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视图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今天 — 2024年6月2日首页

2024隧道马训练笔记汇总

2024年6月1日 22:18
今天是 6 月 1 日。儿童节快乐啊各位。 还有一周的时间,就要去参加我的第一个全马比赛了。 第一次比赛,第一次人认阵阵的跟课表,第一次做训练笔记。 笔记虽是写给自己看的,为的是自我复盘,自我激励。也为了让高手们帮我复盘,给予指导。 这些目的达到了。 今天 Xiuli 姐说,想把我的笔记转给一个跑步新手。想到这笔记许会对会多一个人有用,对他人有所助益,自己也很高兴。 故此,做个目录页面在此,方便查找。 以上。

周报 #59 - 沙漠之行、家庭与家人

2024年5月15日 16:30
《Photograph - Ed Sheeran》

前言

weekly_review_20240515

本篇是对 2024-05-012024-05-15 这两周生活的记录与思考。

五一的小长假和家人一起去了内蒙,出发了才反应过来似乎这是第一次全家一起出远门旅行,在这之前似乎最远也就是驱车前往上海迪士尼,还是挺不一样的体验。于是本篇想聊一下家庭与家人,以及一次难忘的沙漠之行。

家庭与家人

family_photo

其实我一直不算是一个恋家的人,小时候在老家长大到七八岁才转学来杭州,大概是由于缺失了一些童年相处的时刻,起初和父母似乎都有一些疏离。

小时候的我成绩中下、木讷不善言辞,也常常混迹于游戏厅,可能够不上问题少年,但也和乖巧懂事搭不上边。父母算是我见过的最为敦厚和睦的人,不论是个体还是小家庭,从小到大从未见他们有过什么争吵,也极少对我有什么指责。

十二三岁的时候似乎突然长大了,开始专心学业,也不再让父母操心,生活学业中的各种决策,从要补哪门科目这样的小事到放弃保送或是高考志愿填报这样对人生轨迹有影响的事都自己一个人决定,也早早地意识到人要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决定承担后果,父母给予了应有的尊重和自由度,在当时的我看来却少了一些参与感和陪伴,甚至有些羡慕身边被父母“过度关心”的同学们。

高考后想脱离江浙沪这一片熟悉的区域,走出去看看,于是去了武汉,之后的人生也似乎多了几分颠沛流离,有过很多次自己搬家或是匆匆前往另一个城市,但我几乎不会想家。

当然,我和父母的关系很好,有时候出差路过途径杭州已经是深夜,也会在客厅聊上几个小时,讲讲我这些天的见闻与心绪;我和妹妹也很亲近,见到我就不断唠叨着她在学校发生的有趣的事,学业进步了也会第一时间打电话给我炫耀;父母对我也很照顾,会几次驱车几千公里把我从北京接回杭州,也会在我宅在家的时候给我送来饭菜。

可能是由于太久的时间我习惯于所依靠的只有自己,我们相处很像是朋友,因而也很难从亲情中汲取能量。但经过了这些年的成长,渐渐理解到了他们给予了我更珍贵的东西,也开始更感激当初他们的“放手”,让我在面对人生海海时多了不少的勇气与信心。

沙漠之行

不过也慢慢在探索家庭相处的模式,反倒是疫情初期在家以及这几个月住在杭州时才多了好些可以成为“family bonding”的感受,去年暑假一起去了上海迪士尼给我妹妹庆生,也在周末的晚上偶尔举家去吃海底捞,这些似乎稀松平常的事在我家过去的二十几年里确实很少发生。

父母早年来到了杭州,也在这里安家立业,努力工作给予了我们不错的物质条件和家庭环境,却忽略了他们自己的生活,所以从小到大我们几乎没有一起出过远门,我和我妹也都属于自得其乐的性格,对此也没什么埋怨,不过总还是少了些家庭记忆,也几乎没留下什么合照。

而最近又因故要前往内蒙,心向往大草原和沙漠已久,于是全家一起去了内蒙古鄂尔多斯。

desert_family_01

desert_family_02

从小在江浙长大,后来的轨迹也几乎没偏离东南沿海太多,所以这甚至是我第一次看到沙漠,也很容易联想到刚看完的《沙丘》电影。

重要的不是景本身,而是共同陪伴着走过这些景的人和共同沉淀下来的记忆。

其他

me_with_nienie

最近由于工作忙碌与自己的一些人生命题而持续有些精神紧绷,一天下午忙完工作一偏头才看到捏捏一直在旁边陪着,很认真地注视着我,有感觉到被治愈,随着陪伴的时间越来越长,似乎是我更依赖她的存在了。

有趣的事与物

输入

虽然大部分有意思的输入会在 「Yu’s Life」 Telegram 频道里自动同步,不过还是挑选一部分在这里列举一下,感觉更像一个 newsletter 了。

书籍

收藏

文章

视频

剧集

昨天 — 2024年6月1日首页

居然这样

作者 xrspook
2024年6月1日 10:41

当年今日

因为有南粤分享会汇跟嘉荣的烦恼,所以我就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就不能直接一点用京东E卡呢?京东E卡,其实就是一个购物卡,又或者是代金券。你也可以说那是提货卡。购物卡跟提货卡又有什么区别呢?广东省总工会的文件上说明不能把工会的福利费以代金券、购物卡的方式发放,于是大家就想到了一个新的做法——提货卡。从本质上说,购物卡跟提货卡没有任何的区别。如果不能在其它网购平台发放福利费的话,凭什么某些网购平台就可以?难道发放在那些平台上面的就不是购物卡代金券吗?一方面说,不能这样,但实际上生日福利是可以发生日蛋糕或者蛋糕券的,蛋糕券又跟代金券有什么区别呢?

让我觉得非常不可思议的还有2017年国家总工会的文,其实里面并没有明确要求不能发放购物卡、代金券,那两个东西的描述是在之前那个版本里面出现的,但是在2017年版本里已经把那个含糊过去了,意思就是你可以自由发挥,没说不可以,但是广东省总工会2018年的某个管理细则里,又把那两个东西给写上去了,不仅仅是广东省,其它省份也一样。

购物卡跟提货卡到底有什么区别呢?因为搞不清这个的区别,所以我就直接去问会计,我们在嘉荣超市买的那些提货卡,他们开过来的发票到底是什么?结果被告知,嘉荣开过来的发票是米和油,但实际上,如果我们的端午福利选择的是嘉荣超市,拿着提货卡去嘉荣超市,可以购买任意商品,所以在使用的时候,实际上是以购物卡的方式体现,但是卡的名字就叫提货卡,发票上体现为米和油。那个卡到底叫什么名字不重要,重要的是实际上我们购买的商品肯定不仅仅是米和油,甚至根本没有买米和油,所以嘉荣超市以这种方式开票,为什么一直以来都没有被查呢?之前实体店提货我们用的不是嘉荣,而是另外一家很小的商行。据说那个商行开的发票的明细跟嘉荣类似。嘉荣可以说是东莞市最大的连锁超市,据说我们附近的那些企业的工会福利费也是以类似的形式在嘉荣实现。我以前根本不知道,当我知道了以后,我真的大为震惊,难道就没有人查过超市的账目和实物吗?这样的表达方式为什么居然可以行得通呢?一些你叫不出名字的超市这么干,一些超级大的连锁超市也这么干的。人人都这么干,但是却没有人出来说,这其实不行。之所以所有人都这么干,因为工会福利费这块蛋糕实在太大了,而且太稳定了。对小商行来说,铤而走险值得。对大型的超市来说,为什么我要把这个蛋糕让给别人呢?大家都这么操作,但是明文规定却不能以购物卡、代金券这种东西表达出来。在不能这个问题上到底又有多少真正的遵守呢?

周四下午的党课上面才刚刚看了湖南省长沙市那个自建民房倒塌,压死了很多人的案件。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悲剧,是因为很多人不作为,很多人的不以为然。在这个工会费这个问题上,其实不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吗?

荣耀100开箱

作者 老王
2024年6月1日 16:07
因为前几篇所述的原因,此次购机主要是给小王子用,所以选机也是由小王子自己决定,最终他选择了荣耀100。其实手机在期中考试考完后就入手了,为何如此急是因为研学时学校允许带手机,小王子美其名曰说是拍照,其实就是想着可以玩。。。

Keep 手环 B4 Lite 初体验,有点儿意思

作者 Kevin
2024年6月1日 11:30

前二老婆单位发了个运动手环 Keep B4 Lite,好奇心驱使我迫不及待地拆开体验,发现这小玩意儿还有点儿意思…为啥这么说呢?因为鄙人已经几十年没有穿戴过任何手表、配饰和项链之类的“身外之物”了,如果可以,我愿意全身赤条条地生活。我比较崇尚极简生活,一直不喜欢穿戴这些“没用”的东西…上次带表可能是小学的时候。

没想到这个小东西功能如此丰富,给予我还算不错的体验,甚为新鲜。Keep 手环 B4 Lite 是一款智能运动手环,它具备心率监测、血氧检测等健康相关的功能。这款手环装载了 2 个血氧灯组,提供全天候血氧监测,帮助用户实时查看身体健康状况。B4 Lite 还配备了 Keep 2.0 睡眠监测算法,可以检测睡眠呼吸频率,帮助用户发现呼吸暂停和慢性肺部疾病,从而提供更精准、客观的睡眠质量评估。这东西轻轻小小的戴着几乎无感,所以我也很乐于和它一起睡觉,使得这睡眠监测是我比较喜欢的功能。

其他方面,B4 Lite 毕竟是专业..... [ 阅读全文 ]


原文链接: https://www.shephe.com/life/keep-bracelet-4-lite/
版权声明: Kevin's Space 版权所有,转载请用明链标明本文地址
本站相关: 随机文章 | 站长微博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捐助作者

儿童节

作者 ONO
2024年6月1日 09:51

* 此时此刻 *

女儿:妈妈,为什么明天儿童节不放假?

妈妈:因为明天是周六,本来就要休息。

女儿:但是去年儿童节放了假啊。

妈妈:你又不调休,你不懂的。

* 与此同时,平行世界的一只年幼的猴子 *

它正在抗议,它非常不满意早上只有三颗橡果,晚上却能分配到四颗橡果。

于是,主人跟它谈判,以后改为早上四颗橡果,晚上三颗橡果。

猴子听了开心得跳起来了,开始认真规划早上的四颗橡果要如何分配。

OneKey的BTC闪电钱包试用体验

作者 土木坛子
2024年5月31日 00:00

BTC

一直有听说BTC闪电钱包,转账十分快速,且费用低廉。但百闻不如一见,亲自体验才能知道,于是找了时间试用了一下OneKey的BTC闪电钱包。

我直接使用上次OneKey官方送我的硬件钱包,设置好Bitcoin钱包后,在电脑端安装好相应软件,生成一个闪电钱包后,便从Binance币安上提现出那可怜的一点点BTC。按照要求,在OneKey软件端填写以sats聪为单位的BTC数量,生成invoice,也就是转账的收款地址(或者叫票据、发票也行),将这个地址复制到币安上,申请提现即可,也可以用币安的APP扫那个invoice二维码,这里币安会收0.000001个BTC,按今天的价格大约是0.5元。

不到几分钟,币安审核通过后,几乎是同时OneKey钱包的软件上就看到到账了。整个过程,确实达到了费用低廉、快如闪电的效果,也许它真的是未来BTC的支付解决方案。其实币安收0.000001BTC都算贵了,我后来发现,OneKey的闪电钱包转出零费用。

我更关心的是安全问题,生成闪电钱包的时候,并没有涉及到助记词之类,我以为是单纯由OneKey的软件端生成——就像其它软件版的闪电钱包,而且由于闪电钱包是侧链钱包,也就是热钱包,本身并不存活于BTC主链上,所以我以为它并不依赖于硬件钱包。

于是,我问了OneKey的官方,客服回答我说,闪电钱包是通过硬件钱包的助记词生成的,因此通过将助记词导入到其它硬件钱包或者软件钱包,可以恢复闪电钱包。

何不自己亲自试一下?我便在OneKey的另一个软件钱包里连上原来的硬件钱包,重新主动生成一个闪电钱包,发现先前软件端的闪电钱包重现了,金额和转账历史完全一样,证实了OneKey客服说的是对的。

由于硬件钱包生成时助记词并没有触网,这意味着由此生成的闪电钱包也是安全的,除非OneKey的闪电节点出问题,但这个风险应该是极小的,何况闪电钱包上一般金额也不多。

许多事情还是得亲自体验才能加深理解。直到今天,我对BTC闪电钱包的使用,才算有了一点点理解。

Rust 程序库生态合作的例子

作者 tison
2024年5月31日 08:00

近期主要时间都在适应产品市场(Product Marketing)的新角色,不少想法还在酝酿和斟酌当中,于是文章输出没有太多时间来推敲和选题,只能保持每月发布相关的进展或一些零碎的思考。或许我可以恢复最早的模式,多做更新但是文章内容可能不会太过完整。

原本这一期想讨论的是 ASF 开源项目代码的所有权,以及开源软件变更协议的具体含义与操作方式。但是这个话题稍显枯燥,而且要把相关细节讲清楚,还需要继续斟酌。所以我改为采取把最近开始全职投入 Rust 开发,并接触相关生态发展和合作的经历做一点梳理,分享个人在其中的所见所闻。

我会从 Rust HTTP 库的生态切入,从最近一个大事件出发,即 Rust 采用范围最广的 HTTP 库 hyper 和 http 前后发布 1.0 版本,讲述其导致的整个 Rust 应用开发上下游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变化。

起因是我在整蛊 GreptimeDB HTTP 相关代码的时候,发现项目依赖的 axum 库是 0.6 版本,而上游是 0.7 版本。这天降的升级闲手,不升有点对不起自己了。通过解决升级过程中的问题,也能帮助摸清 GreptimeDB HTTP 模块的逻辑。

不过,我显然是小看了 Rust 生态荼毒甚广的 ZeroVer 文化的威力。

ZeroVer 是一个揶揄的说法,即在采用语义化版本(SemVer)的前提下,因为各种原因,项目迟迟不愿发布 1.0 版本。

0ver 的魅力时刻

在语义化版本中,0.x 版本是在项目正式发布或说进入稳定期前,一个相对动荡的快速迭代阶段。语义化版本的核心价值是告诉用户升级版本可能面临什么变化:

  • 升级补丁版本(Patch Version):应当只有缺陷修复和性能提升等,不会破坏用户程序的改动。
  • 升级小版本(Minor Version):可能包含新功能,应当向后兼容,用户应用应当可以顺滑升级。
  • 升级大版本(Major Version):可能包含破坏性变更,用户需要做好应对逻辑甚至数据迁移的准备。

当然,在实践当中,语义化版本并不那么严格执行。尤其对于大型项目的实验性功能,是可能有一个独立的可靠机制的。但是无论如何,进入 1.0 之后就意味着项目对用户做了一个向后兼容的保证,除非升级大版本,否则用户会假设软件升级是可以非常激进的。

ZeroVer 方案的反面极端是 Apache Arrow 和 Apache DataFusion 每次发版都升级大版本的做法,很难评价。

话说回来,axum 0.6 到 0.7 的版本升级是一个巨大的变更,基本把核心的类型设计做了一个颠覆,即 Body 不再是泛型了。

这其实也是一个槽点。国内开发者油条哥做的 Poem 就不搞这些花里胡哨的泛型,直接用胖指针抹掉底下的差别,提供更好的开发体验。你说我都 HTTP 了,搞应用层接口开发了,我是跟你抠这点性能的人吗?

一个屏幕都写不完的 breaking changes 列表

Rust HTTP 生态泛型的魅力时刻

于是我着手升级 axum 的版本,一上来就是好几个屏幕的编译错误。没事,Rust 开发者的日常而已。

第一个小问题,我们依赖了 axum-test-helper 这个库,它没跟上 axum 0.7 的版本。我先试着给上游提 PR 升级:

未果。

自己维护比较头疼,其实只有一个文件,最后我在 GreptimeDB 里 vendor 掉了:

这里我又要吐槽了。axum 是不是哪里有问题,居然不提供测试套件,还要下游自己 embedded 然后去掉 (crate) 修饰词,好玩吗?虽然其实也是可以用 reqwest 套一个 TestClient 解决,按照上游的说法:“这只是很薄的一层”,但是这么简单提升使用体验的事情,为何不做呢?

反观 Poem 就提供了 TestClient 工具,开发起来舒服多了。不管是不是我一个文件就能解决,这不是下游应该解决的事情。

紧接着,发现 axum 自己的 TestClient 有落后,以及一个 Rust Nightly toolchain 的兼容问题,提 PR 解决:

Rust Nightly toolchain 的兼容问题是一个很奇妙的问题。因为 Nightly 顾名思义就是最新的 Rust 开发版本,不提供语义化版本保证,只是在 Rust 1.x 的时间线上大体向后兼容。但是结合上 Rust Stabilize 的流程,以及打开 feature gate 如果找不到 feature flag 就会编译失败等等细碎的问题,经常会导致生态在跟进 Nightly 之前有一个无法编译的窗口。

这不算是绝对的坏事,甚至推着生态跟新版本是合理的。但某种程度上其实是 Rust Stabilize 太慢,导致系统开发比如 GreptimeDB 不得不用 Nightly 版本,而出现的新问题。Rust 开发很多用 Nightly 版本,跟 0ver 可能也有某种互相呼应的巧合。在这种环境下,开发公共库并保持多平台多版本兼容,其实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怪不得都 0ver 了。

然后我就遇到了本次升级最大的大魔王。Rust 生态的 gRPC 库 tonic 闪亮登场!

这里的依赖关系大概是这样的。

首先,axum 0.7 除了接口变化,还有一个关键的依赖变化是把 hyper 和 http 给升到了 1.0 上。因为 Rust HTTP 生态都依赖 hyper 和 http 这两个库,这就导致如果你的接口开始交互,那么所有的结构都要同步到同一个版本。

这个问题并不那么致命。因为如果你合理的 re-export 了依赖的接口,那么同一个 crate 的多个版本是可以共存的,就像我最近在升级 Apache OpenDAL 的时候连带需要升级 reqwest 到 0.12 版本,它依赖了 hyper 1.0 和 http 1.0 但是跟 axum 的 server 端代码关系较小,所以我可以切割开:

注意以上 PR 里修改 use 语句以选择正确的 re-export 符号的变更。

不过,tonic 的情况就比较幽默了。tonic 依赖了 axum 0.6 版本,而且 tonic 和 axum 都用了 tower 作为中间件的第三方库,而且都没有 re-export 而是标榜自己能无缝接入 tower 丰富的中间件生态。

由于 tonic 尚未完成 axum 0.7 和 hyper 1.0 的升级,这下就连环爆炸了:你找不到一个合适的 tower 版本,或者说你找不到一个合适的 axum 版本,来作为 GreptimeDB 被传递关联起来的版本约束。

于是,直到今天,GreptimeDB 的升级还是未完成的状态:

不过,在三月底,tonic 上游就出现了一位大英雄开了一个升级的 PR 完成了主要的工作:

这个 PR 我看到的时候还需要两个 hyper-util 的改动,我给帮忙推着合并了:

这里又岔开一下。虽然 tonic 在 hyperium 组织下,跟 hyper 和 http 一样,但是 hyper 和 http 的作者,Rust 生态真正负责人的英雄 @seanmonstar 并不怎么看 tonic 这个库。tonic 主要是 tokio 的作者 @LucioFranco 和另外两位志愿者 @tottoto 和 @djc 维护的。他们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要做,所以并没有太多时间 Review tonic 的变动。实际上,很多项目就用着 tonic 0.11 和 axum 0.6 万年不动也还行的(有没有发现 tonic 也是 ZeroVer 流派)。

不过,经过两个月当中的空闲时间累积,这个 tonic 的升级 PR 终于看着要走进尾声,希望能顺利。开源项目能有这个效率,小几个月跟进一个大型重构,虽然比不上 @seanmonstar 和其他活跃维护项目的响应速度,也绝对算是能及时更新的了。

这个 tonic PR-3610 有很多经典的开源贡献者跟维护者之间的交流和争论,我这里就不展开了。但是我非常建议各位关心开源的人去看看,了解真实的开源世界,未来或许参与进去做出自己的贡献,而不是自己想象或者冷眼旁观。

最后,贴两张图说明 Rust 生态 ZeroVer 的严重程度:

GreptimeDB 的依赖 ZeroVer 有 782 个

GreptimeDB 的依赖非 ZeroVer 有 278 个

在 GreptimeDB 的依赖里,ZeroVer 的占比约莫七成。

其实,GreptimeDB 很多升级都很有工程上的说法,欢迎各位关注发现。我可能也会在今年的某些 Rust 会议上分享相关的经验。

文末放两个我在 Reddit 上跟这次 HTTP 生态大更新相关的讨论链接,在 Rust channel 上还算有一些有趣的讨论。

运气与努力

2024年5月31日 08:00

我一直很喜欢 Out of the Gobi1 的作者单伟建。他的三本书我都读过。他在文革时被流放到戈壁六年,失去了上中学的机会,但从没放弃学习。没有放弃对更好未来的追求。在文革结束后他抓住了机会到美国留学,在金融界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并创立了亚洲最大的私募基金集团 PAG。他在母校旧金山大学的一次演讲中说2,在任何领域取得成功,最重要的是三方面:

  1. 坚持终生学习。他本人的经历最能说明这一点。如果他在离开学校后没坚持学习就沒有后来的一切。
  2. 好的判断力(good judgement),他特别提到这比 Angela Duckworth 强调的毅力(grit)3更加重要。方向对了努力才有意义。没有人是生来就有好的判断力的,正确的决策要建立在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上,所以这可以算上一条的补充。
  3. 运气。很多人把成功归功于自己的才能和努力,却没有意识到好运在其中的重要性。忽视了这一点就难以保持谦虚,难以不断学习。

不少很成功的人都公开谈过运气在自己经历中扮演的角色。Charlie Munger 在 2017 年的一次演讲4中说,大部人只要每天起来后都努力做事,有一些自律并且持续学习,最终都会发展得很不错。但是目标不能定得太高,像成为总统或者成为亿万富豪之类的事,运气的影响太大,成功的可能性太低。Warren Buffet 也在回答一个关于资本增值税的问题时说,「卵巢彩票」恐怕是影响一生最大的因素,而他和 Charlie Munger 都赢了卵巢彩票。5李光耀曾经在采访中说胚胎形成的时候已经决定了一个人特质的 70%,因为领袖是天生的而不是教出来的。6我不完全同意他关于个人特质的观点,但那一刻除了决定基因外,更重要的还决定了后天的成长环境,确实对人的命运起到了近乎决定性的作用。

我最早接触计算机从 DOS 用起,直到后来的 Windows 3.0/3.1、Windows 95。我中学时看了 Bill Gates 的传记和他本人写的《the Road Ahead》,他的故事也是最早让我产生创业梦想的原因。Bill Gates 的成功除了自己的天分和努力外,也离不开他出生的时代和家庭背影。他 13 岁的时候就读的湖滨中学由家长集资购买了一台可以访问通用电气西雅图分部的 PDP-10 小型机的终端。当时微处理器、Atari、Intel 都还不存在,他学编程的时候全美国没有几个同龄人能接触到计算机。他父亲是成功的律师,当时已经在做天使投资,她母亲虽然从没全职在商业公司任职,但是因为家族是很成功的银行家,在很多公司的董事会里。他童年时每天家里晚餐的客人不是 CEO 就是议员。后来他母亲与 IBM 董事长的社交关系也帮助他得到了 IBM 的合同7,这是微软起飞最重要的一步。在那之后微软的快速成功也很仰赖于合作伙伴的局限性和竞争对手的失误。微软一开始的重心在程序设计语言上,唯一的产品是 BASIC 的解释器,对操作系统并不重视。在与 IBM 合作的初期,他们推荐 IBM 去找开发 CP/M 操作系统的 Digital Research 合作。而 Digital Research 的 CEO 因为未知原因没有见 IBM 派去的代表,所以双方没有达成合作,微软只能另想办法。当时有一家当地硬件公司 Seattle Computer Products 克隆了 CP/M 用来测试 Intel 8086 处理器,这个操作系统叫 QDOS8。微软向他们购买了 QDOS,并雇它的作者来基于 QDOS 开发了 MS-DOS,而从它开始的操作系统成了微软帝国的根基。可以说微软的成功是非凡的天赋、正确的策略、和令人难以置信的好运合力作用的结果。

就我自己的经历而言,哪怕是一些和别人比起来很小的成功,运气也起了重要作用。比如我从本科毕业后能去耶鲁读博,就是一件很巧合的事。我读本科的时候美国的研究生院对中国各大学的了解还不多,往往只会招收比较熟悉的几所学校的毕业生。耶鲁的计科系在那之前只招收过清华,中科大,南大这几所大学的学生。因为不了解其它学校的情况,所以 GPA 等也就无法比较。我能被录取,我后来的导师的推荐信起了关键作用。起因是我在本科时和他有一些关于他一篇论文的 email 讨论,后来又参加了同一个学术会议,他听了我的演讲后主动和我说如果我以后申请研究生院,他可以给我写推荐信。申请研究生院的人中,很少有人能得到这样被深入了解的机会。如果没有这样的机会,我自己的努力恐怕是无论如何都不够的。我上大学时只是因为英语和计算机方面比别人先行一步,所以能有一些时间在本科就参与一些研究,开始写论文而已。以当时的水平能做的事很粗浅,真要有多出色的成果是不太可能的。当时没想到的一点是,我得到录取也算是给后人开了一条路,后面几年就能在系里遇到低年级的武大校友了。

明白了运气的重要性,就知道不是人人生而能得到平等的机会,在遇到处境不如自己的人,不能假没这种差别是聪明或努力程度的不同造成的,应该知道要善待弱者。我们这一代 80 年前后出生的中国人,父母都经历了文革,很多人受的教育有限,对下一代的教育也就不太重视。我遇到过有些比我聪明也比我努力的人在年少的时候因为父母的观念,或者迫于家庭的财务压力没有得到好的教育。有的能凭借自己的努力加上后来的机会,克服早年的逆境,有的就没有那么幸运。所以我一直觉得自己是极其幸运的,也很感念父母始终把我的教育放在第一位,在自己的生活上做了很多牺性。

当然,说运气很重要,并不是指它总是唯一决定因素,只能听天由命。运气和很多其他东西一样都是呈正态分布的,真正一直很倒霉和一直很走运的人都很少,而好运的人也不乏浪费很多机会的。单伟建说他是极度幸运的,这当然是很谦虚的说法。在宝贵的少年时期经历文革本身就是极大的不幸,而且他还因为和领导关系不好而失去了离开戈壁去求学的第一次机会,所以只能说有一些不幸中的大幸给他提供了关键机会,而他因为自己坚持学习抓住了机会。拿我当年申请研究生院来说,如果之前没有足够努力,既使得到了展现自己的机会,恐怕也没有优点可被看到。大部分人都是既有不幸,又有机遇。机会到来的时候,有准备的人更容易抓住。

大家向成功的人或公司学习的时候,往往会带着一种偶像情节,希望通过复制他们的所有特点和行为方式来复制成功。所以学 Steve Jobs 的 CEO 们往往先学到了他性格上的弱点,学阿里等企业的公司,往往先学会了一种畸形的企业文化,因为最流于表面、最没有深度的东西最容易学。成功当然是值得学习的,但是需要分辨不同因素起到的作用:有哪些是因为出现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又具备了正确的条件,被时代的趋势所推动;有哪些是偶然事件;有哪些是主观作用。对主现因素,应该分清楚成功者是因此而成功,还是虽然如此但还是成功了。这样才知道该学的到底是什么。

不少略有小成的人,大概因为成功来得容易,同時又看不到偶然性的作用而认为自己有一套可复制的系统或者方法论可以高价教给别人。又或许他们其实很清醒,只是不想错过利用别人渴望成功的心态让自己更加富有或增强个人品牌的机会。

不久前一个朋友说有个曾在 IBM 做过中层管理者的人建入群费 200 的微信群教人职场和生活方面的经验。很快就有几千粉丝入群,后来大概觉得价格定低了,又建了一个入群费一万的 VIP 群,马上就有大几十人报名。现在可以说是学习最容易、成本最低的时代。无论哪方面的信息在互联网上都唾手可得,而且大部分是免费的。当然,好的老师、课程、书籍是有价值的,因为虽然大部分信息都能免费找到,如果被组织成更体系化、更容易理解的形式,吸收起来就更快,也更容易让人得到启发。但是没有任何微信群是值一万进群费的。9

商业模式往往是以某种信息不对称为基础。互联网消除了很多信息上的不对称后,就有人人为制造出一种信息不对称的错觉和神秘感。卖成功学的人往往要用各种理论包装一番,因为如果看起来很简单就无法赚钱。成功的要点单伟建和 Charlie Munger 的几句话已经总结得很好,简单但不容易,如果能长期坚持就会比大多数人成功。


  1. 我以前写的书评。如果有条件的话,这本书建议看英文版。国内中文版你懂的。 ↩︎

  2. 见 YouTube: Dr. Weijian Shan at the University of San Francisco - May 18, 2023 ↩︎

  3. 有兴趣可以看 Grit: The Power of Passion and Perseverance 或者她的 TED Talk。 ↩︎

  4. A Conversation with Charlie Munger and Michigan Ross ↩︎

  5. Here’s why Warren Buffett says that he and Charlie Munger are successful ↩︎

  6. Lee Kuan Yew: The Grand Master’s Insights on China,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World ↩︎

  7. How Bill Gates’ mom helped Microsoft get a deal with IBM in 1980 – and it propelled the company’s huge successWhy you shouldn’t imitate Bill Gates if you want to be rich ↩︎

  8. QDOS 的全称是 Quick-and-Dirty Operating System。 ↩︎

  9. 更不用说是传授 IBM middle management 经验的微信群。 ↩︎

記伍月

2024年5月31日 21:10
我一直在用 Obsidian 写子弹笔记复盘,只是最近状态比较差,直接摆烂了。不过每当状态不好,我都会来一次全面深入的复盘尝试「脉动」回来。 这样一看,平时偷的懒总归是要还回来的 ~ 「自己过得最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复盘的主题都是非常主观的自我检讨,以及部分的客观认识。虽然平时也复盘,但不会分享出

Hugo 简明教程 02

作者 bigfa
2024年5月31日 21:31

本文主要介绍 Hugo 内容文件管理和页面 URL 设置,建议搭配我的GitHub Pages项目使用。

页面类型

Hugo 的页面类型主要有以下几个,还有一些特殊的功能性页面如 rss 这里就不做讨论了。

  • home 首页
  • page 可以理解为文章详情页和一些指定页面如关于和固定连接
  • section 可以理解为一类文章的归档的页面
  • taxonomy 可以理解为分类、标签的归档页,就是列出所有分类、标签的聚合页面。
  • term 分类、标签等文章列表页,列出属于某个分类、标签下文章列表的页面

RSS、网站地图、robotsTXT 和 404 页面类型,但这些只在渲染各自页面类型时可用,因此在任何页面集合中都不可用。

内容管理

众所周知,hugo 的 markdown 文件都在 content 目录下,也就是存放文章的地方,hugo 的作用就是把这些 markdown 文件转换为 html。默认情况下content文件夹下的所有 markdown 文件都会被认为是常规内容页面(RegularPages)。

当然,我们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能会新建一个 posts 文件夹,或者按日期创建文件夹来管理文件,这个时候就要理解 section 这个概念,简单来说就是一个文章类型,如果常规文章 post 和状态内容 status。在 Hugo 中,顶级目录(content 文件夹下的一级目录)或者是带有 _index.md 文件的任何内容目录都会被认为是section。这里推荐为所有 section 都创建_index.md 文件。

不过也不是所有的顶级目录都会被视为 section,当在配置中被指定为taxonomies 时,就不会被认为是 section 了,如下配置中,此时顶级目录categoriestags不会被认为是 section

[taxonomies]
  category = 'categories'
  tag = 'tags'

我推荐为每个分类都创建一个 markdown 文件,因为 markdown 文件可以存储一些元信息,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文件来个分类设置封面、描述等信息,甚至可以设置单独的模版

一般来说,传统的个人博客至少都会有文章和页面两个类型,我推荐大家遵循 hugo 的设计原理来管理文件,这样方便迭代。当然,你不遵循这个也可以实现各种各样的页面,这也没什么问题,我刚使用的时候会把一个文章类型的归档页作为普通页面来使用,编译过后也不会有任何区别。

但是合理的目录结构有助于灵活的获取内容,特别是当你想展示或不展示内容的时候,合理的结构会非常方便。如只在首页展示某一类型的文章。

{{ .Site.GetPage "section" "posts" }}

根据我的经验,一些主题会在首页获取指定section,如果没有良好的目录结构,部分主题你可能没法使用。

URL 设置

默认情况下,页面的 URL 就是你的目录结构,但是 hugo 提供了一些配置选项,可以让 URL 不遵循目录结构,所以你可以大胆按照你的喜好来设置内容目录,然后通过配置文件来管理 URL。这里解释一下我提供的默认配置。

[permalinks]
  [permalinks.section]
    post = '/archive'
  [permalinks.page]
    post = '/story/:slugorfilename/'
    page = '/:slugorfilename/'
  [permalinks.term]
    tags = '/tag/:slug/'
    categories = '/category/:slug/'
  [permalinks.taxonomy]
    tags = '/topics/'
    categories = '/cats/'

这个配置结合文章开头的页面类型来看,就很容易理解了。

:的为 hugo 的常量,全部常量大家可以在官方文档中找到,但常用的应该就是:section:title:slug:filename:slugorfilename,这里我推荐大家使用:slugorfilename,意思是如果文章单独设置了 slug 属性则使用 slug,否则使用文件名。如果你在文章中直接设置url属性,那么将直接使用url属性,这个优先级是最高的。

要注意 term 的设置中谨慎使用 filename,如果使用了 filename 一定要创建对应的 markdown 文件。

Hugo 设置可以为多语言设置不同的 URL 结构,我相信绝大多数人都用不到,这里就不展开说了。

5月日常

作者 当下
2024年5月31日 21:06

哇!我们公司终于口罩自由啦,之前一直都是强制必须戴口罩,终于不用大夏天闷死了!!!足足戴了 4 年多的口罩,感觉脸都被口罩给摩擦垮了!我要好好习惯习惯不戴口罩的自己!


呜呜呜,终于又吃到了我的牛轧糖!!网上搜了搜这个又好像不叫牛轧糖,叫什么牛奶酥?我也不懂反正好吃!我是在杭州河坊街买到的,之前回国的时候逛到买了点,太好吃了!正好 9 哥回国更新驾照去了就让他帮我带了点。我妈也是狠,虽然我说好吃要吃多买点,但也没想到她给我称了 380 块……离谱!更离谱的是半个月我就吃完了 T^T

顺便让 9 哥带了根发簪回来,之前买的都是长簪或者 U 型簪,挺好的就是长簪转个头容易扎到人。网上看到这种有一点弯的,簪完后可以反扣让发髻更结实就决定买一个试试。我买的这个 10cm,还有一个长的 13cm,想了想还是买了 10cm 的。目前我的头发长度大概在腰这里,完美簪住,反扣后基本上看不太到发簪。再也不怕转个头扎死人了(。ì _ í。)


月中去了趟环球!把限定的鬼灭的无限列车玩了!还拍了照把这个照片买回来了,放在家里好看!当时选背景时有好几个,有禰󠄀豆子和主角的一个也很不错,但最后还是决定选大哥!毕竟主题就是无限列车,这是大哥最后的舞台怎么能不选呢!说着说着又要流泪了,我的大哥 T^T
这次去环球主要是想去买点柯南的周边的,结果都断货一个也没买着。只能说还好我买了年票,以后有事没事就去逛逛,总能给我买到的!
去的那天太阳特别好,于是我戴去的墨镜被 9 哥抢走了,我去小黄人馆里临时买了个戴戴。别说还挺可爱!后来路过爆米花店,这个装着禰󠄀豆子的爆米花桶也真的好可爱,好想买,一看价格果断放弃。不是你的错,是我太穷!

@ あぶりや阪急梅田店

月底又去吃了烤肉,还是去的这家,只能说这家店太好吃了……吃到肚皮饱饱回家,推荐!这次总算拍到了肉的照片!


最后来说一下工作的事情,回想了下好像已经很久没有吐槽工作的事了?
自从去年回到梅田后不能说如鱼得水至少也是顺风顺水,必须承认做的很愉快。KPI 也完成的相当漂亮,以至于别的部门来要人我们上司都不肯放╮(╯▽╰)╭
小小自吹自擂了下哈哈哈哈,其实就是我在公司里的一个朋友想让我去她的部门帮她,但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部门之间的人事调动在我们这种大公司里还是蛮敏感的。你直接来要人会有点抢的意思,就是不讲武德的感觉。所以没成功,得等有社内公募的时候我申请了他们才可以顺理成章的把我要过去。话说回来,在梅田的前几个月还是有点波折的,那会儿天天都想骂人我也是真的骂人了。但是队友都很给力,所以合作的还算愉快。今年那个唯一拖后腿的也滚蛋了,还是属于犯错往下调的那种,所以就更快乐了。就没来博客吐槽啦哈哈哈哈。
这个月没什么其他想写的了,就这样啦。下个月见(^∇^)

昨天以前首页

都很麻烦

作者 xrspook
2024年5月31日 08:09

当年今日

逢年过节,又到了发福利费的时候,但是每到这个时候,我就会很纠结,因为不知道自己能买到些什么。单位现在有两个选项,一个是嘉荣超市购物卡,另外一个是南粤分享汇。二者充值的金额是一样的,区别在于一个你要去实体的超市,另外一个你可以线上解决。如果我还是个小孩,无论哪个方案,我都觉得挺好,有钱花实在太棒了,但实际上经过一年又一年的南粤分享汇的煎熬后。我觉得这个东西。肯定是在杀熟。以他们现在的这种处理方式,我感觉他们手里估计有不少资源,因为那些资源不敢轻易把他们放弃,所以他们在那里为所欲为。为什么南粤分享汇如此不堪,我依然不选择嘉荣超市呢?

嘉荣超市在东莞,可以说是最大的连锁超市。我不知道其它镇有多少个,反正麻涌镇有两个,而且两个超市相隔不超过1公里。为什么要在这么近的地方搞两个呢?我实在搞不懂。但不得不说,现在的嘉荣超市跟我一开始在麻涌见到的时候已经萎缩了很多。以前的南峰广场,几层楼都是嘉荣的,现在只有大半层楼。之所以有这样的改变,当然也有一些货架编排更加紧凑方面的原因,但是商场的租金昂贵,超市效益也不是很好,缩小卖场是完全可以理解的。除非是去街上那些几十平方米的小超市,否则通常大家说起超市,在麻涌应该指的就是嘉荣。嘉荣在东莞风风火火,但是在广州却几乎没有存在感。以前在离我家不远的地方还有一个,但是关门了。现在广州的嘉荣超市要不在南沙,要不在黄埔,反正简单来说就是,广州的市中心找不到。虽然我在麻涌能找到,但从我的单位去麻涌镇,嘉荣超市所在的那个地方超过了10公里。虽然说有公交车可以直达,但是那个611真的非常的绕,明明一条直路,却可以把你绕出30多个站,所以明明只是10公里,但实际上却可能绕了20公里甚至以上,于是,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虽然南粤分享汇非常不堪,但是我却依然不会主动选择嘉荣。

南粤分享汇的不堪在于其实那个平台卖的东西很多,但关键是如果你是因为单位发福利,充值进去,你所看到的商品,跟你不登录账号看到的完全是两回事。你再也搜索不出咖啡,你再也搜索不出牛奶,你再也搜索不出茶叶,即便是米面粮油这些非常基础的生活必需品,你所能看到的那些也是极少数。为什么要做这样的限制呢?你可以不同账号登录出现不同的价格,但现在他们直接把我们这些充值用户所能看到的商品屏蔽掉了,有些商品没有屏蔽,你仍然能看到,但关键是去结账的时候发现没办法用充值的余额付款,你得用其它支付方式,也就是自己花钱。真正应该被屏蔽的应该是那些我不能用充值金额购买的商品,而不是那些其实我能用充值金额付款,但是我又没办法在充值账号的搜索到的商品。一罐普通的茶叶,在淘宝上一模一样的,只需要40多块钱,但在他们的扶贫页面上卖到80。这价差到底是扶了谁呢?难道淘宝上卖的那个就是在亏本的做生意吗?还是说南粤分享汇在用工会的充值金养活一帮本不需要聘用的人。

京东也好,天猫超市也好,现在网购我们完全不缺这些自营平台,但工会福利这东西却一直被绑架在那些你明明知道在坑你的钱,但你又完全没办法的平台上。

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302 期):创业虽然好,不敢推荐了

作者 阮一峰
2024年5月31日 08:11

这里记录每周值得分享的科技内容,周五发布。

本杂志开源,欢迎投稿。另有《谁在招人》服务,发布程序员招聘信息。合作请邮件联系(yifeng.ruan@gmail.com)。

封面图

宁波奉化在稻田里建了一个形似灯笼的塔,高23米,成为当地的景观,也是大地艺术品。(via

创业虽然好,不敢推荐了

保罗·格拉汉姆(Paul Graham)是美国著名的"创业导师",孵化过很多大名鼎鼎的互联网公司,比如 Airbnb、Reddit、Dropbox 等等。

二十年前,他写了一本书《黑客与画家》,谈了很多理由,为什么你应该创业。(无耻的插入:我是《黑客与画家》中文版的译者。)

今年三月份,他的最新文章还是同样的观点。20年来,他一直没变。

下面就是他的解释,创业好在哪里。以前都发过,这里简单列一下。

  1. 创业可以致富。
  2. 创业可以拥有更多人生,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3. 创业可以避免不想做的事情,比如老板吩咐你的事情。
  4. 创业可以活出自己的样子,打工只能活成老板需要的样子。

这些话对不对?每一句都千真万确。

我在大学里第一次读到他的文章,就被说服了。从那个时候起,就深信不疑,创业优于打工。

但是,我的想法现在有一些变化。如果现在你问我,刚刚毕业的年轻人,应该加入创业公司,还是去打工?

我的回答是,这需要好好想一想。

这几年,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创业的机会成本显著上升,表现在下面几点。

(1)创业成功率下降了。

虽然创业公司一向很难成功,但是这几年更难了。上市或被收购的数量减少,而且估值也低了很多。

这意味着,创业公司的股票和期权普遍不值钱,创业致富的机会微乎其微。

(2)创业难以获得高薪。

如果等不到股票变现,那么平时的薪水不能低,否则就会很惨。

问题是这几年工资上涨,以前的高工资,现在成了普通工资水平。创业公司越来越难付得起,业内大公司的工资水平。

(3)打工也能学到新东西。

创业公司的一大优势是,能够做有趣的事情,学到很多新东西。但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饱和,大家都在转向新领域(比如 AI),都在尝试新技术,所以这点优势也不明显了。

综上所述,创业公司如今的吸引力,大大低于十年前。

我的建议是,如果没有独立获取客户的能力,就不要创业。 刚刚毕业的年轻人,比较稳妥的道路是先进入大公司,开拓眼界,积累人脉,提升能力,等到可以独立获取客户了,再考虑要不要创业。

[活动] 稀土开发者大会2024

下个月6月28日(周五)和6月29日(周六),北京有一场大型的开发者活动。

这就是今年的"稀土开发者大会",持续整整两天,有12个分论坛,70多场演讲。

12个分论坛针对的,都是当前的技术热点,包括前端、AI、云计算、大模型等。

愿意来现场听演讲、结交朋友的同学,现在可以购买早鸟票,包含两天的午餐,并且可以抽奖,100%中奖。

购票链接点击这里,或者扫描上方海报的二维码。到不了现场的朋友,也可以免费预约直播。

另外,主办方还有"分享有礼"活动,只要分享活动海报,就有机会赢得大会门票和周边纪念品,详情见这个链接

科技动态

1、阶梯草地

上海最近有一块阶梯状草地,成了网红地点。

这块草地上方,正好有树荫遮阳,每到午休时间,不少附近的上班族就来草坪躺着。

这个地方出名以后,不少人专门来打卡、野餐、午休。他们评价这个草坪是天然的人体工程学设计,就像沙滩椅。

我觉得,园林部门应该受到启发,以后多修一些这种带树荫的阶梯状草坪,方便人们躺着,这样可以增加绿地的效用,也让城市更适宜生活。

2、空气蛋白质

人类食物很大部分都是蛋白质,比如肉类和豆类。科学家很久以来,就想人工合成蛋白质,彻底消除饥荒。

一家芬兰公司宣称,已经实现了空气合成蛋白质。

他们使用一种微生物,只需要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就能产生一种黄色的蛋白质粉末,过程类似于酿酒,据说营养丰富。

这种粉末已经用来制作了巧克力,完全可以食用。这家芬兰公司没有披露成本,但是披露他们的工厂每年产量160吨,相当于300头牛的蛋白质。

3、毕业现金

最近是毕业季,美国麻省大学邀请了一位企业家来做毕业演讲。

他演讲完,宣布了一个惊人的决定。"生活中最大的快乐来自于给予,我想与你们分享给予的快乐。"

他宣布,学校的1200位毕业生每人会拿到一个信封,里面装了1000美元。

但是,你只能拿500美元,剩下的500美元必须送给你认为需要的人。

我认为,这种做法挺好。国内很多企业家现在都向大学捐款,其实也可以考虑向学生捐款,效果应该很不错。

4、破解电子钱包

2013年,一个老外花了5300美元,购买了43.6个比特币,放在一个电子钱包里面。

后来,他忘了电子钱包的密码,现在里面的比特币市价已经300万美元。

他实在不甘心这么一大笔钱,就请了一个黑客来破解电子钱包的密码。

这个密码是用一个叫做 RoboForm 的软件生成的随机密码,长达20个字符,不可能暴力破解。

但是,这个软件早期的版本正好有一个 bug,生成的密码是一个伪随机数,用的是系统的当前时间作为种子。

也就是说,如果知道密码生成的确切时间,就可以还原出密码。已知钱包是2013年4月14日启用的,密码可能在此前或此后设置。

他们就用前后的每一个时间去试,最后终于找到了,密码是在2013年5月15日下午 4:10:40 GMT 生成的。

RoboForm 早就修正了这个 Bug。以后的人如果忘了密码,真的是找不回来了。

雷池:网站防护软件

做过网站的同学都知道,每天的恶意请求成千上万,就想找到你的漏洞。

今天,向大家介绍一个网站防护项目,中文名为"雷池"。

它本质是一个反向代理,架设在网站前面,可以灵活设定各种规则,对所有请求进行过滤,不让黑客"越雷池半步"。

它底层基于 Nginx,自带图形操作界面,简单好用。它的核心是智能语义分析算法,用来判断可疑请求,相当于一层自定义的软件防火墙,

它在 GitHub 已经收获了9000 star,目前是全球排名第一的开源 WAF 项目。

它可以自己架设,很适合个人和小企业使用。如果你需要防护暴露在公网的 Web 服务器,不妨用它试试看。

文章

1、GitHub 的评论附件漏洞(英文)

本文指出 GitHub 有一个漏洞,用户可以在任意仓库的讨论区上传附件,然后这个附件的 URL 就属于这个仓库。

举例来说,我在 React 仓库的讨论区上传一个附件,这个附件的 URL 就是以 React 官方仓库的地址开头,看上去特别具有迷惑性。已经有人利用这一点,分发恶意软件。

2、2200美元的 MacBook 不支持双屏幕(英文)

作者有一台 M3 芯片的 MacBook Pro 14,价格2200美元,但是居然不支持双屏幕。只有关起笔记本,才能用双屏。2024年还有这种事,作者表示难以置信。

3、 <span>元素可以干什么(英文)

<span>是一个表示行内文本的 HTML 网页元素,本文收集了许多案例,你可以用它做各种各样的事情。

4、如何在 JavaScript 中快速读取文件(英文)

作者列出了 JavaScript 读取文件的5种方法,并且比较了它们的性能差异。

5、如何使用 mac 内置的 OCR(英文)

大家可能不知道,mac 电脑内置了 OCR(文字识别)功能,本文教你怎么使用。

6、为什么我的代码报错之前没有输出(英文)

一篇 C 语言的科普文章,解释一个有点费解的报错,关于 C 语言内置的行缓冲(line buffering)如何影响代码的执行结果。

工具

1、SocialScreenshots

一个在线的截图美化软件。

2、Sink

一个基于 Cloudflare 的短链接应用,带有访问统计。(@ccbikai 投稿)

3、PicImpact

一个 Web 相册程序,基于 Next.js。(@besscroft 投稿)

4、Gallery-Portfolio

一个开源的"瀑布流"照片展示程序,后端可以放在免费的 Cloudflare R2(或其他兼容 AWS S3 的存储),参见 Demo。(@linyuxuanlin 投稿)

5、widget-qrcode

一个网页二维码的 web component 组件,支持自定义二维码风格模板、前景、背景、logo等。(@mumuy 投稿)

6、ChatTTS

专门为对话场景设计的文本转语音模型,支持英语和中文两种语音。(@JoeDeanx 投稿)

7、KeepChatGPT

一款油猴脚本,为 ChatGPT 页面增强功能。(@Y024 投稿)

8、Mail-in-a-Box

一个封装好的邮件服务器,简单安装就能提供你自己的电子邮件服务。

9、Subtitle

一个 Python 程序,使用开源 Whisper ASR 模型进行语音识别,生成本地视频的字幕。

10、cobalt

一个开源的视频下载网址,支持多个视频网站,包括 B 站、Youtube、instagram 和 Twitter。

11、LLM 交互式图表

用户输入想要的图表,比如"发电量前十的国家",该网站会自动生成。

12、tldraw

一个 React 组件,帮你实现一个网页画板。

资源

1、方块中的方块

该网页收集可以容纳 n 个单位正方形的最小正方形。

举例来说,上图是容纳5个单位正方形的正方形,下图是容纳10个单位正方形。

2、掌握比特币:开放区块链编程(第三版)

一本免费阅读的英文电子书。

3、Docland

这个网站可以快速查找 Java 的 API。

4、矢量数据库介绍(Vector Database Stories)

一组矢量数据库的介绍文章,这是相似性搜索的基础。

图片

1、真实的月球照片

两位国外的天文爱好者用了两年时间,合成了一张高清的月球照片,原图高达 174MB。

这张照片的最大特点,就是还原了月球的真实色彩,即如果没有地球大气层的光线折射,月球在宇宙空间中看上去的真实样子。

照片中,微红色的区域是富含铁的区域,蓝色区域是富含钛的区域。

2、磁带点播机

1972年,松下发布过磁带"唱机",可以自动播放多盘磁带。

它有一个转盘,上面可以插入20盘磁带。

转盘下面有20个按钮,对应20盘磁带。你可以指定播放其中一盘磁带。

当该盒磁带播放完,转盘就自动向前进一格,接着播放下一盘磁带。

20盘磁带一共可以不停歇地播放两天半(假定每盘磁带单面长度为90分钟)。

文摘

1、钻石立交桥

汽车靠右行驶的国家(比如中国、美国、德国),大多数的交通事故都发生在十字路口左转时。

这是因为左转时,会遇到两侧的来车,驾驶员可能来不及反应,就容易发生事故。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美国现在流行钻石立交桥(diverging diamond intersection)。

这种立交桥可以使得,左转时只有同向车流,没有异向车流,完全消除了车辆迎面碰撞的可能。

上图有两个方向的车流,南北向和东西向。正常情况下,这里会有一个十字路口。

现在,为了避免十字路口的碰撞,这里造了一个南北向的立交桥。如果南北向的司机想要左转,必须走立交。

立交桥上,分成两条路,北向车流(下图的红色箭头)和南向车流(下图的绿色箭头)各走一条路。

北向司机先走左边那条路,会有一个专门的左转路口(下图的红色箭头),此时完全没有对向车流,就避免了迎面碰撞。

过了这个左转路口,会有一个交叉路口,北向车流和南向车流交换道路(下图)。

经过这一步,北向车流会从左边的路换到右边的路,南向车流亦是如此,为后面两条路重新合成一条路,做好准备。

目前,这种设计的立交桥在美国30个州已经建了200多座。

言论

1、

一项研究发现,低利率会带来较低的犯罪率。因为低利率意味着偿债压力轻、并且会促进经济繁荣,增加就业机会。

-- 《低利率与低犯罪率之间的"惊人"联系》

2、

AI 最好被理解为一种新的数字物种。我预测我们将把它视为数字伴侣,它是我们一生旅程中的新伙伴。

-- Mustafa Suleyman,微软人工智能首席执行官

3、

AI 将所有软件工程师变成了机器学习工程师。

-- Olshansky's Newsletter

4、

房价大幅上涨不会创造财富,而是重新分配财富。它还有一个副作用,就是让继承和运气变得比教育和努力工作更重要。

-- 英国卫报

5、

勇敢并不意味着不害怕,而是意味着尽管害怕,你还是去做那些必须要做的事。

-- Hacker News 读者

往年回顾

对待 AI 的正确态度(2023 #255)

互联网风口过去了吗?(2022 #205)

数字货币是打破美元霸权的武器吗?(2021 #155)

线上行业会赢(2020 #105)

(完)

文档信息

  • 版权声明:自由转载-非商用-非衍生-保持署名(创意共享3.0许可证
  • 发表日期: 2024年5月31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