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上一次和孩子大笑是什么时候”被封面上的这句副标题,直接戳到泪点。
养育孩子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责任,更是每一位父母自我突破和成长的旅程。书中的许多观点和建议,既有对现实问题的深刻洞察,也充满了智慧和温暖。
养育的循环与自我突破
书中提到,很多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会陷入“对孩子不满 —— 语言暴力 —— 后悔和自责 —— 与孩子短暂亲密 —— 对孩子不满”的循环。这种循环不仅让父母感到疲惫,也让孩子承受了不必要的压力。要打破这个循环,父母需要在自我突破中找到新的平衡点。正如书中所说,养育是每一个父母的自我突破和完成之旅。时常给自己松松土,给小种子浇浇水,才能让家庭的氛围更加和谐。
学会“呼吸”:面对情绪的智慧
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情绪管理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书中提出了“呼吸”这个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当孩子有情绪时,父母要学会察觉,并允许自己做一个深呼吸,给自己一个短暂的停顿。这不仅有助于缓解自己的情绪,也能更冷静地应对孩子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书中强调,做不到也没关系,这种宽容的态度让人感到温暖和理解。
扫兴父母与爱的误区
书中描述了“扫兴父母”的现象,即父母的爱在转化为行为时,往往变成了要求、胁迫,甚至道德绑架。这种爱经过生活的“大染缸”后,变成了对孩子的要求和控制,对孩子来说是一种灾难。父母需要意识到,孩子不是问题,他们需要的是帮助和支持,而不是标签和否定。
具体、友好、有帮助:解决问题的原则
面对孩子的问题,父母要坚持“具体、友好、有帮助”的原则。重点是面对问题,而不是孩子本身。无论孩子做错了什么,都不能否定他这个人,而是要意识到孩子只是遇到了问题,需要我们的帮助。父母要积极地给孩子反馈、做示范、提供支持,帮助他们改变和成长。
宏观叙事的陷阱与具体行动的力量
在育儿过程中,宏观叙事往往带来悲观和无力感。诸如“丧偶式育儿”“老公没用”“孩子有问题”等结论,令人沮丧且难以改变。与其陷入这些负面的宏观叙事,不如采取具体的行动。例如,如果孩子有阅读方面的困难,可以每天花15分钟和孩子一起读书,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面对和解决问题,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完美”。
行胜于言:以行动影响孩子
书中强调,父母的行动比语言更有说服力。愿意陪孩子玩,孩子就会感到高兴,家人也会慢慢尝试这种方法。人到中年,正能量和负能量都不再那么排山倒海,更多的是面对问题,积极解决。表达对孩子的支持和爱,不是成为“替罪羊”,而是与孩子一起寻找新的方法,支持他们做出调整。
培养孩子的幸福感与自我一致
孩子的幸福感源于由内而外的自洽与一致。父母需要帮助孩子培养这种内在的幸福感,而不是强加外在的标准。孩子天生就有笑得出来的能力,父母只需不碍事,给他们自由和支持。
结语
养育孩子是一条充满挑战和成长的道路。父母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学会如何更好地教育孩子,也要不断自我反思和提升。正如书中所说,从一个念头开始,一念转,一切都可以不同。只要我们意识到问题,愿意改变,就能走出养育的困境,迎接更加美好的家庭生活。
原文摘记
◆ 真正的6000天,往往是在“对孩子不满——语言暴力——后悔和自责——与孩子短暂亲密——对孩子不满”的循环中度过的。
◆ 养育,是每一个父母的自我突破和完成之旅。时常给自己松松土,给小种子浇浇水。
◆ 其实也简单,就是“呼吸”:第一点,察觉孩子有情绪的时候,允许自己做一个呼吸,提醒自己,先不着急逃跑。第二点,给自己一个短暂的停顿,做一个呼吸,几秒钟就够。最后一点,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做不到也没关系。
◆ “扫兴的父母有一种魔力,跟他们倾诉烦恼,烦恼反而会加倍。跟他们分享快乐,快乐反而会消失。”
◆ “扫兴父母”的问题是,心底的爱,转化成行为时往往变成了要求、胁迫,甚至道德绑架。因为,心底的爱到外化的行为的过程,中间要经过一个“大染缸”,其中盛满了对生活的担忧:害怕不够好,害怕不够强,害怕生活得不如意……以至于,所有的“爱”,经过这个染缸后,都变成了“要求”。这种“爱”,对孩子来说,就是灾难。
◆ 原则是:具体、友好、有帮助。重点来了:要面对的是这个“问题”,而不是眼前这个“孩子”。请记住,孩子不是问题,孩子需要你的帮助去解决问题。
◆ 无论孩子做错了什么,我都不否定他这个“人”,不对他下定性的结论(比如,你就是自私,就是坏,就是捣乱等)。不认为孩子是“问题”、是“麻烦”,而是意识到孩子只是遇到了问题、遇到了麻烦。他不需要我们贴标签或者否定,他需要我们的帮助。
◆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要针对孩子的行为积极地给反馈、做示范、提供支持,帮助他们改变。做父母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孩子的行为做出反馈,支持他们成长。
◆ 那些朋友圈和育儿号里让人羡慕的故事和图片,并不是骗人的,它们只不过是在一个100帧的电影片段里挑选出来的最美好的那一帧而已。
◆ 宏观叙事的结论,难免带来“满头包”的悲观:“丧偶式育儿”“老公没用”“我不行”“孩子有问题”“专注力不行”“阅读能力不行”“运动能力不行”……这个“列表”没有止境!每个结论都有两个共同点:一是令人沮丧,二是难以改变。
◆ 如果孩子有阅读方面的困难,我们是不是可以每天花15分钟和孩子一起读点什么,看一看孩子的困难具体在哪里。
◆ 不断面对和解决问题,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完美”。
◆ 状态不好的时候,告诉孩子,“妈妈现在心情不好”。孩子是听得懂的。还有一点很重要,告诉孩子,“这和你没关系”。
◆ 不管你是在什么时候意识到的,只要你意识到了,就是一件好事。有一句英文谚语说,“Better late than never(再晚意识到,也比意识不到好)”。
◆ 行胜于言。你愿意陪孩子玩,孩子和你在一起就会很高兴。家里人看到孩子的状态,也会慢慢尝试你的方法。
◆ 人到中年,所有的正能量和负能量,都不再来得那么排山倒海。的确是!大喜,大悲,大笑,大怒,似乎再也不见。更多的是,有好消息时,“好,我知道了”。有麻烦了,“好,想办法解决”。不顺是常态,比自己不幸的人多得是,似乎也没有什么资格自怨自艾。
◆ 表达对孩子的支持和爱的方式是:我理解你的失落和沮丧,但我不能成为“替罪羊”。我可以和你一起寻找新的方法,支持你做出调整,然后再试一次。
◆ 孩子之间的争吵,成年人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我需要给孩子们做裁判,尽快“解决问题”。但其实这往往会适得其反。第1步:让每个孩子分别讲述发生了什么,在这个过程中回应孩子并与他共情。第2步:让两个孩子都有机会从对方的视角看这个冲突。第3步:帮孩子寻找几种走出僵局的方法。
◆ 不要跟孩子提“大的要让着小的”“吵架不好,要友爱”这样的要求,因为这样的“道德绑架”只会压制矛盾
◆ 什么时候应该出手帮助孩子。一本书《救生员父母》(LifeguardParenting)。书中讲,当救生员看到一个人在水里挣扎时,第一件事是先在岸上观察一会儿,看这个人能否自救。救生员的做法就是不断地给机会和支持,让落水者尽量能够自救。在经过所有这些步骤之后,如果水里的人仍旧在挣扎,救生员才会用救生圈把这个人带回岸边。作为父母,我们往往倾向于直接跳到最后一步,而不是提醒孩子他们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或者观察他们是否能独立解决问题。
◆ 孩子的幸福感,也是他自己的主观感受。他的幸福感从何而来?和成年人一样,源于由内而外的自洽与一致。我们内心追求的、渴望的和我们在外在世界里所做的事情、所呈现的状态是一致的,这就是一种幸福。英文称为congruence(一致)。
◆ 如何培养孩子“笑得出来”的能力呢?实际上,孩子天生就笑得出来,我们不碍事就行了!
◆ 有了孩子以后,就更加关注教育方面的信息,这表面看起来是为了孩子的成长,其实完全是一种自我平复。
◆ 妈妈说:“你要是不做事,那就只有一个错,就是没做。你只要做事情,就有多于一个错。挑毛病谁都会,有啥了不起,真有本事就去做事情。问问自己,你会因为别人这样议论你,就不做了吗?”
◆ 从一个念头开始。一念转,一切都可以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