲地躺在沙滩上晒太阳,感到不可思议,忍不住问他:“你为什么不去工作呢?” 渔夫回答:“我今天已工作过了,打上来的鱼已够我一天所用。” 富翁觉得可惜,说:“那你可以多打一些鱼,多赚点钱啊。” 渔夫问:“要那么多钱干什么?” 富翁回答:“可以买更多的船,打更多的鱼,然后可以有自己的船队,之后建立远洋航运公司…… 最后当上百万富翁。” 渔夫又问:“当了百万富翁又怎么样呢?” 富翁说:“那时你就可以什么事都不用做,可以躺在海滩上晒太阳啊。” 渔夫哈哈大笑:“我现在不正在这里晒太阳吗?”

这个悖论,一般被认为最重要的话是「我现在不正在这里晒太阳吗?」,拿来证明:我们其实没有必要那么辛苦。

但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你为什么不XXX?」,因为这里最重要的是,他提出你的目标是什么,如果目标是晒太阳,那确实怎样都行,如果目标是百万富翁,就要努力,但确实也要问,成为百万富翁,是一个真实的目标吗?

我一直认为,人生、工作、投资其实有很多相似之处,在事业上,一个伟大的企业,通常会有一个提纲挈领的东西,我们称之为「愿景、使命、价值观」。我觉得一个不平凡的人,一个波澜壮阔的人生也需要有「愿景、使命、价值观。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我会觉得,因为我们是开明的家长,不会给你很多压力,很多家长会给孩子定目标,会让孩子实现自己没有实现的愿望,等等。我们觉得,你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就好,无论是什么我都会支持。

但,因为你的人生经历还不足,给你太多自由反而会让你迷茫,像我举的例子,有的孩子,家里给他的目标或者任务就是上清华,不管他认同不认同,反正他接受了,那他就不会觉得迷茫,不会问:人活着是为了什么?,问就是为了上清华。

既然如此,如果你觉得迷茫,那我确实觉得你可以定义一个自己的目标,准确说,先想一下自己的愿景、使命、价值观,不成熟也没有关系,反正以后随着你的人生经历更成熟了,更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就可以随时改。

你可以分享给我们,也可以不分享。

这里还要说一下,支持和期望还是不一样的,你要是也选择躺平,你问我接受不接受,我接受,但你要问是不是我的期望,不是。准确说,我对你的期望没有具体的方向,比如不明确的期望你成为一个首富、或者政治家、或者诺贝尔奖得主,这是你自己的选择。但整体的期望是你能成为一个有成就的人,而不是一个庸庸碌碌的人。如果明确一些:期望以后的历史书上能有你的名字。

愿景是组织在未来所能达到的一种状态的蓝图,阐述的是企业存在的最终目的。回答的是「去哪里」的问题。愿景是关于理想的一幅独特的画面,它面向未来,可以为众人带来共同利益。

使命指的是在这样一种最终目的下,组织将以何种形态或身份来实现目标。回答的是「我们为什么去」的问题。

价值观指的是基于组织的共同愿景、宗旨和使命等,对所预期的未来状况所持的标准观念。回答的是「怎么去」的问题。

阿里巴巴

  • 愿景:活102年
  • 使命: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 价值观: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 / 阿里巴巴的六脉神剑

华为

  • 愿景: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
  • 使命:聚焦客户关注的挑战和压力,提供有竞争力的通信解决方案和服务,持续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
  • 价值观:艰苦奋斗、自我批判、开放进取、志诚守信、团队合作、成就客户。

张智勇

  • 愿景:解决1万人就业
  • 使命:让这个世界因为有我而更好一丢丢丢丢
  • 价值观:终生学习、不甘平凡、拥抱变化。

五、不要在乎别人的眼光

还有一点,其实觉得是好事,所以一直也没有跟你谈过,就是你会在意别人的眼光,觉得如果学习的不好,同学们会嘲笑你。这在事实上,是你努力学习的一个动力,所以也乐见其成。

但如果确实成为压力,已经弊大于利,那还是应该谈一下。

我跟你说过,我在读初中、高中的时候,是很自卑很自卑的,我不像你这么优秀,学习好、个子高、会唱歌,而且我有致命的缺陷:耳聋。所以长期以来,我都是极度自卑的。

高中时代,我每天上课都很紧张,因为,我特别害怕老师点我名字回答问题的时候,我会因为耳聋而没听到,或者老师喊了别的同学,我听错了站起来,我会觉得那样的话,全班同学都会很瞧不起我。

在这个事情上,有一个顿悟时刻,我会一辈子记住,就是有一次上课,老师喊了A同学的名字,但B同学站起来了,全班确实哄堂大笑,我也大笑,然后,我突然意识到,其实我并不会因此而瞧不起那个同学。我会永远记住这个事情,因为对「我」很重要,但当是立刻就忘记了是哪个同学,因为:「他」关我什么事?

所以,我们要不在乎别人的眼光,最关键的就是意识到,其实没多少人会在乎你。

当然,特别强调,不在乎别人,不是说我们就不努力的理由,实际上,我不在乎别人后,就更努力了,准确的讲,是学习状态更好了,是为自己学,也更加享受学习的乐趣。

六、切勿期望人生是公平的

这个不是你问的,但说到了我的一个顿悟时刻,就必须同时也说第二个顿悟时刻。

这个顿悟是高考后在学校的最后一课,大学校长到班级里说的,他说送给我们两句话,第一句是:切勿期望人生是公平的,第二句是:天空中没有鸟儿飞过的痕迹,但它已经飞过。第二句我一直记得但只是感觉有优美但无感,而第一句是属于直接劈开了我。我一辈子感觉自己脑子被劈开一共就就这么两个时刻(第一个就是上段那个同学,说起来真不应该忘记人家)。

在这句话之前,我觉得自己整体是个消极的人,我会觉得,世界对我不公平,为什么要让我耳聋,为什么要让我弱小,为什么我努力了没有好结果,你们都说上帝是公平的,骗子,既然如此,那就这样吧。

但那句话之后,我突然意识到,确实不应该期望上帝是公平的,但我不期待公平后,其实也是更努力了,准确地说,从自怨自艾中走出来,我会觉得,我只需要努力就好了,我只需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就好了,至于结果如何,无所谓,有我就拿着,没有就算了。但我这样想后,我发现,其实上帝确实是公平的,只是,他不是「立刻」公平的。

在我上大学之前,我在小小的初中都没当过任何官,我根本就不会报名,反正报名了也没好结果,但上了大学,我努力的去竞选学生会、竞选网管会、竞选学生调研中心,竟然都选上了,甚至还都当上了部长,要不是我脑子抽筋,我一定能当上校学生会副主席。这都是在那句话带来的改变前,我不会去做的。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努力都有好结果,重要的是努力,没有好结果就坦然接受,再继续努力。

所以,虽然你还没有关于公平的困惑,但还是主动把这句话送给你,切望期望人生是公平的,或者落实到行动上: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想了一下,主要就是这些了,如果你还有别的迷茫,欢迎说出来,我们一起面对。

下面附上《精力管理》这本书的内容介绍。

《精力管理》

这本书的核心内容和观点如下

一、核心内容

  1. 精力的四个维度

    • 这本书提出精力包括体能、情感、思维和意志四个维度。这四个方面相互独立又彼此关联,任何一个维度的不足都会影响整体的精力水平。
    • 体能精力:涉及身体的基本能量,包括饮食、运动、睡眠等方面。良好的体能是其他精力维度的基础。
    • 情感精力:指的是情绪状态,如积极情绪(喜悦、关爱、感恩等)能提升精力,消极情绪(焦虑、愤怒、沮丧等)则消耗精力。
    • 思维精力:关系到大脑的专注度、创造力和决策能力。通过不断学习、挑战思维和定期休息可以提升思维精力。
    • 意志精力:是最深层的精力源,与人生目标和价值观紧密相连,为其他三个维度提供动力。
  2. 精力管理的方法

    • 明确目标:清晰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观能够激发意志精力,为精力管理提供方向和动力。
    • 正视现实:了解自己在精力四个维度上的现状,包括优势和不足,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
    • 采取行动:通过具体的行动来提升各个维度的精力,如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培养积极情感、进行思维训练等。

二、主要观点

  1. 管理精力,而非时间

    • 传统的时间管理强调提高效率和完成任务,但往往忽略了人的精力状态。这本书认为,时间是有限的资源,而精力可以通过有效的管理得到提升和恢复。只有在精力充沛的状态下,才能高效地完成任务和实现目标。
  2. 钟摆式运动:劳逸结合

    • 精力就像钟摆一样,在消耗和恢复之间不断摆动。为了保持高水平的精力,需要遵循周期性的节奏,进行有规律的休息和恢复。例如,工作一段时间后进行短暂的休息,定期安排休假等。
  3. 突破极限,适度压力

    • 适当的压力可以激发人的潜力,提升精力水平。通过突破自己的舒适区,挑战更高的目标,可以增强体能、情感、思维和意志等各个维度的精力。但同时也要注意避免过度压力导致精力耗尽。
  4. 养成习惯

    • 精力管理需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将有益的行为变成自动的、下意识的反应。通过建立固定的作息时间、锻炼计划、情感调节方法等,可以减少精力的消耗,提高管理效率。

做了一个分享网站:稀奇

2024年10月19日 11:00

做了一个分享网站:稀奇,域名是 xiqi.com.cn

和市场同类产品相比,主要特色是内容更精选,换句话说:更佛系,更能体现编辑的个人癖好。

原因是这么几个

  1. 感受一下AI辅助编程有什么进步。

    感受是这样的:ChatGPT 是能做出来一个东西,而 Claude 能做好一个东西。

    其实稀奇已经收集了260个条目,也就是很早之前就用ChatGPT搭起来框架了,但是之前的页面我不好意思献丑,所以就相当于我自己的收藏夹在用,但现在感觉是个正经网站了。

  2. 满足一个收集控的癖好。

    到此刻,大致是

    好文会收集到文章收藏,这个是方案是借助iftttt,我在Inoreader里点一下收藏就会自动收集。主要是避免读到的好文后面莫名奇妙没了。。。

    商品、软件、网站等会收集到稀奇

    其实还有几个方向,但还没打算公开,有几个小项目还挺受欢迎的,也被聪明人发现是我做的,但我暂时不会承认的。

  3. 不想让域名 xiqi.com.cn 闲置。

    这个域名其实是之前做电商的时候打算做的创意产品销售或者聚合网站,类似于etsy.com,后来quwan.com先做了,再后来,发现在国内,垂直网站是个伪命题,就放弃了。

    大概还有10多个域名闲置,大都是对应了一个产品idea,打算都尽量用起来。

  4. 每周写A4周刊,少爷特别要求加强科技类、新产品,需要有一个展示的地方。

内容是这么几个方向

  1. 好物:主要是各种新发布的产品,或者是我新接触的产品。
  2. 网站、应用、插件:有用、有趣的,根据分类放到3个类目,当然,很多产品同时是有着3个,就放到网站。
  3. 开发:收录各种代码(特别支持一键部署的、Docker的),以及各种开发类工具。
  4. 内容:前面说了文章会收藏到文章收藏,这里的内容大抵是说内容的集合,例如一个教程。
  5. 素材:比如图标、字体、主题等。

收录的门槛

基本要求是让我觉得很好,很有帮助、很有启发。

如果我不会考虑使用,就不收录,但有一种情况例外,就是不使用不是它不好,是我不会。

后续计划

  1. 持续更新。

    我看过很多在V2EX分享此类网站的,评价大都是觉得不会持续更新,我没这个担心,因为没有压力,也不追求数量,也不打算赚钱。就是比加到收藏夹稍微费点劲,但加入收藏夹就是放进去再也不看,而增加一个1分钟的整理过程,能让我对要收藏的东西多一些理解。

  2. 作为RSS爱好者,考虑做个RSS。

  3. 增加 黑白 切换。

  4. 考虑增加用户、互动功能。

但稀奇毕竟不会是个大项目,基于「将军赶路,不追小兔」的原则,还是应该把精力放在更有价值的项目上。

读《大话西方艺术史》

2024年10月27日 22:29

我曾经跟别人讨论,说我看书,最爱看的是自己不熟悉的行业的,会感觉信息含量特别高。反之,如果是看营销、创业、投资类的书籍,基本的感受是90%的时间都是在复习已经看了无数遍的内容,然后最多10%是新鲜的,而真正有价值的能有5%就不错了。

像《大话西方艺术史》就属于我很喜欢的书,都是新鲜知识,作者的文笔也很好,读的感受就是「有趣」「原来如此」。。。

当然,这种有些太浅了,属于入门的,所以我还在看《艺术的故事》《现代艺术150年》,不过他们太厚了。。。

以下是书摘

  • 《大话西方艺术史》
    • (句句有梗的极简艺术史,头号艺术自媒体意外艺术,八年积累诚意之作!读完本书,爱上艺术)
    • 作者 意公子
  • 第四章 很久以前
    • 01 画个圈圈诅咒你
      • 阿尔塔米拉洞窟位于今天西班牙北部境内,其内部的壁画距今至少有两三万年的历史。
      • 这些远古时期的人相信,我画下了你,我就占有了你;我伤害了你的画像,也就间接地伤害到了你本人。
    • 02 嘘,故事开始了……
      • 希腊神话看起来人物繁多,剧情杂乱,但其实脉络还是特别清晰的,无非就是“神的起源、王位争夺、宙斯的情史”这三个部分;而《圣经》就是一个“人与神(即上帝)不断约定”的故事。
      • 到这里,一切都明了了。神创造人,挑选代理人,让耶稣去拯救人。神不断改变约定的内容和形式,为的就是让人类能永远遵从神的旨意,信仰神的权威。
    • 03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
      • 为什么不同地方的人们都不约而同地认为人类生于混沌之中呢?在神话学研究里,有一种现象叫“比照性”,即“神话的起源来自于人类对于自身的认知”。
      • 这些神话里关于“人类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竟然也是出奇的一致:是由泥土造出来的。
      • 但洪水一旦退去,却能留下最肥沃的土壤,人们又纷纷回来播种、庆祝丰收。这种被摧毁之后又可以重新再来的无限循环,就是古埃及人一直以来的生活环境,也影响了他们的信仰和观念:生命也是这样的,我们可以“死而复生”。
      • 埃及与其他古文明不同,留下的建筑古迹并非君王生前住的地方,而是他们死后的坟墓。生前惨淡一点无所谓,但死后的栖息地必须要稳固啊。
      • 除了“正面律”之外,古埃及艺术还有另一个非常典型的特征——程式化。
    • 04 女神与女汉子?
      • 古希腊人的生存结构决定了他们对美的追求:更加男性化、更加健美。包括古希腊时期的女性雕塑,有很多都是战神的样子,特别英武。
      • 这幅画的模特是一位收入很高的交际花,提香用一个日常生活中的人,来表现美的女神,并把她放在一个有着浓厚家庭氛围的环境里,让维纳斯走下了神坛。
      • 你知道吗,观音菩萨最早从古印度传到中国的时候,其实是个有小胡子的男性形象。直到唐朝才根据人们的信仰偏好,从男性慢慢变成女性。但这个时候的观音,还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你看到她,会觉得她是威严的神,而不是有情感的人。宋朝后,观音开始逐步走下神坛,在明朝《西游记》里,终于演变成了那位有求必应、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真正走入民间,充满了人性之美。
    • 05 有人模仿我的庙?
      • 古希腊人很早就发现,规整是可以让人产生仪式感的。如果把那些密密麻麻的柱子修得又高大又整齐,人们就会有肃然起敬的感觉。不过帕特农神庙并不是每根柱子都是笔直的,它正面两侧都有一点点的向内倾斜。诶,我们刚刚不是说要规整吗?为什么又要做成斜的?这是因为我们的眼睛是圆的,在有一定距离的两点上观察同一个目标时会产生方向差异,把物体“扭曲”。所以古希腊人在修庙的时候就把正面两侧的柱子做出一个角度很小的倾斜,度数大概为零点零几,这在视觉上反而是笔直的,规整的。同时,柱子间的距离也不相同,边角之间的要比中央的小一点,柱子本身也粗那么1厘米。因为边角暴露在阳光下,是明亮的,在视觉上更细一些;中间的柱子在里面,相对暗一点,看着也更粗一点。
      • 在电影《罗马假日》里,奥黛丽·赫本站在罗马明净的泉水边,画面美好得令人沉醉。她身后许愿池的泉水并非来自现代的城市供水系统,而是通过古罗马的输水道运来的18千米外真正的泉水。
      • 曾经,古希腊创造的美,被古罗马承接了下来,随着它征战四方的马蹄被带往欧洲各个角落,发扬光大。无论是建筑、雕塑还是绘画,历史上众多早期的艺术品都曾作为文明的注脚,让文明有迹可循。
      • 人类智慧的闪光,以及对美的无限追求。诗人爱伦·坡曾经讲:“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这应该是对这两个文明的最好总结。
  • 第二章 文艺复兴
    • 06 情绪是什么?没有听说过……
      • 在它之前的古希腊、古罗马树立了西方美学的典范,在它之后的文艺复兴对后世西方近代艺术的影响超过300年。中世纪就硬生生地挤在这两座大山之间,卡了整整1000年。1000年是什么概念呢?在这1000年里,中国经历了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辽西夏金元……直到明朝初年。无论外界如何风云变幻,欧洲依然处于黑暗的中世纪。
      • 在《面包和鱼的奇迹》中,那几个面包、几条鱼,或者是耶稣头上的光环等,都是有特殊意义的元素。艺术家就是用这种有象征意义的元素来讲出完整的故事。而人物的表情、动作甚至是情绪都不需要体现。
      • 这样的画法在中世纪延续了1000年之久,艺术似乎再也不会有所发展了。直到一位艺术家的出现,才打破了这个局面。这个人就是乔托。
      • 早于乔托的中世纪画家往往直接把背景平涂成金色或蓝色,房子最多也就是四边形轮廓再加上几个小方块作为窗户。但乔托却让城门占了画面一半以上的位置,还画出了城门外、城门及城门内三层空间。从此以后,西方绘画创作开始有了明显的体积感、空间纵深感和透视意识。
      • 古希腊的灵动,古罗马的静穆,中世纪的呆板,文艺复兴的真实,巴洛克的华丽,洛可可的纤巧……艺术的魅力,不就在于它的千变万化,丰富多彩吗?
    • 07 史上最牛左撇子?
      • 对于蒙娜丽莎这似笑非笑的表情,人们之所以500多年都没能得到统一的结论,最主要是达·芬奇“明暗渐隐法”的功劳。人的眼角和嘴角的肌肉动作往往决定了人的表情,而这些表情又反映了人的情绪。有科学家在采用技术手段探测后发现,蒙娜丽莎的眼角和嘴角上竟然有将近40层超薄油彩。薄到什么程度?每层油彩的厚度不到两微米,相当于头发丝直径的五十分之一。人们推测,达·芬奇是先把这些油彩涂在手指上,再用手指逐层将油彩抹到画布上,否则很难达到这样的效果。
      • 达·芬奇巧妙利用天花板的透视线,桌边的景深透视线等都集中在耶稣的头上。这样一来,尽管耶稣神态非常平静,甚至毫无表情,但他依然是统筹全局的中心人物。
    • 08 虽然我驼背,但我不是忍者神龟!
      • 在此之前,大卫不是提着就是踩着歌利亚被砍下的脑袋,骄傲高调地炫耀自己的功绩。而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并没有夸张的动作,站姿中似乎还有几分慵懒。
      • 《大卫》有2米多高,加上底座足足有5米,相当于两层楼的高度。因此,米开朗基罗让大卫的手和脑袋都大得不合比例。这样一来,当人们抬头仰视时,他的头和手就会成为焦点
      • 大卫的手上青筋暴起。他手里拿的当然也不是洗澡用的毛巾,而是布制投石器,原理与今天的弹弓类似
      • 如果米开朗基罗的才华仅止步于雕塑,恐怕我们还不能拿他和达·芬奇相提并论。在他无数的杰出作品中,最令世界惊叹的,就是西斯廷礼拜堂的天顶画。他受教皇委托,只身一人在脚手架上,挺着脖子昂着头,花了整整4年的时间,才留下了这幅面积大约500平方米,超过300个人物的史诗级巨作。
    • 09 你才是妈宝男呢,哼!
      • 后人在评论“文艺复兴三杰”时说:“达·芬奇画出了人的神秘,米开朗基罗雕刻出了人的强壮,而拉斐尔画出了人的美丽。”
      • 拉斐尔比达·芬奇小30岁,比米开朗基罗小8岁。他出生在1483年的意大利乌尔比诺小镇。巧的是,他的出生日期和去世日期都是4月6日——耶稣受难日。因此,他的父母就叫他“拉斐尔”,在意大利文中是天使的意思。
      • 拉斐尔在构图上通常有一种几何三角形的稳定性,这让画面显得更平衡、和谐。
      • 柏拉图左手拿着他著名的文章《蒂迈欧篇》,右手食指指向天空。柏拉图的学说,讲的是超越人类社会的“理念世界”,他追求的是心灵升华、精神体验
      • 而亚里士多德的左手是他的著作《伦理学》,右手则是整个掌心面向大地。和老师柏拉图相反,他关心的是现世的秩序规则,比如法律、道德、伦理,相比于心灵、精神,这些其实是更实在的东西
      • 拉斐尔把自己也藏在了人群里,但并没有加入到任何讨论中,而是望着外面,仿佛在与我们对视交流
    • 10 快来抱大腿啊
      • 很少有人知道,这场举世闻名的文艺复兴运动,是其发源地和文化中心佛罗伦萨的一个家族在积极推动着。
      • 美第奇家族的祖先只是个放高利贷的,直到14世纪末,乔万尼利用银行将家族身份彻底“洗白”,才开始踏上了合法的“土豪”之路。虽然家族的声誉变好了,但《圣经》里明白地写着:放高利贷的人死后会下地狱。乔万尼自知罪孽深重,于是开始和当时的富人一样,通过出资让艺术家为教堂画画,来向神表示自己的诚意和悔意。
      • 有了图纸,科西莫资助的建筑设计师布鲁内莱斯基很快就将这些知识运用到未完成的工作中。完成屋顶后的圣母百花大教堂艳冠欧洲,成为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第一座标志性建筑。
      • 到了科西莫的孙子洛伦佐,这个家族已经成为了文艺复兴鼎盛时期最著名的艺术赞助方。洛伦佐本人的文化修养更高,他本身是个诗人,没事的时候喜欢邀请文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学者等,到他的私人花园举办沙龙,彼此交流创作。这些人中就有艺术史上大名鼎鼎的波提切利、达·芬奇、委罗基奥、米开朗基罗等,他们都是洛伦佐的赞助对象。
      • 所以他们一般会把金主画成非常虔诚的信徒,或者直接画成神的模样。例如波提切利笔下经典的维纳斯,她其实就是洛伦佐弟弟的情人——维斯普奇,而他弟弟本人也曾被波提切利画成战神和维纳斯在一起。
      • 文艺复兴是西方艺术的巅峰,同时也是美第奇家族的巅峰,直到18世纪因再无子嗣而消亡。这个曾电照风行的家族以赞助艺术家的方式,培养了无数的天才艺术家,为后世留下了不朽的作品。
    • 11 丢了?谁丢了?
      • 丢勒被称为“自画像之父”。
      • 13岁的丢勒画出了他人生的第一幅自画像。这也是西方美术史上的第一张自画像。
      • 在那个时代,神可以被画成正面,但人只能是侧面。米开朗基罗在西斯廷教堂的天顶画里为自己披上了圣徒的外衣,《雅典学派》中的拉斐尔也只能露出半张脸。丢勒又一次打破了人们固有的习惯和观念。
      • 有研究者发现,这幅画整个构图如此平衡大气,是因为丢勒在里面用了几何构图法。从自画像的头顶到他的两肩,连线起来,是一个正三角形;从他的手指向他耳边的两段文字出发,连线起来是一个倒三角形;一正一倒两个三角形一叠加,就成了一个六角星形。
  • 第三章 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
    • 12 胶原蛋白,弹、弹、弹!
      • 1621年,贝尼尼奉命为罗马的一位红衣主教的花园创作了几尊雕像。其中一尊的题材是希腊神话中,冥王普鲁托强掳大地之母的女儿普洛塞尔皮娜为妻的故事。
      • 这尊雕像完成时,贝尼尼才24岁。凭借这样戏剧性十足、细节逼真精致的作品,他在罗马艺术界一举成名。普鲁托的手指深深地掐进了普洛塞尔皮娜的大腿,好像真的有了弹性一样。
      • 西班牙修女特雷莎常常听到上帝跟她说话,并书写了天使用剑刺进了她的心脏的奇幻故事。这些故事其实都是这个患有癫痫病女人的一种幻想,但是,基于对女人的敏锐观察,再加上多年来的雕塑经验,贝尼尼觉得特雷莎在笔记中描写的“刺透了心”的感觉实质上与少女对爱情的渴求无异。
      • 于是他雕刻了一个拿着金矛的天使,并让他将金矛对准特雷莎的下半身。再看修女特雷莎的表情:只见她双眼轻闭,嘴唇微张,陶醉地接受着天使带给她炙热的快感,表现出一种极度享受的样子。
    • 13 喝酒、赌博、打架的好孩子
      • 在卡拉瓦乔28岁那年,他接到了一个订单——为圣路易吉教堂的卡特琳小礼拜堂创作一幅关于马太的宗教画。
      • 使徒马太本来是个税吏,也就是为政府收税的人,因此遭到人们的唾弃和怨恨。然而福音书告诫众人道:“能认识自己的行为是卑贱和被唾弃的人,要胜过那些心地伪善的法利赛人。”因此,耶稣决定在被人鄙弃的人中挑出一个人做自己的门徒。马太就是他选中的人。
      • 只从画面上看,你很难一眼找到耶稣,他的头上既没有光晕,也没有天使伴其左右。但是,他的手在整幅画中非常显眼,一道亮光打在这只手上,在四周黑暗的背景的衬托下,这只手的含义一目了然:就是你了。顺着耶稣手指的方向,我们的视线自然而然就转向了马太,而他也十分配合地用手指着自己,充满疑惑。这不正是我们听到陌生人喊自己的名字的时候无意识的反应吗?这么切近现实的画面让这个原本枯燥的宗教故事顿时生动了起来。
      • 这道光就是卡拉瓦乔最著名的撒手锏,被称为酒窖式光线,或者直接叫卡拉瓦乔光。
      • 这幅《水果篮》也被尊为静物画的典范,给后来的静物画奠定了基础。在这个时候,卡拉瓦乔已经充分展现出了他的艺术特点,就是“写实”。
      • 卡拉瓦乔只活到了39岁。他脾气火暴,性格也很傲慢,再加上从小就在罗马底层摸爬滚打,时常参与打架斗殴,甚至犯下一起凶杀案,只能四处躲避追捕。39岁的时候,他死在了逃亡中的斯卡纳海滩上。不过他在艺术上的伟大并没有就此被世人遗忘。
    • 14 NO ZUO NO DIE 我还TRY
      • 在这幅被后人称为《夜巡》的画作中,伦勃朗用到了他最擅长的光线布局:一束斜射下来的光把主角的右侧照亮,左侧则陷入黑暗。这种强烈的明暗对比让人物棱角分明,立体感十足;同时又通过弱化民兵身上的光,使画面仿佛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时至今日,“伦勃朗光”仍是摄影师必学的布光法则。
    • 15 魔镜啊魔镜
      • 委拉斯开兹就被召进了王宫,成了一名宫廷御用画家。在他为宫廷贵族画的大量肖像画中,最有名的莫过于和《蒙娜丽莎》《夜巡》一同被纳入“世界三大名画”之列的《宫娥》了。
      • 据说这幅画的创作背景是为国王夫妇画像,但被突然闯入的小公主打断了。于是委拉斯开兹巧妙地捕捉到了这场小意外。画家用镜子玩了一个魔术,成功地把一个二维画面扩展成了一个立体的空间,除了正得意扬扬的小公主外,还把本来不在画面中的国王和王后也装了进去。
      • 这面镜子正是这幅画最神奇的地方,也是最早吸引西方研究者的元素。它起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作用——让国王和王后显像。但这个显像又不只是表面上的显像:国王和王后本来不可能出现在画上,但是画面里公主、宫女、大臣和画家本人却全部因为对面的国王和王后而定格了。
    • 16 爆炸的少女心
      • 蓬皮杜夫人可没有只停留在自我装扮上。在建筑和室内装饰风格上,她也要留下浓浓的“蓬皮杜风格”。
      • 蓬皮杜夫人还为自己兴建了埃弗勒宫,也就是今天的法国总统府爱丽舍宫。
    • 17 死在浴缸也就算了,还被全世界围观!
      • 大卫对于革命是充满热情的,他用自己最擅长的画笔投入革命,因此他还有一个外号叫“革命画家”。他擅长以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题材和风格来创作鼓舞人心的作品。他曾经画过一幅《荷拉斯兄弟之誓》——一个父亲高举三把利剑,将它们分发给他自己的三个儿子,让他们投入战斗。就在他的身后,母亲与妻子相拥哭泣。
    • 18 把我的腰修得细长一些
      • 18世纪的时候,法国这片土地上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也诞生了提倡古希腊和文艺复兴时期古典美的画派——新古典主义。这个画派有两个代表人物,一个是奠基人革命画家大卫,另一个就是他的学生安格尔。
      • 凡是古典风格的作品,从古至今最少不了的就是女性题材。比如说比例完美而又略带男性美的断臂维纳斯、神秘的蒙娜丽莎,还有拉斐尔笔下的唯美圣母。但是这些艺术家在创作以女性为主题的作品时,都不可避免地带有私心,他们希望用女性的美来传达自己的某些想法或思考。
      • 但安格尔不一样。他说:“呵,我可没有你们那么多小九九,我就只想单纯地画女性,极致地去表现女性的古典美。”而他也确实做到了。就算是从现在往前再推300年,女性古典美的最高峰也是安格尔。
      • 当时的评论家们看了安格尔这幅《大宫女》就开始“喷”了:“这画的是人还是鬼?这女人的腰,至少多了三节脊椎骨。这还是伟大的新古典导师大卫的学生吗?大卫教给他的古典技法,他都忘了吧。”
      • 安格尔的另一幅《瓦平松的浴女》,也因腿的比例不合理遭到了同样的质疑。
      • 《夜巡》描绘的场景其实发生在白天,只不过后来因为画面昏暗而被人们错误地命名为《夜巡》。
  • 第四章 浪漫与写实
    • 经历了启蒙运动后,理性主义在欧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推崇。但物极必反,渐渐有人开始反思:情感和想象力难道不重要吗?这种反思带来了一种极具诗意的思潮——浪漫主义。
    • 19 哥来告诉你什么是浪漫
      • “浪漫”在英文中写作“Romantic”,它的词根是“Roma”。没错,“浪漫”与古罗马有关。浪漫主义其实是一种激情。
      • 新古典主义绘画强调的是精雕细琢,每一处线条都画得冷静、精确。美是美了,却也像一个被过分修饰的美女。与之相反,浪漫主义关注真情实感,尤其是极强烈的情绪。
      • 浪漫主义并不是脱离实际,或者漫无边际。恰恰相反,它关心的是生命遇到重大灾难和危机的时刻,是人的内心。生命被压迫得越厉害,反抗意识就会越强,情绪的反映也就越强烈。这就是浪漫主义的表现基准。
      • 女神戴着的帽子叫作弗吉尼亚帽,在古希腊和古罗马,被解放的奴隶都戴这款帽子,它是自由的象征
      • 仔细看这幅画你就会发现,远处的建筑物正是巴黎圣母院。再仔细些,你就会看到,巴黎圣母院的顶上已经插上了一面三色旗
    • 20 贵族就是矫情
      • 库尔贝结识了很多文人学者,接触了各种民主和自由思想。他看不起新古典主义,认为那些把精力放在不食人间烟火的女神和五谷不分的贵族画像上的人都是装腔作势,而浪漫主义也不过是无病呻吟。
      • 库尔贝下定决心,只画自己亲眼看到的东西。
      • 从文艺复兴开始,一直到库尔贝出现之前,艺术作品的题材几乎没有太大变动,神话和宗教始终是被广泛描绘的主题。但是,从库尔贝开始,艺术不再是故事的艺术,而是现实的艺术。正如法国评论家所说:“没有库尔贝,就没有马奈;没有马奈,便没有印象派。”
    • 21 粒粒皆辛苦
      • 米勒才真正开始做回自己,画自己喜欢的画。他重新捡起自己喜爱的题材——农民和乡村的生活。他画男人们筛谷子、锄地、砍柴、捆干草;画女人们缝纫、洗衣、哄孩子。1857年,米勒来到巴比松的第8年,他画了《拾穗者》。
      • 一位学艺术的朋友曾经跟我讲,据统计,全世界流通最广的一幅画,其实是《晚祷》。我当时很诧异,居然不是《蒙娜丽莎》,不是《向日葵》。后来一想,我觉得其实这是有道理的。米勒的画,让人“回归”。
    • 22 今天中午吃什么好?
      • 罗丹选择学雕塑,是因为他买不起颜料。
      • 《思想者》其实不是一个单独的雕像,它只是罗丹《地狱之门》中的一个人物。《地狱之门》这个大工程是法国政府在1880年委托罗丹为即将动工的法国工艺美术馆的青铜大门做的装饰雕刻,罗丹用了30年才完成。它有两层楼高,大概两个三人沙发连起来那么宽,对于参观者来讲,单是尺寸,就足够震撼。
  • 第五章 印象派
    • 23 光着身子野餐?想想还有点小激动啊!
      • 但马奈这幅画里的裸女是现实生活中能找得到真人、叫得出名字的风尘女子,这严重有损社会风气啊!
      • 画中心的两位男士,一个是马奈的好友,另一个是他弟弟欧仁·马奈。全身赤裸的女人叫维多琳·默兰,是马奈画中常出现的模特,也是当时大众都非常熟悉的风尘女子
      • 除了用有争议的人物做主题,马奈还摒弃了人们沿用几百年的画法。之前艺术家都是在一个有固定光源的室内环境里画画,亮面、暗面和明暗交界线会非常明显。而《草地上的午餐》中的人物是真正处在自然光下的,不会像画室的光源那样有非常清晰的明暗面。
      • 马奈弱化了事物的细节和轮廓,用大面积的鲜艳颜色来营造阳光下的明亮世界,这一点对后来的印象派来说非常重要。
    • 24 来一张1919年的《睡莲》压压惊
      • 19世纪,法国有位名叫布丹的风景画家,他在同乡米勒的影响下对绘画产生了自己的看法。他告诉学生:“画画时,往往会对物体有一个最初的印象,这个最初印象非常重要,你要努力将它保留下来。”这位接受了老师教诲的学生,就是“印象派之父”莫奈。
      • 瑞士美术史学家海因里希·沃尔夫林对莫奈在画法上的转变做出了总结:这是从“触觉原则”到“视觉原则”的转变。什么意思呢?打个比方,安格尔的《大宫女》在流畅的线条下,具有非常完整的造型和清晰的轮廓边沿,这就是“触觉”原则。与之相反,“视觉原则”强调物体和物体之间连成一片,不被线条分割开,让人感觉无法摸到事物的具体边界。
      • 从1900年到去世的整整26年里,莫奈都在进行着《睡莲》的创作,多达233幅,这其中还不包括被弄丢的两幅和他自己不满意而毁掉的15幅。所以莫奈的《睡莲》都是按年份来划分的,比如说1919年,莫奈只画了4幅,听起来就像是某一年份的葡萄酒产量非常稀少一样。
    • 25 谁还没点儿特殊嗜好?
      • 尽管受到了新观念的影响,德加的内心仍旧十分矛盾。他对印象派确实很感兴趣,可古典画法在他心中已经扎根,不愿放弃。这要怎么解决呢?他找到了一个平衡点——芭蕾舞。
      • 德加的这种角度,有人归纳出一个专有名词:钥匙孔角度。
    • 26 做人最重要的是开心
      • 雷诺阿晚年回忆自己的少年时期曾说,他当时特别喜欢布歇的美女洗澡图,觉得它们非常迷人,所以反复临摹了无数次。或许正是这份工作,导致雷诺阿成为在以风景画为主流的印象派中,唯一偏爱人物画的艺术家。
    • 27 不跑远一点,我怕甩不掉凡·高……
      • 高更出生在巴黎,他的母亲出身于南美洲国家秘鲁的贵族,有印第安血统。高更3岁时随家人移居秘鲁,这里的风土人情和巴黎很不一样,人们的肤色、长相、风俗习惯也不同于欧洲人,年幼的他常跟着印第安土著保姆到森林去,自由自在地看着各种各样的树、果子和鸟类。“我有很惊人的视觉记忆,我记得这段时光。”高更曾回忆说。到了7岁,他们又举家搬迁回了欧洲,生活回到了正轨。高更在23岁时做起了股票经纪人,过着一个正常的城市中产阶级应该有的生活。
      • 高更是一个艺术爱好者,通过买画结识了艺术圈的人后,便开始跟着他们学习绘画。结果一发不可收拾,色彩和线条把高更带回了那个五彩斑斓的童年、远离尘嚣的大自然里,让他暂时逃离了现实生活,忘记了工作的压力。
      • 在高更心中,原始味道的艺术就像是他的“家园”。他毅然抛下不菲的工薪和稳定的生活,去了地球的另外一边——当时法国在南太平洋上的殖民地塔希提岛。
      • 毛姆把高更的故事写成了一本值得反复品读的小说——《月亮和六便士》。人人都在看着地上的六便士时,总要有人先抬起头,看到月亮。
    • 28 我是你最熟悉的陌生人
      • 凡·高30岁才开始画油画,37岁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短短7年的创作时间里,有4年都献给了自画像,平均一年画十几幅。假设他一幅画从构思到打稿,再到完成需要半个月的时间,那么他一年至少有一半以上的时间在“自拍”。
      • 接下来的时间里,凡·高像着魔了一样疯狂画画,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就将绘画的各个领域都尝试了一番,终于找到了属于他自己的色彩。在这个阶段,他最具代表性的是《叼着烟斗的自画像》,色彩和笔触已经炉火纯青。但他的心情却并不是那么轻松畅快。这幅自画像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包裹着凡·高侧脸的白布,而它出现的原因也众所周知:他把自己的耳朵割掉了。和前面那幅风格颓废的作品对比一下就会发现,这里的凡·高色彩明亮,笔触粗犷,反倒没有了阴郁纠结的感觉。这是因为此时的凡·高已经抛弃了古典主义,他用画笔描绘自然,用内心去感受世界。
      • 在医院里,凡·高画了他生命中最后一幅自画像——《没有胡子的自画像》。其实他是留了胡子的,但在最后这幅自画像里,他把自己想象成没胡子的样子,而且头发也利落整洁,脸颊也不再消瘦,竟然还有几分红润,特别是那微微抿起的嘴角,似乎在特别努力地微笑,尽管这掩盖不住他内心的悲伤。这一年,凡·高的母亲70岁了。尽管母子二人的关系并不是很好,但他还是决定在母亲生日那天画一张自画像送给她,让她对儿子的生活和健康放心。他竭尽全力地把自己画得非常健康、干净,想画出一个生活无忧的模样,所以选择了耳朵完整的一侧,为母亲留下一个健全的自己。然而,凡·高内心的那份绝望与孤独已经愈演愈烈,最终到了无法承受的地步。
    • 29 画布上的3D 大片
      • 塞尚出生于法国南部的一个商人家庭。22岁时,他来到巴黎,很快就和巴黎艺术界最闹腾的马奈和莫奈等人混到了一起。不过,他后来并不喜欢印象派,甚至对自己被划分在印象派这件事深恶痛绝。
      • 塞尚非常认可印象派的观察方法,但同时也认为这种对光和色只停留于表面上的追逐太肤浅了。在他看来,大自然的启发还有物体更本质的内在结构和造型奥秘,所以他讨厌印象派画面的混乱,可又被他们笔下闪烁的色调吸引。塞尚为此甚至放弃了对写实的追求,在注重形式的同时,又用规整的笔触使轮廓模糊,让画面变得质朴笨拙。
      • 不仅如此,塞尚还打破了单一视角,甚至开始把物体简化成各种各样的几何图形。
  • 第六章 进入二十世纪
    • 30 为何名画这么丑?
      • 说到艺术里的丑,毕加索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他的成名作品名是《格尔尼卡》。这幅画有多厉害呢?连联合国都弄了个它的印刷复制品挂在会客大厅里。但就是这样一幅重要的作品,却被称为“丑中之王”。
      • 这幅乱葬岗一样令人难受的作品描绘的是一场大屠杀,那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动用空军大规模轰炸不设防的平民城市。
      • 马蒂斯把桌子和墙体都涂成红色,装饰着一模一样的蓝色花纹。这样一来,桌子的纵深效果就消除了,二者连成了一个平面,也就没有了所谓的透视。包括墙上的草地风景,谁也说不清楚那到底是一扇窗户还是一幅挂画。
      • 好的艺术不一定是美的。美的东西直接取悦人的感官,让人看了觉得很愉快。丑则相反,它会刺痛感官,让人不得不去追问:为什么会这样?所以在很多时候,丑比美更加深刻。
    • 31 内心戏太多
      • 蒙克在1886年创作了一幅《病中的女孩》,他在画中回忆着姐姐深受疾病折磨时的样子,以及当时面对这一切时,自己难以言说的痛苦。创作这幅画时,蒙克运用了一种近乎疯狂的方式:他在画布上涂了厚厚的颜料,然后用刮刀、画笔柄和铅笔头把颜料刮下来,接着再涂上,再刮掉,如此循环往复。蒙克说,他这样做是为了寻找他对这一幕的第一印象和感受,他想要画出姐姐当时那几近透明的苍白皮肤和浑身颤抖的虚弱感。
      • 画的本质是沉默的,但《呐喊》却是一幅在发声的画。
      • 像三角形和方形这种棱角分明的图形,就被用来表示男人的阳刚、强势甚至是具有进攻性的占有欲。而像螺旋形、圆形、曲线等看起来很普通的符号,在这里都被进一步诠释为女性,因为它们没有尖锐的棱角,更像是女性独有的阴柔美。所以在克林姆特的画中,女人的身体、衣服、头发或是所处的背景,往往都少不了这些纹样。
    • 32 做梦去吧!
      • 《记忆的永恒》,作者是和毕加索、马蒂斯并称为20世纪最具代表性的三位超现实主义艺术家萨尔瓦多·达利。
      • 软绵绵的钟表是达利的“本我”,是他内心无意识,甚至以梦境作为创作的灵感来源。它让我们看到了时间在这里融化、变质、腐蚀和衰败的过程,是一个脱离现实生活的世界。我们可以闭上眼睛想象,如果是在我们的梦境里,或是潜意识里,事物会像我们现实生活中所看到的那么具象,那么泾渭分明吗?不会的,它们常常是融合的、变化的、无厘头的。接着我们会发现,其实这个画面并不完全脱离现实。无论是钟表,还是远处的海岸岩石,都是有写实的绘画技巧在里面。这就是理性,那个约束着“自我”的部分。它控制着达利对画面的绘画过程。而最终的目标就是实现“超我”,这个就见仁见智了。我的看法是,达利最终要表达的,是人类在潜意识中的记忆或许不过只是永恒里的一点碎片。
      • 马格利特用《梦的钥匙》向我们解释了这个抽象的理论。在这幅画中,每一个图像下面的单词,都和图本身毫不相干。鸡蛋下是“刺槐”,高跟鞋下是“月亮”,蜡烛是“顶棚”,玻璃杯是“风暴”……这图文明显不符啊。
      • 弗里达的命运真不是一般的坎坷。从出生就患有小儿麻痹症不说,18岁时还出了一场毁灭性的车祸。当嫁给自己心爱的艺术家里维拉后,又发现车祸的后遗症让她的身体虚弱到不能怀孕。雪上加霜的是,丈夫里维拉不仅不关心妻子的伤痛,还到处“撩妹”,风流成性。据传闻,里维拉前前后后跟30多个女人保持着情人关系,其中甚至还有弗里达的亲妹妹。
    • 33 这也是艺术?
      • 《构成10号》画的就是蒙德里安心中大海的样子。圆形背景上,黑色的“十”字展现了海水在阳光下闪烁的情景,这已经显现出格子画的雏形,不过大大小小的“十”字看起来还是有些零散,蒙德里安并不满意。
      • 1920年开始,第一幅格子画横空出世。从那以后,蒙德里安一直在画格子。1930年,58岁的蒙德里安到达了事业巅峰,此时他画出了一幅堪称经典的作品——《红黄蓝的构成》。
      • 波洛克采取了一种全新的绘画手法:他将巨大无比的画布平铺在地上,然后围着画布边走边用刷子、木棍、刮刀、沙子,甚至是自己的手去随意泼抹。
      • 他不仅仅改变了绘画技法、颜色搭配、观看方式,更是把绘画的基本概念都改变了。他的画里没有具体形象,没有寓意,没有符号学,没有象征手法,甚至没有上,没有下,也没有边界。以往我们赖以评判一幅画的标准,此时统统不再适用。绘画变成一种纯粹的状态,一种艺术家在画布上行动时所留下的印记。
      • 既然行为的印记也可以成为艺术,那行为本身呢?
      • 1965年的一天,这场行为的一切,包括奇怪的男人、死去的兔子,甚至是椅子,通通都属于一件艺术作品。这件作品的名字叫《如何对一只死兔子解释绘画》,而这个男人便是博伊斯。
      • 博伊斯为艺术打开了另一扇窗户,人们继续探讨艺术的本质,甚至还有人将艺术的边界拓展到了传统的绘画与雕塑之外,开创了“观念主义”。这位改变艺术史进程的艺术家就是杜尚。
      • 当时,纽约现代艺术委员会要办一次展览,广泛搜寻各种艺术品,旨在向人们展示现代艺术的理念,杜尚自己就是评审会的一员。那天早上,他早早到商店买了个小便池,郑重其事地像艺术家创作完一幅画作那样,签上假名和日期:R. Mutt,1917。
      • 杜尚将一个现成品视为自己的艺术,与创作一个具体的“物体”不同,他提出了另一种观念——我认为它是艺术品,那它就是艺术品。
    • 34 真作假时假亦真
      • 有些艺术名词听起来很吓人,比如“波普艺术”,但只要你的英语还没完全还给老师,只要你还认识“popular”(流行)这个单词,就很容易明白并且记住“波普艺术”了——“波普”(pop)正是“流行”(popular)的缩写。
      • 带着这种反思,沃霍尔开创了一种新颖的形式,并成为了后来波普艺术的重要标志——“复制”。所谓复制,就是在同一幅画中,不断地叠加同一个形象。为了强化这一观念,在1962年,沃霍尔创作了《金宝汤罐头》。
      • 沃霍尔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作品恐怕就是那幅《玛丽莲·梦露》了。这幅画中,无人不晓的“性感女神”玛丽莲·梦露的头像被不断地复刻,就好像这个女明星是一个被批量生产出来的、即将在市场上大规模流通的商品一样。除了梦露,猫王和马龙·白兰度等人也逃不出被沃霍尔“复制”的命运。在沃霍尔眼里,明星只是一个在大众传媒里不断出现的符号而已。
      • 写实绘画最根本的是什么?是画得像,把看见的画下来。抽象艺术呢?他们追求艺术家内心的表达,追求超越现实,超越眼中所见的世界。而照相机呢?照相机就是通过小孔成像的原理,完完全全地还原现实实物。说到这儿,发现bug(问题)了吧。照片是对现实景象咔嚓一声的一张截图,是永远都不能被超越的、已被定格的对象。但什么可以突破呢?抽象主义艺术可以突破现实的界限呀。
  • 后记
    • 古希腊定义了古典,中世纪将其抛弃;文艺复兴寻回了古典,巴洛克、洛可可对古典主义进行批判。到了法国大革命时代,出现了新古典主义,大卫和他的学生安格尔高举古典美的旗帜,说洛可可艺术是奢靡、情色、堕落,古典美才是最好的。人类的艺术就是这么纠结,就是在这样来来回回的摸索中前行。
    • 不论风格怎么变,西方艺术还是走在“努力画得像”的路上。但是,自19世纪的印象派开始,艺术家突然发现,照相机不仅“画”得比他们像,还比他们快,再怎么精雕细琢也不如“咔嚓”一声来得实在。将现实世界重现在画布上已不再是这些艺术家关心的事,他们纷纷掉转船头,拼命去“画得不像”。
    • 《艺术的故事》的作者贡布里希说:“没有艺术,只有艺术家。”
    • 艺术不是外星人突然丢到地球上的包裹,而是一代代艺术家用自己的作品推动、发展得来的精神产物。它的每一次转变都会根据不同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环境等而变化。艺术可能比现实生活“高”那么一点点,但它终究源于生活。

我的背包 2024年版

2024年10月26日 02:00

有些天没发博客(其实是很早之前的草稿,最近甚至日更了,其实很多也是草稿,相当于草稿清扫计划。。。),一时不知道写些什么,本来考虑整理下uses,但是太多了,想了下,就先整理下背包里面的东西。

背包

网易严选买的小牛皮背包,已经背了5、6年了。本来是想买个TUMI,看的时候是2000多,历史最低是1900多,想等最低等不到,后来突然涨到了4000多就abandon了。对这个包也很满意,主要是功能恰到好处:

  1. 背后有挂到拉杆箱拉杆上的绑带,不过买了后基本都轻装出行不带拉杆箱了。。。
  2. 主包内侧有两个恰到好处的内胆包,大的放Macbook,小的放iPad。偶尔会拿着iPad做副屏,但iPad不常用所以闲置居多,有时候会放本书进去。
  3. 主包外侧还有个带拉链的小包,主要是放一些不需要经常拿出来的东西,目前放了些纸币、纪念币、耳机电池。
  4. 主包空间还可以,一般是下面放睡衣包,上面堆其他的各种小包。
  5. 包的外侧也有个拉链包,主要放需要随时取用的,一般是电纸书、备用手机、充电宝、卡包。
  6. 侧边有个兜可以放水。

My_Photor_1729864089006 (1)

电子产品

  1. Macbook Air M1

3年了,主打一个轻便、续航长、性能够用。上一台是非M1版本,用了大概有5年?

  1. 红米 Note 12 turbo

不用iPhone的主要原因是反骚扰功能不太行,特别烦骚扰电话,接到1个会抑郁半小时那种。之前是小米10、红米K50,后来对性能要求不高,又比较喜欢turbo的镜头设计(感觉像《恐龙特急克塞号》里的外星人的眼睛),就买了。唯一不满意的是不能无线充电。放个镜头局部图。

u=1115478573,4104851216&fm=253&fmt=auto&app=138&f=JPEG_副本

  1. iPhone 8

备用机,主要是有些需要用苹果的场景,实际极少用。

  1. 文石 Leaf2

电纸书买了7、8个了,基本都闲置,后来甚至觉得是个伪需求,但买了 inkPlam 5之后,就习惯用了,所以觉得找到适合的产品还是很重要的。目前主要用文石Leaf2,基本当微信读书启动器,不满意的是保护套不好看。之前买过的:

  • 文石 Leaf2 之前是汉王 Clear7,选择Clear是看评价说人体工学的设计握持很好,但是买了后发现完全是噱头,因为贴(对,汉王保护套是磁贴的)个保护套那个方便握持的突起就不存在了,而且,经我实际使用,即使不用保护套也会不自觉用小拇指垫着。然后很多人说文石的系统更好就换了个Leaf2,实际没有感受到什么明显的差别。有点后悔换了,主要是更喜欢汉王的保护套造型,我还自己设计了满意的保护图案。

    此外,后来发现文石 leaf3也是支持磁吸保护套的,我当时就是因为觉得性能我不怎么在乎,2便宜几百就买了2。。给个机会重新选的话,会选3。

  • Kindle 买过3个好像,属于质量很好,但买了不用的,主要是不能装第三方 APP,尝试web端的微信读书体验实在无法接受。

  • 实名吐槽博阅,买过两个都坏了,怀疑我之前不爱用电纸书就是被博阅坑了,鉴定为电子垃圾,看了下已经黄了,早黄就好了。

  • 其实很喜欢盛大的Bambook,有实体按键,内置起点,但后来黄了没法用了。

  • Bambook之前,最早买的貌似是Sony PRS 505,但貌似也不常用。

  1. 墨案 inkPlam 5

买过很多电纸书但不用,让我怀疑是不是以为太大了不便携,所以买了个5.2寸的小书,然后,就确实成为我第一个经常使用的电纸书,主要优点是小、便携,但养成习惯后,还是感觉7寸好一些,就又买了7寸的,也用起来了,这个就逐渐失宠了。现在是偶尔出门溜达不想带7寸的设备,才会带着inkPlam。

  1. 安克充电宝

一般也不怎么带,除非是预计要在外面10小时以上;如果预计大于5小时,替代方案是带一条USBC线,用Mac给手机充电。安克质量确实好,之前骑行充电宝进水,一插充电线会冒烟有焦煳味,以为彻底烧坏了,后来不知道怎么自己又好了。。

  1. 倍思氮化镓充电器

首先是,氮化镓充电确实很快,买过很多,联想的口红,安克的小白胖,等。轮着用。目前比较推荐的是安克,品牌形象好,价格也不贵。

其他包和小物

  1. 睡衣包

网易严选的买的杜邦纸睡衣包,款式、颜色、手感都很喜欢,用了10多年,质量很好,但第一个的提手也被拉坏了,后来又买了个新的。这个忘了拍进照片里,放个商品图吧。

FpVSDchpu1aj-euqgQ-zgB73NuVi

  1. U盘包

这个我要推荐一下,是去年我买的最满意的小小东西,属于可能绝大多数人没有需求,但如果有需求必须买一个的。

工作需要,经常要随身带几个银行U盾、硬件钱包、小瑞士军刀、指甲钳、掏耳勺等,正好各就各位。之前买了6个插位的不太够,又换了个9插位的就完全符合需求了。属于前几年买的小件里最满意的。

  1. 自动闭合收纳包

一个装充电头,一个装充电线。井井有条的感觉,虽然东西很便宜,但体验很满意。

  1. Longchamp 卡包

法国代购的小牛皮卡包,很喜欢,算是我唯一的奢侈品。

左右各3个卡位,中间一个钱夹。尽量不放钱进去因为担心别人拾到不会归还。卡位主要放身份证、借书卡、几个信用卡。

  1. 无印良品的小胖子中性笔

以前是不买笔会死星人,喜欢买好看的笔,后来越用越少。但偶尔需要写字,在无印良品看到这个,感觉挺可爱的,就买了,才10元。

友情提示

呃,本来不想加链接的,一是博客没多少人看,不可能赚钱;二是很多东西都没货了,包我很推荐没货了,睡衣包也推荐也没货了,氮化镓充电器我买的款也没货了。

但是,考虑到我怎么也是中国最早做电商导购的,不加个链接显得忘本,所以还是加吧,属于行为艺术了。

但东西都还是推荐的,都是跟了好几年的老伙计。

当我们说市场时我们在说什么:美股港股A股比较

2024年10月25日 18:54

这里的市场,定义为「交易金融产品的场所」,例如股票、期货、加密交易所,如果把运气也算为金融产品,那赌场也算。但在本文,主要是讨论股票交易所,例如A股、H股、美股。

芒格有一句很有名的话:去有鱼的地方打渔,一般认为他说的「地方」就是指不同的股票交易场所。另外的例子,巴菲特前几年卖日本五大商社的股票赚的盆满钵盈,就是选择了日本股市,当然,他在比亚迪也赚了很多。

我认为影响市场差别的因素是三个点:标的、流动性、规则。

一、标的 是指供交易的金融产品。

例如美股有 Apple、H股有腾讯、A股有茅台,鉴于「价格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市场的总市值也是围绕着所有公司的总价值上下波动,也就是说,市场的核心差别就是标的差别。

我一贯的观点是:A股总市值涨的不够多,关键原因是没有共享到中概股(例如腾讯、阿里)等公司的成长价值。

二、资金 是指有多少资金在市场里面玩。

包含资金总量,资金是否容易流动,资金如何流动。

  1. 资金总量的一个切面或者说参考是总市值(资金总量≠总市值)。
  2. 关于资金是否容易流动,举个简单的例子,在AH股同时上市的公司,有很多存在巨大价差的,例如同一个长城,到23年3月31日,在H股市值是824亿港币,在A股则是2388亿人民币,这种差异一般被认为是资金无法在A股和H股之间顺畅流动导致的;但如果公司同时是在H股和美股交易,则基本不会存在明显的价差。
  3. 总市值是流动性的一个结果,资金是否方便流动是一个原因,其他的原因还有各种宏观因素,例如利息、地缘政治等。

这里我觉得有个值得说的点是:

流动性有时候指流出股市,例如提现去消费,有时候资金只是流出标的,钱还在股票帐户上,所以,这里可能有个M1 M2的概念,例如持仓总资金(完全不等于市值)=S1,持仓资金+证券公司余额=S2。

关于流动性,有个有名的指标是巴菲特指标,即「总市值/GDP」,但我想这个指标的绝对值毫无意义,特别是无法拿来做市场的对比,一是GDP的含金量不同,二是上市公司毕竟只是GDP的子集。可能更有价值的是市盈率。例如科创>创业>深证>上证是合理的也确实如此。

我有一个感受是:

大部分人认为A股流动性不足实际可能是流动性过剩,也就是构成企业总市值>总价值。证据一是美股总市值是A股的3.41倍,证据二是巴菲特指标,中国是77.62%,美国是153.37%;但我们更应该看的是构成,可能更合理的方式是

平均市盈率*平均ROE。

三、规则 是指交易市场的规则。

可以用一些词来评价,例如自由、公平。

上面流动性中资金流动的便利性属于自由,此外,「N+0」、允许的涨跌幅都属于自由范畴,对于有经验的投资者来说,自然更应该喜欢自由。它的反面是不自由,或者叫低开放度,目的可能是对投资者的「保护」。

而类似于「卖空」机制则属于「公平」,因为卖空是允许看空的说话,对A股来说,则是只允许看多的说话,在A股,卖出股票者最多算是「不看多」而非看空。所以有卖空机制的市场,股票就更容易反应它实际的价值。

股价的波动因素很多,整体分为:基本面(通常是指标的的价值及预期价值)、资金面(有时候也称为流动性)、情绪面。

个股的总波动就组成市场的波动。通常而言,对于个股来说,影响因素主要是基本面、情绪面,体现出来的话,就是波动状态和市场总体状态悖离的情况,当然有时候,这种波动也体现为板块的波动,个体构成板块板块构成市场。而资金面和市场级情绪面,会影响整个市场的波动,例如Fed放鹰、战争,会带来整个市场的整体的下跌。

所以当我们选择市场时,真正重要的是什么?

  1. 有我们熟悉的标的,其标准是,我们有把握至少自认为有把握对他应该值多少有判断;而我们行动的标准是,我们清晰地或自认为清晰地知道市场错了。
  2. 其实是一的补充,即流动性和市场的规则,给予我们行动的机会。

严格来讲,关注市场其实是毫无意义的,作为全球投资者,唯一应该关注的是具体的标的,但也不是说关注市场毫无价值,最多可以辅助判断一下股票的涨跌是个股本身影响的,还是市场影响的。

换句话讲,我们想买一个股票的时候,我们可以说:

这个股票很不错,但是因为流动性太高导致他的价格超出了价值,所以要等。

那怎样算价格合理?说白了还是

未来净现金流折现 > 别的投资。

低流动性、负面的市场情绪给予买入的机会,反之亦然。

总市值方面,到2022年末,我们熟悉的市场,以美元计,美股总市值是390036亿,A股是114254亿*,美股是A股的3.41倍,其实感觉倍数也不高对吧?然后H股是45668万亿,如果AH加起来,则美股总市值是中国股市的2.44倍。

到23年9月底,以美元计,美股总市值是458175亿,A股109796亿,H股是41039亿。美股总市值是中国股市的3.04倍。

  • 总市值数据来自https://www.sfc.hk/-/media/EN/files/SOM/MarketStatistics/a01.pdf。

读李敖《北京法源寺》

2024年10月24日 22:33

我有一个朋友极其喜欢李敖,甚至网名都和李敖有关,以至于我总要想一下才能回忆起他的真名。忘记什么契机接触到这本书,问了下他也很推荐。之后就读了一下,感觉还是挺不错的,内容挺深的。

但因为两点原因,阅读的时候会感觉纠结

其一是,所有历史类的书,要么是真史学,要么是纯架空,半史半空的,总让我纠结这段历史是不是真的。

其二是,我理解很多书,特别是解读历史的,夹杂了很多作者的私货,但这本书,几乎全是私货。

当然,李敖的私货我整体还是认同的。

以下是比较阅读摘要

  • 他在幽州,盖了一座庙,追念这次征东而死的所有的将士,他们的死亡,是为国尽忠而死,死在家乡以外。他们的死亡是叫人心恸的,他们的身世是可怜的,这座庙的名字,应该表达出这种意思,唐太宗最后决定,这座庙,叫做“悯忠寺”。

  • 清朝的第三个皇帝世宗雍正皇帝,在他即位第九年、1731年的时候,想到了这座忠烈祠,他把它改名叫“法源寺”。

  • 法源寺在北京的寺庙里,有它特有的悲怆气氛。其他的寺庙,兴建的原因大多比较单纯,像隆福寺、法华寺,只是明朝皇帝应太监的请求,为了弘扬佛法,就盖起来了;像护国寺、普渡寺,是元朝丞相托克托、清朝摄政王多尔衷的宅邸,旧宅邸一改就完成了。

  • 铜骡子以外,就是月下老人庙,庙中有一副写得极好的对联,上联“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下联“是前生注定事,莫错因缘”。

  • 唐太宗为了抢政权,杀他哥哥和弟弟的时候,左右劝他下决心,不然你哥哥弟弟就要杀你,唐太宗始终犹豫,最后搬出乌龟来问卜,张公谨走上去,抓起乌龟,丢在地上,说卜以决疑,不疑何卜?今天要做这事,已不容怀疑,如果卜的结果不吉,难道就不做不成?

  • 判定善的真伪,要从他的做出来的看。做出来的是善,我们就与人为善,认为那是善;如果他没做,只是他想去行善。说去行善,就都不算。我认为唐太宗做了,不管是后悔后做了、还是忏悔后做了、还是为了女人寡妇做了、还是为了收揽民心做了,不管是什么理由,他做了。你就很难说他是伪善。只能说他动机复杂、纯度不够而已。

  • 存心不善不恶,但若有心为善,转出的善果,也是不值得称道的,这就是俗话所说的‘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

  • 心迹状态是一团乱麻,是他本人和别人都难分得一清二楚的啊。所以,我的办法是回过头来,以做出来的做标准,来知人论世、来以实践检验真理。

  • 如果某甲有一两黄金,他出九钱盖庙,哪怕只能盖一砖一瓦,这是善行;如果某乙有十万两黄金,他出一千两盖了整个的庙,他的善行,比起来像善因,很难算是善行。

  • 孟子认为发善情就是善,所谓‘乃若其情,则可以谓善矣’;王阳明认为在内心就是善,所谓‘至善只是此心纯乎天理之极便是’,这些抽象的检定善的标准,我是不承认的。善必须要行,藏在心里是不行的。

  • 善要有行为,没有行为的善才真是伪善。

  • 先祖是陪做官的来的,做官的被皇帝杀了,先祖偷了做官的尸首,埋在北京,一直在墓旁陪着到死,从此我们这一支就住在北京,没再回广东。

  • 所以这种水灾,是人为的,不能赖在天上。这样赖,老天爷也不服气。

  • 我看《宋史》食货志,看到有‘盗湖为田’的记载,说湖的附近被盗为田以后,‘两州之民,岁被水旱之灾,’结果‘所失民田,动以万计’。我才知道水灾旱灾的人为原因是什么。这时候,我看了邵伯温的《闻见前录》上说的伊水洛水水涨,‘居民庐舍皆坏,惟伊水东渠有积薪塞水口,故水不入丞相府第,’才恍然大悟是怎么一回事。

  • “为什么一百年前这位和尚写了这手赵体字呢?这有什么道理吗?”“可有道理呢,一百年前正是乾隆时候,乾隆皇帝喜欢赵体字啊!所以流行赵体。再往前,乾隆的祖父父亲康熙皇帝雍正皇帝喜欢董其昌,所以当时又流行董其昌的字。一切都是上行下效,这是中国的特色。这也说明了,中国的许多事情,要办,都得从上面来。”

  • 奸不奸的问题要看用哪一种标准,如果用的是汉满蒙藏等各族都是中国人的标准,对中国人自己的种族来说,并无所谓奸。并且,忠奸问题也并不像表面上那么简单、那么黑白立刻分明。在一个人阅历较多一点以后,他有时难免会发现,人间许多对立的问题,如是非、正邪、善恶、好坏等等,并不都是很草率就能断定的。同时对立的情况,往往并不如想像中那样明显,对立的双方,可能有混同的成分、相似的成分,甚至还有完全相反的尴尬场面发生。

  • 宋朝的三百二十年的天下、三百二十年的忠君教育,已经足以使任何人把这个政权视为当然,时间可以化非法为合法,忠臣是时间造出来的。时间不够,就不行。宋朝以前的五代,五十三年之间,五易国、八易姓、十三易君,短短五十三年中,走马换将如此,国家属于谁家的都不确定,又何来忠臣可言?事实上也没有忠君的必要。原因是那些君的统治朝代,都很短促,时间不够,谁要来忠你?但宋朝就不然了,宋朝时间够。时间够了,就行。

  • 中国‘忠’的观念,起源是很好玩的,在古文字中,根本没有‘忠’这个字,‘忠’字出现在春秋时期,但那时候的‘忠’,是‘委质为臣’式的‘忠’,‘质’是雉、是野鸡,野鸡在古人眼中,是一种‘守介而死,不失其节’的象征,‘委质’就是表示对个人的效忠;‘臣’的原始意义是俘虏或奴隶,‘委质为臣’就是‘私昵’者对主子的效忠。这种‘忠’,是无条件的,是‘绝对的忠’。相对的,晏子所主张的‘忠’却是有条件的、是以统治者‘忠于民’做相对条件的、以大臣‘以道事君’做相对条件的,这种‘忠’,是‘相对的忠’。不幸的是,中国传统思想中,‘相对的忠’的一系,未能正常的发展下去;而‘绝对的忠’一系,却被杠上开花,反常的演变变得愈来愈不成样子,直演变到三纲五常化的境地,‘君’变‘君父’、‘臣’变‘臣子’。于是,‘生我之门死我户’的‘私昵’之‘忠’,变成了中国‘忠’的观念的主流。

  • 屈突通被解释做是隋朝忠臣,也是唐朝忠臣,理由是惟其一心,虽跟两君也是忠臣。

  • 鱼和肉叫腥,臭菜——葱、蒜、韭菜等等——叫荤,大家以为荤是鱼和肉,所以吃斋只是不吃鱼和肉,而大吃臭菜,这是精神上先没了解吃素的真义;至于有的庙里大做素鸡素鸭,那简直是精神上完全在吃荤,一点也没吃素的本意了。

  • 袁督师生前有两句诗:‘功高明主眷,心苦后人知,’功是高了,可是皇帝一点也不明,反而把他当卖国贼给杀了;心是苦了,可是后人又知道多少呢?

  • 个人只有和群体的大多数一起浮沉,才能免于被残忍对待,个人太优秀了、太特立独行了,就容易遭到群体的迫害,群体是最残忍的,个人比较好,群体比个人不是更好就是更坏,群体比个人极端得多。所以,优秀的个人如果优秀得过分,就得准备付出惨痛的代价给群体,作为‘冒犯费’。所以,许多优秀的个人为群体做事,必须事先就得抱有最后还得被群体出卖的危险。

  • 有一天,当你遭受了这种待遇,你可能变得爱中国,但却不爱中国人。

  • 从悯忠寺里,诗人可以看到那万马奔腾、看到那中国先民的经营与破坏、欢笑与眼泪、生命与死亡,和死亡以后金石的追念,乃至于金石本身的变成残碑断垒。唐代过去了,五代又来;五代过去了,宋代又来;宋代过去了,元代又来;元代过去了,明代又来。明代老了,明代的光芒已经黯淡,进入黑夜,黑夜里,悯忠寺的庙门偷开了,迎进袁崇焕的孤棺;袁崇焕进入孤棺以后十四年,把他杀死在刑场的明朝皇帝,竟也在鼙鼓声里,凄凉地走上景山,吊死在树上。

  • 诗和佛法一样,有许多只能意会,不能言传,中国一句说诗的话叫‘诗无达诂’,就是说,诗没有确定的解释,甲可有甲的解释、乙可有乙的解释,康先生,你说是不是?

  • 北京城西北角的城门叫西直门,出了西直门,一条河一直向西。顺着河上去,再往前走七里水路,右岸就是大名鼎鼎的万寿寺。

  • 清朝起来以后一百年,第四个皇帝高宗乾隆皇帝、在乾隆十六年(1751),把这座大钟搬到西直门外的觉生寺,在寺后院为它盖了钟楼。可是,从此以后,这座篡劲十足不安于室的大钟,却篡了觉生寺的名字,——北京人都不叫觉生寺了,都叫大钟寺了。

  • 万寿山本来叫瓮山,乾隆皇帝在把大钟搬到觉生寺的同一年,他为了庆祝他母亲六十岁生日,把瓮山改名叫万寿山。山前面有个湖,叫西湖,乾隆皇帝也把它挖大挖深了一倍,改叫昆明湖

  • 中国的皇帝,喜欢圆明园远超过北京城里的皇宫,每年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都住在圆明园里。

  • 俘虏了所谓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的颟顸总督叶名琛,然后又联合美、俄两国向北方进军。清朝政府没办法,于第二年,只有进一步的赔款、进一步的丧权辱国、进一步的签订不平等条约——《天津条约》

  • 文明国家的军队烧圆明园,烧出兴致来了,顺便把附近玉泉山的静明园、香山的静宜园等四十四处风景、八十一间铜殿,都给烧了,同时万寿山昆明湖的清漪园,也一齐灰化在火海里了。

  • 当时皇宫女人的级位是:最高级是皇帝的祖母,就是圣祖母——太皇太后;第二级是皇帝的母亲,就是圣母——皇太后;第三级是皇帝的大太太——皇后;第四级是皇贵妃,是姨太太的头儿;第五级是贵妃,等于二姨太,两个;第六级是妃,等于三姨太,四个;第七级是嫔,等于四姨太,六个;第八级是贵人,等于五姨太,人数不定;第九级是常在,等于六姨太,人数不定;第十级是答应,等于七姨太,人数不定;第十一级是宫女,人数不定。宫女只算是丫鬟,还不够资格做姨太太,要被皇帝看中,有了性行为才能升级做姨太太。清朝的宫女约在两千人以下,在中国朝代里,还算是少的,因为唐朝有过四万人的记录。专制时代帝王的横淫,光此一件事,就可想而知。

  • 中国在下降。满族女人的势力,却在高升。西太后和慈安太后,开始垂帘听政。

  • 唐朝皇帝三分之一都是由太监拥立的,最后又弄完了唐朝,照样是军队开进来,大杀特杀,杀红了眼睛,甚至连没有胡子的人也当太监杀掉。

  • 西太后立刻跳出来,抓住皇后的头发,一边拖一边打,并喊着拿棍子来。使同治皇帝在惊吓中死去。

  • 西太后在光绪皇帝即位后第七年毒死了慈安太后、第十一年开革了恭亲王,国家在她大权独揽下愚昧而自私的统治着,一切都在腐蚀着,中国愈来愈下降了。

  • 民变已经持续了十一年之久,此后又持续了十七年,在民变过程中,浙江从三千万人口,剩得只有一千万了;号称人间天堂的浙江杭州,从八十万人剩得只有几万人了

  • 这三年,跟康有为前五年的准备是大不同了。前五年的准备是孤独的,这三年的准备却是团体的。

  • 秀才考上举人后,举人进京去考进士,称为在“公车”,“公车上书”就是举人向皇帝上请愿书,也就是联考前的考生们向统治者上书。

  • 皇宫被叫做紫禁城。中国习惯天帝住的天宫叫紫宫,紫是紫微,就是北极星,北极星位于中天,明亮而有群星环绕,象征着帝王的君临

  • 皇帝十九岁获得归政以后,他看到的国事,是一个烂摊子。皇太后那时五十五岁,中国在她手下,已经三十年了。三十多年前,皇太后夺权成功,乃是因为英法联军杀进北京的外患而来,如今三十年下来,又来了甲午之战新的外患,但是国家在皇太后无知又自私的统治下,更衰弱了。

  • 满朝文武,都经过三个门,进入皇宫,王公贵戚走神武门;内务府人员走西华门;其余满汉官员走东华门。

  • 乾清门。紫禁城的外朝与内廷之分就在这道门上。进了这门,就是内廷了。

  • 那天荣禄说祖宗之法不能变,你说祖宗之法以治祖宗之地,今祖宗之地不能守,又何有于祖宗之法,即如此地为外交署,亦非祖宗之法所有也。

  • 北面城墙接近东直门的是安定门,走的是粪车,附近地坛那边有许多粪场,把粪晒干,卖给农民当肥料。

  • 安定门西边是德胜门,走的是兵车,德胜两字是讨个吉利,当然打败之事,也不在少。西面城墙接近德胜门的是西直门,走的是水车,玉泉山的水,装在骡车上,运到皇宫。西直门南边,也就是北京西面城墙中间那门,是阜城门,走的是煤车,附近有门头沟、三家店等煤矿。再转过来,转到南面城墙,正阳门西边的,就是宣武门,走的是囚车。宣武门外有大名鼎鼎的刑场菜市口,死刑犯都由内城经宣武门游街到外城,然后在菜市口行刑。

  • 宋明帝起造湘宫寺,他说‘我起此寺是大功德’,可是虞愿却说了真话,他说:‘陛下起此寺,皆是百姓卖儿贴妇钱。佛若有知,当悲哭哀愍。罪高佛图,有何功德?’像湘宫寺这种寺庙,古往今来也不知有了多少,可能寺庙盖得愈多愈大,离真正的佛门精神反倒愈疏愈远。

  • 《华严经》有‘回向品’,主张已成‘菩萨道’的人,还得‘回向’人间,由出世回到入世,为众生舍身。

  • 佛法里的‘执’有‘我执’和‘法执’:我执是一般人所认为主观的我;法执是所认为客观的宇宙。因为他们深通佛法,所以能‘为百万生灵’,毁佛金身,开如来戒。

  • 老兄谈到周世宗的舍铜佛身、破山和尚的舍素食身,都可看出老兄能就佛法大义着眼立论。以出世精神,做入世事业,气魄自是不凡。有俗谛,而后有真谛;有世间法,而后有出世间法。

  • 救国本不是速成的事业,可能我们这一代看不到了,虽然有近功的机会,我们也不放弃,但从长远看,根本之图,还是办学校、办报纸,以开民智。

  • 我十二岁时在北京大疫中被传染,昏迷了三天三夜,才活回来,我的字‘复生’,就是这么来的。

  • 梁启超、谭嗣同碰面后四个多月,他们就先后南下了。他们觉得北京难以发展,所以到南方去做扎根的工作。

  • 梁老师微笑着望着他,招手叫他过去:“艮寅,临别无以为赠,我送你一个名字吧,艮寅的名字不好,又八卦又天干地支,不能跟你相配,改个单名,叫‘蔡锷’吧。

  • “洪门”是明末遗民反抗清朝的秘密组织。它的远源来自台湾。当年郑成功义不帝清,退守台湾后,他和部下歃血为盟,宣誓大家结为兄弟,从事反清复明的大业。

  • 他写信告诉谭嗣同,台湾已经不是郑成功时代的台湾了,台湾变了,变得只见流氓不见大侠了,要找大侠,还得从大陆去找。

  • 谭嗣同是外号“通臂猿”的胡七介绍认识王五的。他称王五为“五爷”、胡七叫“七哥”,王五、胡七叫谭嗣同做“三哥”。

  • 我们忘了唐太宗的母亲是外国人,也忘了明成祖的母亲是外国人,其实,唐朝啦、明朝啦,他们皇亲国戚的血统,早就是杂种了。

  • 我心里也正如五爷所预感的,不觉得顺。但是,既然机会是千载难逢的,也只好把握住,要试一试。如果成功了,成绩归大家;如果失败了,牺牲归自己。

  • 巍峨豪华的皇宫与矮小破落的军机处,是一种强烈的对比,那正象征着君主的高大与臣下的卑小。

  • 当天晚上,谭嗣同联络上袁世凯,约好晚上10点,到法源寺去拜访袁世凯。

  • 公孙杵臼把两条路摆出来,自己挑了容易的,不走了、先牺牲了。我今天也想这样。我把难的留给康先生和你去做,我愿意做殉道者,给你们开路。

  • 但我书里,明明宣传着‘死事’而不‘死君’,并且两者成为对立面。如今你若说我‘死君’,纵使不算言行不一致,也有矛盾的感觉。

  • 皇上为变法冒了大险,他很可能因变法送了命。他如果死了,是道道地地的人君为社稷死、为国家死,是不是?

  • 前途只有一条路,就是革命,可别再妄想走改良的路了!想想看,卓如,有没有这种可能?我一死,反倒帮了革命党?如果这样,我的声名岂不被双方来抢,给分尸了?

  • 我有一种冲动,想用一死来证明给革命党看、给那些从事革命而跟我分道扬镖的朋友看,看,你们是对的,我错了。

  • 人家说我,我只是一个改良未成愤而革命的家伙,甚至说我是投机分子也不一定。

  • 共同特色是‘可以不必死,但他却要死’。他们的最大最伟大的品格,就表现在这里。你注意到了吗?他们若不死,并不算错;可是死了,却突然显得更对。

  • 这么说来,你们把目的——变法维新——当作了手段,当作了达到你们的底价目的——宣传变法维新——的手段。而宣传变法维新本是变法维新的手段,却根本是你们的目的。至少是底价目的。对不对?”王五接过来问。

  • 不要把失败孤立来看,要把失败当成功的一段、成功的前段来看。把失败跟成功连续起来一起看。

  • 我愿用我的一死,提醒人们此路不通,从今以后,大家要死心塌地,去走革命的路线

  • 事后听说石达开的女儿被俘了,被清军轮奸而死。虽然我事后自解,说我纵使当时回头救她,也未必救得了她,但以我同她的关系,在乱军中,我实在不该只顾我自己逃命,我实在可耻、实在不原谅我自己、实在没脸见人。

  • 1908年,光绪皇帝在位第三十四年的11月15日(旧历十月二十二日),七十三岁的西太后终于死去但在她死前一天,三十八岁的光绪皇帝却神秘的先死了,是毒杀?是巧合?只有埋在豪华坟墓的西太后自己知道。

  • 义和团对洋人的本领虽然有限,对中国自己人倒是极其耀武扬威的。他们把凡是涉洋的东西都一概打砸,抽洋烟(纸烟)的要杀、拿洋伞的要杀、穿洋袜的要杀,有一家八口查出一根火柴,八口全杀;有六个学生身边有一支铅笔,六个全杀。

  • 西太后本人的文化水平是低层的,她的权势窜升到高层,文化水平却没窜升上去,结果由她点头肯定义和团、由她带头纵容义和团,就上下衔接,串连成腾笑古今中外的文化大乱命。

  • 查办这一案子的封疆大吏张之洞,是唐才常的老师,他审问时想开脱他的学生,故意跟左右说:这个人不像唐才常呀!会不会抓错了人呢?但是唐才常却高声叫道:失败了,死就是了,我唐才常岂是苟且偷生的人!于是,他被杀了。临死前吟诗一首,最后两句是:“剩有头颅酬故友,无真面目见群魔。”——他终于在“故友”谭嗣同死后不到两年,也跟着牺牲了。

  • 去留之间,大家肝胆相照,昆仑为中国发祥地。‘两昆仑’指做两位堂堂的中国人,不论是去是留,都是堂堂的。”

  • 梁启超高兴他老师也参与这一行动,但是,当他发现康老师的真正目的是在打倒袁世凯后,把满清皇帝复辟,他震惊了。

  • 早在辛亥革命之际,他亡命在日本,就写信给革命党领袖人物黄兴——就是当年派同志上北京想把谭嗣同接走的黄轸,也就是黄克强

  • 宣统皇帝逃到英国公使馆寻求政治庇护、张勋逃到荷兰公使馆、康有为逃到美国公使馆。

  • 最使他意外的反倒是:他的第一号大弟子梁启超“背叛”了他,段祺瑞马厂誓师的真正军师,不是别人,正是梁启超。

  • 在诗稿最后,他还写下十三个字——“此次讨逆军发难于梁贼启超也!”可见他内心的苦痛。他最心爱的学生也离他而去了,这个世界,更孤单了。

  • 你别忘了,中国是有皇帝的国家,已经几千年了,这个传统你必须重视,即使是利用,也是重视的一种。我在外国十六年,八次去英国、七次去法国、五次去瑞士、一次去葡萄牙,在墨西哥住了半年、在美国住了三年,所过三十一国、行经六十万里,虽不敢说尽知真相,但是一直细心考察,所以我的结论,不是虚空的,而是落实的。

  • 你康先生方法的行不通,毛病就出在你忽视了中国政治中这种集团特色,忽略了满洲人的集团特色,你犯了中国变法政治家王安石的老毛病,以为只要上面说动了皇帝一个人,下面有利于全体百姓,就可以变法了。你把问题看得太简单了。

  • 改良失败的终点,其实正是革命成功的起点。你们证明了改良此路不通。能用几个人的死,证明了一条国家大事的路走不通,这是多么幸运、这是多大的功德?

  • 他们做拦路虎于先,又到处拉大便于后,他们的可恶,不做的比做出的,其实更多。他们是一块顽固的绊脚石,自己不前进,却又使别人不得前进。

  • 他十六岁前是神童式的小学究,碰到你,大梦初醒,摇身一变变成维新派,然后是保皇派,然后跟你分开,拥护民国,变成共和派,比革命党还革命党。他整天求新求变、绝不顽固、有服善之勇,他的口号是‘不惜与今日之我与昨日之我战’,一点都不难为情。

  • 他突然顿悟到:他的一生,总是与时代相错,不是早于时代,就是迟于时代。

  • 《北京法源寺》以具象的、至今屹立的古庙为纵线,以抽象的、烟消云散的历朝各代的史事人物为横剖,举凡重要的主题:生死、鬼神、僧俗、出入、仕隐、朝野、家国、君臣、忠奸、夷夏、中外、强弱、群己、人我、公私、情理、常变、去留、因果、经济(经世济民)等等,都在论述之列。这种强烈表达思想的小说,内容丰富自是罕见的。

  • 《北京法源寺》中的史事人物,都以历史考证做底子

  • 书中史事都尽量与历史符合,历史以外,当然有大量本着历史背景而出来的小说情节

开发了个油猴脚本:在雪球首页显示CNN恐惧与贪婪指数

2024年10月23日 08:00

快速入口:直接点击这里安装脚本

样式预览

TinySnap-2024-10-22-12.11.32

前情提要

之前做了一个一个港美股投资者必须订阅的邮件列表:极度恐惧时通知我,在雪球上,有网友问能不能直接做个脚本。

本来觉得没有场景,即:在什么地方,当什么情况下,显示什么东西。

后来转念一想,邮件列表的触发是:低于25发邮件。但是25以上可能对一些人来说,也有价值,例如极度贪婪时有的让人会选择进入,有的人会选择逃跑。

说干就干

借助AI,分分钟搞定,可以 直接点击这里 安装。

如果没有 暴力猴 或者 篡改猴 插件(扩展程序),请自行在浏览器的插件市场安装。

功能概述

功能很简单,在需求首页头像下面,显示当前的CNN恐惧与贪婪指数的值。

≤25,极度恐惧,背景色为红色 🔴

≤45,恐惧,背景色为橙色 🟠

≤55,正常,无背景色

≤75,贪婪,背景色为绿色 🟢

≤100,极度贪婪,背景色为蓝色 🔵

请按需使用,如果是只想等极度恐慌抄底,就订阅列表,估计1年两次;如果是想随时随眼瞄一下,就安装脚本。当然也可以都。

Enjoy it.

一个常识:价值投资和能不能在股市赚钱毫无关系

2024年10月22日 01:00

我看过一些很有争议但在我看来极其莫名其妙的对价值投资的讨论,例如

  • 价值投资者的平均回报率不如猴子
  • 价值投资是亏损的遮羞布

当然,反过来我其实也会让我觉得莫名其妙,例如

  • 张尧的持仓市值是初始投资时的2190倍,证明了价值投资的有效性

主要是我没有理解价值投资和回报率有什么关系?在我看来,价值投资类似于一句俗话: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做老实事。你会觉得老实就能赚钱吗?

人们常说:价值投资就是未来净现金流折现。

你试图看懂一个公司,试图看清楚一个公司的未来净现金流,如果未来净现金流折现远高于当前的市值,你就可以买入并长期持有。只要你秉持这个理念,你就是价值投资者。

但是!你是一个价值投资者和你真的看懂的一个公司,两回事好嘛?

如果你亏钱了,有没有可能不是因为你是价值投资者,而是因为你对未来净现金流折现的判断错了?(大概率是你以为你是价值投资者,其实你根本没思考过未来净现金礼折现)。

让段永平赚钱的不是价值投资,而是他能看得懂网易、茅台、苹果。好不好?

当然,他也可能看错,例如有一天他可能会说:我看错了茅台,所以我亏钱了。他一定会这么说,而不是说:价值投资错了,所以我亏钱了。对不对?

其实价值投资真的很简单,这也是我后来不怎么看投资书籍的原因,就那么几句话嘛。

我想学的是怎么真的看懂一个公司,这个很难,我还没学会。

洗脑的本质是什么?从三段论到因而果

2024年10月21日 11:00

本文来自于上个月骑行的一些想法,担心忘记就整理一下,但没有整理完。觉得想法还有点价值,就拿出来继续整理下,但后面有点缺灵感,总觉得味道不对,就这样吧。

我们经常看到某个群体被洗脑的说法,通常是表达一种「哀其不幸,恨其不争」的态度,且有很大概率被回应「你才被洗脑了」呢。

那么,到底什么是被洗脑?本文试图拆解清楚。

被隐藏的假设

正好最近看到一篇关于非洲友人的说法。就拿这个来举例。

最近不是非洲来开会吗?然后拿了一大把钱欢天喜地走了。一个观点:

我们给了非洲一大把钱,这是应该的。

一般的民众的想法就是这样的,但如果问一句:为什么呢?这时候可能「才」会出现下面的观点:

我们给了非洲一大把钱,非洲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所以这是应该的。

上面的叙述,就是「非洲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这个假设被隐藏了。

顺便说一下,笔者不是反对给非洲钱,但倾向于认为是利益关系。例如「我们给了非洲一大把钱,给非洲钱对我们是有利的,所以是应该的。」——当然这里面的「有利」这个假设是否成立也有待推敲。 我们喜欢把利益关系包装为情感关系。但其实人们越来越喜欢纯粹的利益关系。

有疑问的事实

如果我们把「非洲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这个隐藏的假设给揭露出来,那么很明显,接下来的问题是这个假设是成立的吗?

其中一个观点是这样的:

非洲兄弟把中国抬进了联合国,如果中国不能加入联合国就不会现在的发展,所以非洲是中国人的好朋友。

此处不谈「如果中国不能加入联合国就不会现在的发展」这个假设是否成立,通常,我们会认为「非洲兄弟把中国抬进了联合国」是一个事实,那么这确实是一个事实吗?可以接着再提出一个观点:

非洲的支持率大于其他洲,哪个洲的支持率最高就可以说是哪个州抬进去的,所以是非洲兄弟把中国抬进了联合国。

或者

非洲投出了关键的赞成票比例或票数,没有这些票中国就无法加入联合国,所以是非洲兄弟把中国抬进了联合国。

简单事实:

  1. 中国以68.5%的赞成率通过,如果取消所有非洲的投票,则赞成率是71.43%。
  2. 非洲的赞成率是63,而欧洲是96%,亚洲是83%。
  3. 把欧、亚、非任何一个或二个洲取消都不会影响投票结果,除非是三个全部取消,则赞同率是34.83%。

详细信息:

批准中国加入联合国的是2758号决议,按联合国规则,该议案适用于简单多数的规则,即超过50%赞成即可。

2758号决议是由欧洲国家阿尔巴尼亚和非洲国家阿尔及利亚提交的联署议案,后经128个国家代表投票表决,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通过。

在当时参与投票的国家中,按洲来分类:

亚洲30国,赞成19票,反对4票,弃权7票,赞成率83%;

非洲42国,赞成26票,反对15票,弃权1票,赞成率63%;

欧洲共27国,赞成23票,反对1票,弃权3票,赞成率96%;

北美洲13国,赞成3票,反对8票,弃权2票,赞成率27%;

南美洲13国,赞成5票,反对5票,弃权3票,赞成率50%;

大洋洲3国,赞成0票,反对2票,弃权1票,赞成率0%。

不用查了,日本、美国、菲律宾、澳大利亚、新西兰、巴西投了反对票。英法意、以色列投了赞同票。

所以,以下哪些是事实?

按洲而言,非洲的赞同率最高。 ❌

按洲而言,非洲给出赞同票是最多的。 ✅

没有非洲的投票中国就无法加入联合国 ❌

非洲兄弟把中国抬进了联合国。 ❌

非洲中国人民的好朋友。❓ 我不知道,但不能通过「非洲兄弟把中国抬进了联合国」得出这个结论。

洗脑的三个层次:浇灌口号、假设、假象

被洗脑者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喊口号,这种口号通常是来自于不断地重复。

例如「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就收脑白金」,为什么?

把这句话转变为有逻辑的语言可能是「今年过节不收礼,而脑白金给长辈最好的礼物,所以收礼就收脑白金」。

这里面,「脑白金给长辈最好的礼物」就是假设,但在口号里,这个假设被隐藏了。

然后,还可以再追问「为什么脑白金给长辈最好的礼物?」,在转变为逻辑语言「脑白金含有最能让长辈健康的成分,健康是对长辈最重要的,所以是给长辈最好的礼物」。那么这里就涉及「脑白金含有最能让长辈健康的成分」是一个事实还是一个假象?

综上

  1. 最浅层次的洗脑就是给你一个口号,你直接就听了就洗脑成功;85%的人这一步就被洗了。
  2. 如果你有一点怀疑,那就给你浇灌一个假设,你认同了这个假设,就洗脑成功;90%的人这一步就被洗了。
  3. 如果你还有一点怀疑,就给你一个假象,你认同了这个假象,就洗脑成功;95%的人这一步就被洗了。

摒弃简单因果思维,提倡因而果思维

从上段可以看出,想要避免被洗脑,核心方法是把一句话「收礼就收脑白金」、二句话「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就收脑白金」、改为三句话「今年过节不收礼,而脑白金给长辈最好的礼物,收礼就收脑白金」。

一句话就是告诉你一个果;

二句话就是一个因果,但因果之间缺乏一个让人推敲的点;

三句话就是因而果,这里面「因」是事实,「而」是假设,就很容易让人推敲:事实是真的吗?假设是正确的吗?

5个因而果

丰田有个5个为什么,其实和「因而果」的思考方式很像,当然我觉得因而果更好,我也提出「5个因而果」,就是对「因」和「而」进行5次追问。例如上面的例子,就是追问

为什么脑白金给长辈最好的礼物?

脑白金真的含有最能让长辈健康的成分吗?

。。。

‌5个为什么‌,又称“‌5问法”,是一种用于探究造成特定问题的因果关系的方法。这种方法最初由‌丰田佐吉提出,后来在‌丰田汽车公司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完善和应用。5个为什么的核心目的是追究问题的根本原因,不限于只进行五次为什么的探讨,而是要找到根本原因为止。

第一性原理

我觉得前一段时间创业圈子里最流行的「第一性原理」就是「5个因而果」试图找出来的东西。就是找到隐藏在逻辑链里面最根本的那个东西,到这里就问不下去了。

‌‌第一性原理(First Principles)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一个哲学概念,指的是在每个系统探索中都存在一个最基本的命题或假设,不能被省略或删除,也不能被违反‌。

三段论:一种关于「包含」关系的逻辑方法

因而果的思维方式来自于「三段论」,但三段论是一种「包含关系」的逻辑方法,而「因而果」是一种「并存关系」的逻辑方法,也就是因「事实」和而「假设」必须同时存在才能得出最后的结论。

三段论推理是演绎推理中的一种简单推理判断。它包括:一个包含大项和中项的命题(大前提)、一个包含小项和中项的命题(小前提)以及一个包含小项和大项的命题(结论)三部分。三段论实际上是以一个一般性的原则(大前提)以及一个附属于一般性的原则的特殊化陈述(小前提),由此引申出一个符合一般性原则的**特殊化陈述(**结论)的过程。

大前提:每一个 M 都是 P,小前提:每一个 S 都是 M,结论:每一个 S 都是 P。

举例说明:

微软在进行大规模的裁员,张三可能被裁员

这句话显得没头没尾,但其实如果发生在现实对话中,听者可能会理解里面有一个隐藏的假设:张三是微软的员工。

三段论就是把这个隐藏假设(小前提)显示出来,体现出完整的逻辑关系。即:

微软在进行大规模的裁员,张三是微软员工,张三可能被裁员。

这样一看就很清晰,在这里面,微软(M)在裁员(P),张三(S)是微软(M)的,所以张三(S)可能被裁员(P)。

在以上的例子中,乍一看,好像是个「因果」关系,因为「微软在裁员」,而且「张三是微软的」,所以「张三可能被裁员」,但再细细思考,其实核心是「包含」关系,也就是「张三」被包含在「微软」里。

豆瓣 Top250 里的 5 部阿加莎作品剧透

2024年10月20日 20:52

本文没什么价值,就是记录一下自己读的几本阿加莎作品,读过阿加莎和计划读阿加莎的不建议阅读本文,不计划读阿加莎但想了解一下的话可以看看。

豆瓣TOP250

前几天理了一下豆瓣TOP250,主要是看哪些作家最受欢迎,发现阿加莎有5本,又看了下是那5本,发现《罗杰疑案》《尼罗河上的惨案》《无人生还》都看过,《东方快车谋杀案》被剧透过感觉就没什么意思了就没看,然后还有一本《帷幕》。

62583a2fly1hul8t32cozj208h08yt8z

拉上《帷幕》

既如此,就想着翻着看看吧,反正也不需要多少时间,但是读感一般,看了大概2/3有点没兴趣,就直接去看了结尾,感觉和前面提及的几本相比,确实没什么太大意思。

后来看了下背景 ,才理解为什么这本书会火,以及书名为什么叫《帷幕》,这本书其实是拉上了波洛的帷幕,也拉上了阿加莎自己的帷幕,她在这本书里写死了波洛,然后,次年(1976年)自己就去世了。除了1975年写死波洛,1976年阿加莎去世前,还出版马普尔小姐谢幕之作《沉睡谋杀案》,但马普尔没被写死,所以,阿加莎是选择了波洛和自己一起去天堂?

阿加莎是1890年出生,1920年写的第一本《斯泰尔斯庄园奇案》(《帷幕》就是在斯泰尔斯庄园结束的),而她的作品今天读也还是让人惊叹,确实让人敬佩。

阿加莎作品主打一个「胆大」

推理小说家我更喜欢东野圭吾,有推理、有人性、读感(可能要感谢翻译)也很好;阿加莎作品给我最大的感受是「胆大」,艺高人胆大的胆大。

东野圭吾的作品,最典型的《嫌疑人X的献身》也会让人惊叹,但阿婆作品里,凶手最后揭晓时,总会让然说「握草,还能这样?」

以下有剧透

再次提醒,以下有剧透,凭记忆列一下我读过的阿加莎作品的经典设计

  1. 《无人生还》,全书第一个字就是凶手。法官把所有逍遥法外的坏人全干掉了。
  2. 《东方快车谋杀案》,全是凶手。这本书有个梗是全书最厉害的是列车长,因为每个人他都说是凶手。
  3. 《罗杰疑案》,「我」是凶手。谢泼德医生敲诈老太太导致老太太自杀,害怕被揭露杀害了受害人。
  4. 《尼罗河上的惨案》,女富豪A爱上闺蜜B的男友C,C贪A的钱,B因为爱C和C一起设计杀害A。
  5. 《帷幕》,凶手不自己动手,看着人畜无害,靠着影响他人来实施自己的恶行。

阿加莎·克里斯蒂 Agatha Christie

英国著名女侦探小说家、剧作家,三大推理文学宗师之一。代表作品有《东方快车谋杀案》和《尼罗河谋杀案》等,作品曾被多次搬上银幕。

阿加莎·克里斯蒂被誉为举世公认的推理小说女王。她的著作英文版销量逾10亿册,而写还被译成百余种文字,销量亦逾10亿册。她一生创作了80部侦探小说和短篇故事集,19部剧本,以及6部以玛丽·维斯特麦考特的笔名出版的小说。著作数量之丰仅次于莎士比亚。她笔下的侦探——一个是身材矮胖,留着黑色胡子的比利时人赫尔克里·波洛,一个是身材矮小,却十分可爱的老太太马普尔。

阿加莎·克里斯蒂原姓米勒,全名为阿加莎·玛丽·克拉丽莎·米勒。1890年9月15日生于英国德文郡托基的阿什菲尔德宅邸,她的父亲是英籍美国人弗雷德里克·阿尔瓦·米勒,母亲是英国人克拉丽莎·克拉拉·伯契默·米勒。她是家中的的第3个孩子,有1个姐姐玛格丽特·弗蕾莉·米勒和1个哥哥路易斯·蒙坦特·米勒。

阿加莎·克里斯蒂是一名高产的作家,她的作品不局限于侦探小说。她的全部作品包括:66部长篇推理小说,21部短篇或中篇小说选集,15个已上演或已发表的剧本,3个剧本集,6部以笔名玛丽·维斯特麦考特发表的情感小说,2部以笔名阿加莎·克里斯蒂·马洛温发表的作品(记录异域生活的回忆录1部,宗教题材的儿童读物1部),1部自传,2部诗集,2本与侦探俱乐部的会员作家们合写的长篇推理小说(2本共3部)。阿加莎·克里斯蒂著作数量之丰仅次于莎士比亚。

阿加莎·克里斯蒂一生有过2次婚姻,第1任丈夫是阿奇博尔德·克里斯蒂,是一位想做飞行员的军官;第2任丈夫是马克斯·马洛温,他是一名考古学家。她同第一任丈夫有过1个女儿罗莎琳德·克里斯蒂。在结婚之前,她曾与一位名为雷吉·卢西的军官恋爱过但因为去了香港,所以两人并未结婚。

1976年1月12日,她以85岁的高龄逝世于英国牛津郡的沃灵福德家中,阿加莎·克里斯蒂安葬在牛津郡的圣母马力教堂墓园。

(考据)朝鲜韩国冲突的时间线和国际背景

2024年10月19日 13:27

A4周刊》本周要介绍一下最近发生的朝鲜、韩国冲突,考据后发现几句话说不清楚,故有本文。

事件

  1. 10月15日,朝鲜炸毁了连接朝韩的京义线、东海线在朝韩边境线朝鲜侧的部分道路。韩国进行了回应性射击。

  2. 10月12日,朝鲜军方指示边境部队进入射击准备状态。

  3. 10月3日,朝鲜谴责韩国使用无人机渗透到平壤上空并散发反朝传单。

  4. 5月28日,朝鲜开始向韩国放飞600多个携带垃圾、粪便等污染物的气球。

  5. 1月5日,朝鲜人民军在朝韩争议海域进行了实弹射击演习,韩国军队也展开对等的演习。

  6. 23年9月,一个脱北者团体用20个大型气球向朝鲜空投了20万张传单、1000个U盘和200本宣传册。

    脱北者(韩语:탈북자)是指通过非正常渠道离开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到达其他国家的朝鲜国民。在政治新闻中出现的脱北者经常被认为背后有韩国政府的影子。

  7. 。。。

背景

朝鲜、韩国的历史恩怨背景不赘述。

地理和军事背景

  1. 朝鲜国土面积12.3万平方公里;韩国10万平方公里。
  2. 朝鲜人口2600万人,300万人居住在首都平壤;韩国人口5200万人,2600万人居住在首都首尔。
  3. 三八线是两国分界线,首尔离边境线的距离大约是40到50公里左右,平壤离边境线的距离则大约是168到260公里之间。
  4. 朝鲜正规军135万人,预备役600万人,军事实力全球第36名;韩国正规军68万人,预备役310万人,驻韩美军2.8万人,军事实力全球第5名。

全球火力指数2024年军事实力排名:美国、俄罗斯、中国、印度、韩国、英国、日本、土耳其、巴基斯坦、意大利。

政治背景

  1. 韩国总统文在寅(任期:2017年5月10日-2022年5月10日)对朝鲜态度温和,主张南北对话合作。
    1. 2018年4月27日,金正恩与文在寅签订了《为促进朝鲜半岛和平、繁荣、统一的板门店宣言》,简称板门店宣言。内容包含:在地面、海上、空中等一切空间,全面停止引发军事紧张和冲突的一切敌对行为。
    2. 2018年9月19日,朝韩两国军方签署了《关于落实板门店宣言中军事领域共识的协议》,明确规定,双方在军事分界线地区停止一切敌对活动,并设立禁飞区。
    3. 2020年12月14日,韩国国会通过《禁止散发反朝传单法》,旨在禁止对朝散布反朝传单,以减少挑衅行为,缓和朝韩关系。
  2. 韩国总统尹锡悦(任期:2022年5月10日—)对朝鲜态度强硬,强调“以实力求和平”。
    1. 2022年5月23日,韩国美国发表联合声明,承诺如有必要动用美国的核保护伞和常规武力应对朝鲜的威胁。
    2. 2022年8月22日,韩国恢复了自2018年以来暂停的大规模韩美联合军事演习“乙支自由护盾”(Ulchi Freedom Shield),标志着尹锡悦政府采取更具对抗性的军事政策。
    3. 2023年9月26日,韩国宪法法院裁定《禁止散发反朝传单法》违宪。
    4. 2024年10月1日,玄武-5弹道导弹在韩国建军76周年纪念活动中首次公开亮相,它在300公里射程范围内可以携带8吨重的大弹头(一般洲际弹道导弹弹头才1吨左右),破坏力极大,能够精确打击深达百米的地下指挥中心 (感觉可以命名为:金正恩特供导弹)。
  3. 朝鲜方面
    1. 2022年10月4日,朝鲜在10月4日发射弹道导弹,飞越日本上空。
    2. 2022年12月26日,在劳动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上,朝鲜将韩朝关系定性为:敌对的、交战中的两国关系。
    3. 2024年1月15日,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发布决定,废除多个朝韩事务机构,并将韩国定义为“头号敌国”和“永远的主敌”。

国际背景

朝鲜韩国的关系恶化,不能简单地说因为换了个总统,而是要结合国际背景的变化。

  1. 去全球化趋势
    1. 2008年金融危机:这场危机引发了对全球化的重新评估,许多发达国家政府开始实施保护主义政策,以保护本国产业和就业。
    2. 2016年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特朗普政府的“美国优先”政策和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特别是中美贸易战,进一步推动了去全球化的趋势。
    3. 2020年新冠疫情:疫情导致全球供应链中断,增加了对外部依赖的担忧,促使一些国家考虑将关键产业和供应链本地化。
  2. 经济冲突 → 军事冲突
    1. 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2. 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突袭以色列。2024年10月,以色列入侵黎巴嫩。

推测

  • 根本原因:全球合作转向全球冲突,韩国的强硬派尹锡悦上台,是这个背景的结果(俄乌冲突是22年2月,尹锡悦上台是5月)。不仅是韩国,世界各国包含欧美的选举,大都是选择了本国利益优先的强硬派(通常称为右派)。

  • 核心原因:韩国首尔离边境线只有40公里,如果爆发战争都不用导弹,且接近全国一半人口居住在这里,自然会担心战争,但随着全球军事冲突的扩大化,这种担心不是「如何避免战争」,而是「如果发生战争怎么办?」,不是「我们和平友好」,而是「让它不敢动手」。

  • 直接原因:结合以色列轰炸真主党大楼直接炸死真主党领袖的信息,韩国无人机直接飞到朝鲜首都,金正恩也会害怕。而且,韩国的军方激进派

  • 后续推测:很多人认为韩国背后是美国,俄乌、中东已经让美国焦头烂额,所以无法忍受第三场。作为一个非国际政治爱好者、非军事爱好者,我则认为:

    1. 俄乌、中东,美国支持的势力都不是战争发起方,而是另一方忍无可忍主动发起战争,虽然发起方结果都不太好。所以也不是说美国想不想,而是美国不能老想着拱火又不起火。也就是说,核心不是韩国能不能忍住,而是朝鲜能不能忍住。

    2. 朝鲜能不能忍住,一是他自己能不能忍住,二是我国对他有没有影响力,能不能劝住它。我对此没什么判断,当然,希望不会恶化。

    3. 但即使恶化,判断对我国也不会有什么直接影响。

换个角度谈Follow:赚多数钱、做少数人(送码)

2024年10月18日 09:57

Follow在博客圈火了一段时间了,有邀请码后,就更火了,当然还是局限在一个小圈子内的火。

我本来是对这类话题没兴趣的,但今天在一个群讨论了几句,还是有个小小的新角度,随便谈下。

商业角度看 Follow:赚多数人的钱

张一鸣在Google Reader关闭时,写了一篇短文《为佩奇关闭Google Reader的魄力叫好!

AI总结:

张一鸣认为,尽管有不少人对 Google Reader 的关闭表示愤慨,但这些用户大多是网络资讯重度用户,他们对信息的组织和自制力都达到了较高的要求。然而,能够达到这样高要求的用户并不多,这也是 Google Reader 注定不会长久的原因之一。

说的「很有格局」,不愧是张一鸣。但我有几个观点:

  1. 我的主题里写的是「赚多数钱」,而不是「赚多数人的钱」,意思是:赚钱 = 用户数 × 用户付费比例 × 用户付费金额。

    我的意思是,受众群体小,不一定就不能赚钱,核心还是群体是谁,付费意愿和能力如何,典型的例子(可能是假的),有个信息是说某游戏只有几个玩家,都是沙特土豪,一年赚好多亿。

    当然,现在看,RSS订阅市场应该不大,我猜Follow应该会多吸引一些用户,然后,如果功能有价值付费比例就会更高,也许就能多赚一些。但如果到上市公司规模,我觉得够呛了。

  2. 甲眼里的小钱可能是乙眼里的大钱。

    同样比如说RSS订阅市场,假设能产生500万每年的利润,Google和字节跳动自然瞧不上,但Inoreader、Feedly、Reeder可能就瞧得上。

    我年轻时候也心比天高,总想着做个上市公司,解决1万人就业,记得周品还送过我一本书《隐形冠军》,我也不以为然,打开很多次,一直没有认真读过。但现在觉得,不要说500万,即使做个每个月稳定赚5万的项目,也还是很不错的。

  3. 小众产品有没有可能变成中众产品?

    产品的普及 = 产品的提供的价值 - 产品的使用门槛

    讨论的时候,我说「Follow可能内置了RSSHub」,有群友说「vercel基于rsshub legacy分支部署一个,挺好用的,网上有教程也不负复杂」,可能对一个小群体来说确实不复杂,但对于这个群体外就复杂了,而如果是不需要自己部署,则更多的群体就可以使用了。

    所以,更大的价值,更低的门槛,就至少可以扩大用户群体(后面会展开)。

用户角度看 Follow:做少数人

有群友评价Follow「有访客记录,而且能看到其他用户的订阅列表,统一了打赏机制」,我回应「这些应该都是毫无意义的」,我想表达的意思是,这些功能只会有很少数人使用,对一个商业产品来说,不是提供了一个普遍价值。

很多人也是这么看的,RSSHub就是一个少数人的极客玩具,所以不值得讨论。

我本来也这么觉得,但我又想「钱也是少数人赚」,而「赚钱的少数人」有一点就是更有效地获取、处理信息,所以,使用Follow的少数人就更容易成为赚钱的少数人。——谈钱有点俗,也可以说「有成就的也是少数人」。

所以,具体一些:

  • 如果我是一个投资人,我大概率不会投资Follow,因为很难赚很多钱,我也不会多讨论它。
  • 作为一个用户,我欢迎Follow,确实为我贡献了价值,这个角度也值得讨论下。

足以让用户迁移的产品功能或体验

我个人的RSS阅读器主要变迁是这样的:Google Reader → Reeder + Inoreader → Inoreader

Reeder是买断的,但RSS源是用Inoreader订阅的,当时主要是因为Reeder好看。

后来是买了Inoreader,主要原因是:1、免费版只能订阅150个Feed,2、可以「直接」订阅Twitter(后来不行了)、Telegram等,3、可以使用「规则」「过滤器」「荧光标」等特色功能,这部分我之前 写文介绍过

在付费之后,因为Inoreader网页端体验还可以,就直接弃用了Reeder。

其实在Follow大火之前,Reeder发布新版也在博客圈引起一定的关注,但我内心毫无波澜。

其一是Reeder有一点我很不喜欢,就是它是买断制的但是每次发布新版就得重新购买,我理解但不接受。

其二是Reeder新版的主要特色是可以在阅读器直接播放播客、视频等(也是Follow的功能,而且我看很多博客推荐Follow都在强推这个),但这些我不怎么关心。

这段的意思是说,如果Follow要让我从Inoreader转换过来,必须得有足够吸引我的产品功能或体验。

目前我初步认为是有的。

真假强弱需求

这段谈一下我对Follow新的产品功能和体验的看法,也就是,是什么让我愿意从Inoreader转到Follow,以及为什么Follow收费的话我愿意付费。以及,如果只有哪些功能和体验,我不会转也不愿意付费。

视角是两个:其一,仅限于我个人的感觉,其二是,和现存RSS阅读器对比,这里是假设读者有使用过市场上现存的RSS阅读器,不然你说Follow好厉害,因为有ABC功能,但其实可能ABC功能大家都有。

1、真、强需求:AI翻译和归纳功能

其实我一直希望Inoreader能有这个功能的,确实不理解为啥一直没提供。

目前,我是所有中文信息源依然使用Inoreader,所有英文信息源全部使用Follow,确实对英文信息源的处理效率飙升。

image-20241018001221894

2、真、强需求:内置RSSHub,可以用使用者的IP去抓取反爬严格的平台,我直接报推特身份证吧。

这部分可能有一些技术问题,但我不太懂技术,按我理解的说。RSSHub可以生成推特的RSS,本质是爬虫,爬虫的话有三个方案

  • 方案一,直接用RSSHub官方的服务器去爬,这里说是可以有一些具体的方案,例如有一个IP池,但我觉得假设要爬10000个用户,终究是受限的;
  • 方案二,自己部署RSSHub服务,这个门槛比较高。
  • 方案三,在Follow里内置RSSHub服务,相当于模拟每个用户的正常访问。
  • 我又想了个新方案,其实是可以把每个Follow作为IP池,大家共享自己的IP,比如你爬马斯克,我爬川建国。

当然,核心不是方案,核心是我就想稳稳当当的使用推特RSS,你能稳定的提供我就愿意付费,当然不会很多,反正我去推特看也不是完全不能忍受。

3、真、弱需求:优质RSS信息源发现

Follow是提供了三个方案帮助用户获取信息源;

  • 其一是排行榜,但我看了,排行榜只有10个热门RSS,也有列表(同质性不要太高)、热门文章(几乎全是少数派的)可以辅助选择,但意义很小。
  • 其二是搜索,例如直接输入「Musk」可以列出Musk相关的RSS,这个功能还是可以的,问题是搜索的前提是知道搜索什么。当然,搜索的也不全,例如搜不到李开复。
  • 其三是列表,最近在V2EX一堆人狂发自己的列表,但我感觉发列表的比用列表的多,而且重复度太高了,像是是100个RSS被放到了1000个列表里。

这个我还是有所期待的,但对我一个有2000多个RSS源的重度用户来说,低于期望——主要是我期望太高了。

4、弱需求:社交和社交货币

Follow的社交和社交货币体现在很多方面,例如

  • 100个 Power 代币可以生成1个邀请码,发邀请码的人可以看到是谁用了自己的邀请码。
  • 博主可以认领自己的博客,博文可以被打赏。
  • 可以分享自己的RSS List,关注他人的RSS List需要消费 Power。

以上所有事情都属于互动,都涉及Power,但我总觉得牵强,我理解 Power 对于现在 Follow 成为(小圈子的)现象级产品很有帮助,但我觉得可能只是一个加速,有它没它结果一样的。当然,大概率是我错了。

5、不理解的需求:RSS阅读器内观看视频

写的太多了,有些累,不展开了。

当然,毕竟我只是一个用户,对于所有的需求乃至需求的排期,产品的开发方肯定有自己的思考。所以,以上全错。

还有一个点是,如果一个改进不能让用户迁移,那堆起来一批也许就能让。

PS. 关于真假、强弱需求,我至今为止读到最好的文章一直都是王建硕的《喜欢有之,还是喜欢用之》,貌似是我转载到自己博客的唯二两篇文章。

碾过基于价值观的产品

前面说,赚多数钱,有的人会关心赚多赚少,但世界上有另一批人,是基于价值观在做产品,就是觉得喜欢、有意义、有价值,应该从来没想过赚钱。

我其实略微觉得遗憾,一些这样的产品可能要被Follow碾过。

其实我最需要的两个功能,在RSSHub之前都是有解决方案的。

AI翻译和归纳,我最喜欢的产品是 RSSTanslator ,也很好很强大,我觉得其实比现在Follow的AI模块要强大,但确实有点门槛。但如果是一个普通用户的话,我怀疑可能会选择Follow。

发现优质RSS源,例如十年之约、博友圈、Blogfinder等,本来微薄的流量可能就更少了。

当然,遗憾归遗憾,我不会因为遗憾就不希望Follow出来或者希望Follow不要做什么功能,世界终究是要向前的。

总结

我之所以愿意谈下这个问题,主要是想说以下几个视角

  1. 赚多数钱、做少数人。
  2. 如果市场上已经有同类产品,新产品要让用户迁移甚至付费,必须有革命性的功能或体验。
  3. 思考真假、强弱需求,以及堆积需求。
  4. 遗憾于一些为爱发电的产品可能要更被冷落。

送码

已经送了好多了,恰巧明天会再生成一个,直接这里送了吧。

规则,今天拼多多的开盘价尾数为依据(小数点后第2位),邀请码发到和该尾数一致的评论者邮箱。

如果评论数不足,则发给最贴近的。

一个港美股投资者必须订阅的邮件列表:极度恐惧时通知我

2024年10月17日 10:15

TL,DR

如果你已经了解CNN恐惧贪婪指数,可以直接 点击这里 订阅邮件列表,当市场陷入极度恐惧状态时,我会发邮件通知你。

以下是正文

别人恐惧时贪婪

巴菲特有句流传很广的话「别人贪婪时恐惧,别人恐惧时贪婪」。

首先,我不认同这句话,举个例子,中美都有无数退市的股票,暴跌的时候是恐惧的,应该贪婪吗?

所以我觉得巴菲特的意思其实是:

当股价大幅低于实际价值时,我贪婪;

当股价大幅高于实际价值时,我恐惧。

当别人恐惧时,会发生踩踏性卖出(包含爆仓),「可能但不一定」带来股价大幅低于实际价值的情况,主要区别是恐惧行为是不是对的,如果恐惧是对的,那你当然不该贪婪,这里同样有句话是「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但如果恐惧是错的,那就确实可以考虑贪婪一下。此文暂不讨论如何判断恐惧是不是错的。

结论:别人的恐惧是个值得关注的信号。

在极度恐惧时买入的话,结果如何?

我们看一下,在最近三次市场陷入极度恐惧时,如果我们当机立断买入的话,持有1个月后,和持有到今天(2024-10-15)的投资回报率情况,如下表

时间 指数 当日股价 1个月后回报率 持有至今回报率
2024-08-05 标普500 515.797 6.23% 13.28%
纳斯达克100 434.147 5.6% 14.59%
2023-10-27 标普500 405.193 10.67% 44.21%
纳斯达克100 342.465 12.7% 45.27%
2023-03-10 标普500 376.565 6.55% 55.17%
纳斯达克100 284.923 10.33% 74.61%

Tips:

  • 标普500的取值是 $SPY
  • 纳斯达克1000的取值是 ¥QQQ

再用图片看一下,上表中的3个日期,就是下图中的红圈底部的日期。

image-20241015205229619

而且需要注意的是,极度恐惧状态持续时间通常很短,如下图所示,三次极度恐惧,中间的一次,9月26日第一次陷入极度恐惧,10月26日再次陷入极度恐惧,持续了一个月;另外的两次都是第二周就跳出极度恐惧状态。

image-20241015205445977

似乎从结果看,即使机械的执行巴菲特的「恐惧时贪婪」,结果也是非常好的。当然我还有几个观点

  1. 第一段我说的在逻辑上一定是正确的,不应该是恐惧时贪婪,而应该是低估时贪婪。
  2. 心理学有个术语叫「自我预言实现」,一定程度可以用于这里,大意是大家都觉得恐惧时就该贪婪,那么就会集体在极度恐惧时买入,就客观上推动了股价上涨。
  3. 我的示例有两个问题:一是只考虑了指数ETF,我确信一定有个股在极度恐惧时买入是踩了大坑;二是只取了三次值,当然我往前拉了拉,结果应该也还是一样的,说白了美股永远涨的情况下,任何时候买「指数」都能从坑里跳出来,赚多转少而已。

CNN恐惧与贪婪指数

我们上段说的极度恐惧,标准是CNN恐惧贪婪指数的值<25。

CNN恐惧与贪婪指数(CNN Fear and Greed Index)是由CNN Business开发的一种衡量市场情绪的指标,它反映了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上的恐惧和贪婪程度。这个指数基于七个不同的市场指标,每个指标都用来衡量市场情绪的一个特定方面,包括市场动能、股票价格强度、股票价格广度、看跌期权和看涨期权、垃圾债券需求、市场波动性以及避险需求。

恐惧与贪婪指数的取值范围是0到100,其中0表示极度恐惧,而100表示极度贪婪。根据不同的分值,市场情绪可以被划分为以下几个区间:

  • 0-24:极度恐惧(Extreme Fear)
  • 25-44:恐惧(Fear)
  • 45-55:中立(Neutral)
  • 56-75:贪婪(Greed)
  • 76-100:极度贪婪(Extreme Greed)

当市场处于极度恐惧状态时,可能意味着股票被低估,为投资者提供了买入机会;而当市场处于极度贪婪状态时,则可能意味着股票被高估,投资者应考虑卖出股票。

这个指数可以帮助投资者判断短期内股票市场的情绪,衡量当前市场处于恐惧还是贪婪阶段,从而辅助投资者做出买入还是卖出的决策。需要注意的是,恐贪指数的计算维度并没有参考大盘的涨跌幅,而是参照债券、期权、期货、外资等交易相关数据客观地得出结果,与主观感觉的涨跌有出入。

CNN恐惧与贪婪指数自2012年创建以来,已经成为华尔街投资者情绪的重要参考指标,一些投资公司也会在其研究中引用该指数作为跟踪市场情绪的工具。尽管如此,这个指数也有其局限性,它不能预测所有可能影响股市的因素,比如地缘政治事件和经济数据,因此投资者在使用时应结合其他信息和工具一起考虑。

一个港美股投资者必须订阅的邮件列表

实际上,我关注了非常多的各种指标,CNN恐惧与贪婪指数确实是比较有用的一个,我之前也想着如果哪次再陷入极度恐惧,就执行买入操作,但每天都去CNN官网看这个数值,我觉得不太乐意,特别是像上面列出的,1年只有2次会极度恐惧,大部分时间其实都是白看。

最近我研究了一个办法,不用我每天去打开CNN看了,而是他的值会每天自动显示在我的浏览器首页,而且,如果极度恐惧时,会变颜色提醒我。

我想了一下,既然如此,不妨提供一个小服务,如果市场陷入极度恐惧时,我可以发邮件通知想知道的人,反正就是一年两次的事儿。

说干就干,鉴于竹白开通不了账户,Substack国内无法访问,就在Quail开了个账户, 点击这里 可以直接订阅。

免责声明

  1. 不保证一定会发,更不保证及时发。
  2. 真!不构成投资建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