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视图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昨天以前拾风

杂记-20240416

作者 拾风
2024年4月16日 20:52

下午花了3个多小时把杂物间收拾一遍,断舍离1/3的闲置杂物,已经没有喝红酒的兴致,索性把酒柜也让物业的清洁阿姨帮处理掉。

边收拾边反思,处理掉的闲置杂物,不少是之前因种花、养鱼买的,现在看来,买来一时爽,费钱又占地。

不败夺冠

阿隆索带领勒沃库森以不败战绩首夺德甲冠军,作为德甲传统劲旅,在德甲与拜仁、多特的竞争中多次拿过亚军,甚至是欧洲联盟杯冠军,此前竟从未登顶过德甲。

五大联赛怕是要多一位天才战术大师了。

杂记-2040412

作者 拾风
2024年4月12日 11:51

漫无目的逛商场,最后走进优衣库买了件99的速干衣,相较之前,周围人的消费心理也潜移默化在改变着我。

找定位

昨天听到这么一段话:

所谓中产阶级的概念本质上是统治阶层为了分化无产阶级,都是不掌握生存资料的打工人,每个月赚5w、1w和2k的,在本质上并无区别,都是给地主家种地的佃户,能力强的多种2亩地而已。

啤白红

偶然发现家里几罐奥丁格白啤都快给我放过期了,赶紧趁周末点酸菜鱼外卖时落肚2罐,啤酒永远是我夏天的最爱。

酒柜里的红酒都放置2年多没动过,对红酒似乎正在失去兴趣,春节和清明在老家和同学聚会发现大家都喝白酒,中年人的尽头果然是白酒。

联想到“人到中年不如狗”,靠中年男性为消费主力的白酒在这年头哪还会有啥钱途,默默清掉持仓以白酒为主的消费基金。

闲鱼否

上周把闲置的羽绒服挂闲鱼,很快就被撩走,赶紧又翻出闲置的凉鞋,挂上去试试,至今一周,再无人问津。

清明杂记

作者 拾风
2024年4月8日 11:35

今年的清明一家老小回家祭祖,高铁因台湾地震晚点5小时,回到家凌晨3点,眯2小时就开车回乡上山。

潮汕人对待清明比春节还重视,春节不回家过年也一定会清明赶回家祭祖,且仅在农历清明节当天上山祭祖,每年都有高速塞车导致有人在路上错过祭祖的情况,因此哪怕知道高铁晚点4-5个小时也丝毫没自己开车回的念头,耐心等着,好歹高铁是真不堵车。

(家里太奶奶的墓地)

清明下午大希就喊要到海边挖沙,这是支撑她回老家的动力之一,小孩下海挖沙,累得精疲力尽的我坐海边亭子里的水泥墩上吃甘草水果。

家里小阳台已经快成养殖场了,清明前的周末去农场玩,姐妹两都各套到一只小鸡,回家后各自用纸皮箱给小鸡做了小窝圈养起来,然后就没然后了,最终还是老父亲默默扛下所有。

姐姐做的一房一厅鸡窝,增设滑梯

妹妹设计制作的大平层鸡窝,顶盖平板遮风挡雨,内设泡沫圈游玩

去年底养的仓鼠,已经肥美,爱过寒冬,迎来春天,老父亲每天照顾它吃喝拉撒,姐妹俩负责遛鼠。

杂记-20240329

作者 拾风
2024年3月29日 17:20

昨晚小米Su7发布会,雷军报完各版本价格后,只想说句“我操,太卷了!”。

作为一台对标保时捷Taycan的性能电动轿跑,小米Su7 Max这29.99w的价格,我看着都有点心动,上一次有这种感觉是特斯拉发布会。

奈何家里的Model3现在还很能打,暂时也不敢把小命托付给第一次造车的小米,忍住冲动,等Su7更新多2代,或许会考虑用它平替Model3,小米Su7发布带来一个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彻底把保时捷Taycan从我的电动车备换车单里叉掉。

不是Taycan买不起,而是小米Su7更有性价比。

投影仪维修

2019年买的小米4K激光投影仪出现开机延迟,投影出现竖线条纹的情况,联系售后拿去检修,说是光机坏了,因已经过了保修期,换光机要6000元,听到报价内心一顿草泥马,直接不修了,让取回。

隔天售后小哥来电话,说帮找到台二手光机,报价2200,问修否,想着再买台普通投影仪也差不多得这价,如果这价能修好肯定比再买台普通的强,遂砍价到2000,让修。

2天过去,售后小哥再来电话,反馈维修时不小心把我的投影仪外壳摔坏了,如果愿意将就不换可以少收400块,我却内心一顿疑惑,既然他能找来二手光机给我换,也可能把我投影仪的外壳拆出来给其他外壳需更换的投影仪,赚个差价,因而不同意,让换新的。

售后维修,也是套路深。

利物浦展台

中午和林太出去吃饭,惊喜发现在太古汇有英超利物浦的球迷展台,广东是直播英超最早的省份,因而积累了一大批英超球迷,其中尤以利物浦和曼联最受欢迎,其次是阿森纳、切尔西、曼城。

我最早喜欢的球队是曼联,虽然那会在爵爷带领下曼联阵容巨星云集,不乏贝克汉姆、吉格斯、斯塔姆、基恩等球星,我却独爱替补神锋索尔斯克亚,第一件曼联的球衣号码就是20号,最近几年利物浦在克洛普带领下,加上曼联几任主教练成绩邋遢,有点转粉利物浦、阿森纳。

省博N刷

作者 拾风
2024年3月27日 21:12

听闻省博物馆有个共饮一江水的文物展,涵盖了从三星堆到越国的长江流域等古国的考古发现,周六带大小希去一睹真容,虽一如既往的走马观花就出来,但展品还是蛮震撼的。

有三星堆面具、曾侯乙墓编钟、越国青铜剑(围观人太多没排上照)等。

隔壁是端砚馆,顺道溜一圈,一块端砚吸引了我的注意,是广东四大名园之一东莞可园的主人张敬修用过的端砚。

陶瓷馆展出不少元明官窑青花瓷,个个价值不菲。

激发创新

作者 拾风
2024年3月24日 21:15

东方传统教育鼓励节俭勤劳,把科技看成奇技淫巧,享乐比做洪水猛兽。酒足饭饱思淫欲才是人本性,也是人类进步的动力。

最近几年全社会都在反思现行教育模式不利于培养创新能力,回顾东、西方科技与经济发展历史,东方的科技与经济巅峰在宋代,西方则在大航海殖民后,脑中也有一些想法。

生存逼迫西方社会由上而下都渴望开辟一条全新的海上贸易商路,间接推动航海大发现,进而依靠枪炮建立殖民制度,将全球物资和财富输送到欧洲,给欧洲人民带来从未有过的富足生活,上层贵族不再需为衣食住行而烦恼,转而追求精神自由和享乐,推动文化复兴和追求各种奢侈享乐的生活方式,文化复兴带来的思想解放、享乐生活催化新的市场需求,这些都潜移默化促进基础科学的发展,从量变到质变,各种科技发现和创造发明孕育而生,提升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极大地促进经济发展,繁荣的社会反过来继续反哺基础科学的发展和创新。

欧洲前期大部分的基础科学研究者都是贵族或富商家庭出身,都依赖于原生家庭富足的财力为支撑,即使古代的中国,科学创造似乎也多是出现在官僚士大夫家庭。纵观东西方历史,创新都是以物质极大满足为基础,富裕的生活环境才是创新的温床。

当下社会的创新不足,未必全然是教育模式的问题,也许根源还是当下物质生活不够富足,普通民众的生存兜底保障体系没建立。生活在这样一个没有兜底保障社会,无论其是接受东方传统教育或西式启蒙教育,但凡出发点是为了毕业后找份工作养活自己,工作时也总需为一日三餐忙碌,就很难有发自内心的创新动力。毕竟生存永远是社会人的第一本能,创新意味着风险,当社会保障体系不能做到为其生存兜底时,没多少人敢以生存为代价去创新,创新就成了富裕阶层的奢侈品,理想主义者的乌托邦。

西方教育制度的底层逻辑,是鼓励富裕家庭的孩子走精英教育,引领科技创新和创造社会财富,而基础教育为普通家庭做兜底,避免一起卷应试教育最终沦为小镇做题家,这是对人才最大的浪费。科技创新带来的超额财富再通过税收和社会福利制度反哺,减缓贫富分化,也能有充足财力来建立社会生存兜底制度,为普通家庭的孩子营造自由发展的教育条件,承担得起创新的试错成本和风险,让普通家庭的孩子也能有创新能力和敢于创新,且将创新视为自身实现阶层流动的机遇。

综上看来,在没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时,期望仅通过教育改革实现全社会创新意识提升,谋求科技上的突破,大概率不会如愿,违背人性。解决底层社会创新驱动力不足,归根结底还要回归到经济建设和分配制度改革上来解决,只有做大蛋糕的同时建立相对公平的分配制度,建立更务实的社会生存保障兜底机制,才是促发全社会创新意识萌发的正途。

other

折腾avatar头像的功夫(然似乎不成功),突发奇想将博客名为拾风草堂,懒得折腾所以博客主题几年没换过,改名字总不费劲吧,且只是在拾风后面加2个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