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视图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昨天 — 2024年11月6日首页

20241106

作者 61
2024年11月6日 21:34

小红书刷到,这首就是昨晚 Charles Lloyd 吹的第一首曲子《安魂曲》,小红书上真的什么都有。

今天终于回杭。说实话,离家一周我已经很想家了。第一次坐上 19 号线回家,出了地铁拖着箱子往回走,可能是今天膝盖状态不错,特别想走路。但还有一个原因,应该是看了《鱼不存在》带来的想法,把自己从刻板、固执中拉出来,用一些小小的新鲜的体验,去丰富生活,即使是坐地铁回家这样一件小事。

刚刚已经看完《鱼不存在》,发现孟岩老师也专门为它做了一期播客节目,并且认为这是他的年度或者人生之书。不知道你思考过人生的意义没有,我常常思考这个问题。至少现在,我觉得我是想得很清楚了,这也是我为什么最近天天都在听音乐会,因为人生就是体验的集合而已。继续分享一段书里我很喜欢的文字。

要想得到这世界送出的礼物,抓住那个让我们平静看待生之凋敝的诀窍,你就得承认,每分每秒都要承认,你不了解自己眼前的事物。带着好奇,带着怀疑,审视混乱深渊中的每件事物吧。暴风雨就令人沮丧吗?或许这是一次机会,让你站到街上,感受雨的舔舐,宛如重生。这个聚会有你想象的那么无聊吗?或许有个还未相识的朋友在等你,嘴里叼根烟,站在舞池旁的后门边。这个人会在余生的每天和你一起大笑,将你的羞耻转变为归属感。

晚上的时候,公众号推给了我一篇三联爱乐的文章,标题是《爵士乐在日本》。其实我爱上爵士乐也就是最近一年的事情。我为什么喜欢上了爵士乐呢?我思考了一下这个问题。应该是过去十多年,我只对一件事情感兴趣,那就是做 APP,喜欢手搓代码,希望把脑子里的想法都做出来。于是几乎投入百分百的精力在这件事上,真的当你从大学起就研究一个东西,一直到你三十几岁,甚至把这件事情变成了一个事业来做,上线过几十个 APP,你就真的已经非常了解做 APP 这件事的每个细节。继而面对的是新鲜感的消失,热情的衰减,很少有新的东西出现,可以再需要你投入那么多精力去学习和研究。然后在某一天与爵士乐不期而遇,忘记是哪个作品,让我听了后想再找一些来试试,然后不知不觉就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音乐世界。当我投入时间,我发现爵士乐里有太多的音乐、故事和艺术家在等着被我发掘。就像游戏里的图鉴,每当我听到新的喜欢的作品,可能是音乐软件推荐,可能是今天这样的一篇音乐文章,我就会去了解背后的音乐家,听他们更多作品,了解他们的故事,了解他们的合作关系,然后继续开枝散叶延伸下去,找到更多喜欢的音乐。同时,把他们都收录进我的音乐图鉴(一个 Craft 目录)。这是多么能消磨我时间的一件事情啊,就这样我找到了新的爱好。

早上冲动买了条 ie900,爱好当然要舍得投入是不是。

首尔转机游记

作者 bigfa
2024年11月6日 18:48
青岛胶东机场

昨天小押注川普成功,顺便写一下之前转机入住的川普同款酒店。

春节的时候返深机票很贵,加上想去台北转机,就要求了一个多次转机的路线,哈尔滨〉青岛〉首尔〉台北〉香港〉深圳,很早之前办了韩国签证,所以首尔我就出境做了停留,首尔冬天天气恶劣,是一年里酒店最便宜的时候,否则现在首尔酒店的价格是真住不起。

首尔仁川机场

仁川机场还是挺繁忙的,入境人数非常多,排队排了很久,好在入境手续很方便,直接刷护照就可以了。仁川机场到市区比较方便的方式是机场大巴,因为带了行李还是用了uber,晚上用车还是蛮贵的,到市区花了七万五韩元,白天去机场的时候就只要四万了。

首尔冬天可以算是气候恶劣了,风大又干燥,气温也跌,我穿的很少,在外面走根本受不了,第二天白天的时候还雨夹雪。

冬天的时候外面没什么人,不过室内人不少,商场里还是挺热闹的。

首尔君悦在山上,位置算是很好了,本次直接用了套房券,虽然只住一晚血亏,但景观还是非常好的。

平面图
客房
首尔天际线
首尔君悦酒店
首尔君悦酒店
夜景
等日出
日出
首尔塔
仁川机场

后程选择了长荣航空,仁川机场出境人数真的多,值机队伍很长,当时还不是星盟金,但买的商务,否则也要排队排很久。因为要台北转机,所以问了不少问题,好在是联程票顺利拿到登机牌。

长荣航空在仁川机场用的韩亚航空休息室,装修还是很好的。韩亚已经要被大韩航空收购了,不知道收购之后是独立运营还是并到天合联盟了。

韩亚休息室

后程就是台北转机了。本次转机几乎哪也没去,就在酒店周边逛了逛,交通也都选择的uber,沿途感受首尔街景,整个城市还是蛮旧的,但整体上世界排名还是很靠前的,一个城市也不能只用新旧来评价,否则前几名就全是中国的了。

所谓少年感,或许是他“死”在了那一刻

作者 ONO
2024年11月6日 12:04

在影评《三个男孩的春梦》里,我留下了一个还未“闭环”的话题——“停滞发育”


前段时间,组织了一场全是脱口秀演员的死亡体验,面对人生的十二个课题,脱口秀演员在抛梗之余也会有属于他们的独特思考。我一直很好奇脱口秀演员的逻辑是擅长“解构”还是“建构”(这个话题日后再说),所以会特别留心他们的表达逻辑。

其中有一个脱口秀演员,在讲起他的童年时有些动容,和他经常相处的脱口秀朋友,在看到他为自己的童年流泪时都表示“那只是鳄鱼眼泪”。因为从其他人的描述里,他是一个不会说话、非常双标、情商很低的人、常常会做出一些常人无法理解的行为的人。他形容自己作为留守儿童的童年,最开心是有人叫自己“哥哥”,因为那是他被需要的时刻。

于是,这种被需要感在他成年之后转变成了同时打好几份工,且这些工作都跟“服务”相关,例如送外卖、搬运快递等等。他把自己在人际关系里完全地工具理性化,而在他认为亲密的关系里,例如和他的脱口秀朋友,反而就变成了一个口无遮拦的男孩——我们最后给他的关键词是“玻璃珠”,那是童年最珍贵的宝藏,每一个小孩都想得到他,但是到了成年人的世界,它不再被需要,他一直珍视着自己被需要的那一刻,却将自己封锁在了那颗透明的玻璃珠中,还保留着纯粹的“少年感”。

合理推测,他“死”在了那一刻——被留守的童年,在他最需要陪伴的年纪,他不得不充当成年人照顾自己。于是他一直在寻找那种“被需要感”。或许有一次,他在放学时被几个社会混混霸凌后,拖着伤痕累累的身体回到空无一人的家里,直到这种害怕和孤独变成了坚硬的保护壳,将他那时候的心智包裹在了无人再能伤害的核心之中——这就是“停滞发育”。

不过,这里所谓的“死”不完全是被霸凌或是不被关注,也可能是“羞辱”。


小学时,我跟同龄男孩子一样,会在学校的攀爬杆上玩游戏——在不落地的情况下,在攀爬杆上追逐对方。为了把对方逼到松手,我们常常会用下三滥的手段,例如脱对方裤子或是吐对方口水。有一次,一个同学因为输了“比赛”气不过,告状老师。我们被训斥一顿后,我成了那个“罪人”,当第一个同学指控是我“最开始吐口水”的人后,其他参与者为了自保,也纷纷指证我。我辩称所有人都这样拒不“认罪”,班主任为了树立典型将我公开处刑。

老师让所有被我“吐过口水”的人上台站成一排。这里面有一起玩攀爬追逐游戏的,也有跟我产生过矛盾的,甚至还有只是看不惯我的,他们纷纷坚称被我吐过口水。我继续反抗,结果被班主任评价“吐口水是泼妇的行为,你作为男生不应该这样”。见我毫无认错之意,公开批斗最终变成了公开道歉,我不得不哭着给讲台上站着的一排同学一一鞠躬道歉。

这不算是“大事”,小孩子总有打架矛盾的时候,只是那个时候我意识不到,我的反抗和这场公开处刑,其实是一种“死亡”——羞耻是最接近死亡的体验。当羞耻发生时,我们与他人的联结全面切断,失去他人对自我的肯定,甚至也因为羞耻让自己失去了对自我的肯定。自我瓦解、联系切断,这和死亡本身是同功能的表现。


我或许也有部分心智“死”在了那一刻,包括现在也有很多表象症候——例如,我认为当众吐口水是耻辱的行为;我不喜欢爬高;我很害怕说“对不起”甚至会在说“对不起”的时候本能地流泪;厌恶自己身上的女性特质(因为被老师羞讽吐口水是泼妇行为);厌恶小孩(其实对自我厌恶的延展);当陌生人站在高处时我总幻想从背后将他推下高楼摔得肝脑涂地的全过程(对童年记忆抹杀的潜意识)。

因为当下无法反抗,我有很长一段时间习惯性地封锁自己的真实想法,那一次之后我很少再参加只有男同学的集体活动。这种自我剥离的童年经历,造就了我现在的“观察者”身份。因为这个看似蝴蝶扇动翅膀的细微伊始,最终建构成了现在这个我,虽然中间还有更多经历介入,这件事就像是地面有一个大洞,成年之后我虽然可以用水泥把它填平,但是它的材质和周围还可以种下种子的泥土不同了。

那这还算是一件“小事”吗?


我在一些事情上仍然保留着“少年感”,像是程序里的bug一样,只有在特定事件才会触发它,只是我的“少年感”是封闭性的、对内攻击,而一旦它被触发,例如被人冤枉和被要求道歉息事宁人的时候,我就会启动内心的黑箱。

如果没有成年后对自我解构的过程,或许我会觉得这是我的“底线”而已。

你是否也有某一段这种“死”过的经历,从那一刻开始,你保留了所谓的“少年感”。

热力图

作者 dimlau
2024年11月6日 14:43

文章更新热力图

类似的热力图,我最早是在 GitHub 看到的,用来展示开发者的更新频率。现在看到不少博客也做了这种小组件:就是从当前日期向前追溯一年,每一天显示成一个灰色的小方块,如果当天有文章发布,就显示成浅绿色,如果当天发布的文章不止一篇,就显示成深绿色。我想了一下,用 Hugo 的模版系统,加上一点 CSS 做布局和显示优化,应该就能实现,动手试了一下,果然效果还算可以。目前可以在首页看到实际演示。

fin.

读完易经 我给川普算了一卦

2024年11月6日 03:12
今天是美国大选的投票日,正在计票。忽然想起来我学 易经 的时候,给川普的竞选卜过一个卦,并且写了一篇文章。 卦是7月10日卜的,文章是 7 月底就写就了的。给少数几个人看了之后,似乎就忘了发出来。 现在,大选尘埃未落。将其公布出来,大伙儿跟我一起看看是否应验,也不枉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下面是正文:

南京,寻迹《一把青》

作者 苏小沫
2024年11月6日 15:21

之行,除了瞻仰大屠杀遇难同胞,南京博物院买文创,便是带着明信片,踏上了寻迹《一把青》的道路。

在大方巷,找到了空军眷属居住过的南京仁爱东村,傍晚的大方巷,充满了沸腾的人间烟火气,哪有半点剧中人的足迹。

大方巷走到尽头,便是基督教江苏路堂,剧里郭轸和朱青结婚的地方。见我在对面拍照,停在路边的车子默契的移了个地方,想必平时定有很多来打卡的书迷。

赶着落日前坐公交车去朱青的学校金陵女大旧址,南师大随园校区门口走进去有个很大的草坪,夕阳里,仿佛看见郭轸开着飞机,明媚的小朱青在草坪上奔跑回眸。白衫蓝裙,不知名姓,黄昏好风景。

南京最后一站,辗转三趟车,去了玄武区的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安静逛完,看到了当时的飞机、军服,意气风发的飞行员,一幕幕和电视剧重合。

在纪念碑上,一个个名字看过去,找到了林徽因的弟弟林恒的名字,官方介绍里称林徽因家族满门忠烈,听过无数次林觉民的绝笔信《与妻书》,踏上纪念碑的台阶,还是会被感动得落泪。跟志愿者要了留言册,寥寥无几的参观者,竟然大部分都与《一把青》有关。

还找到了历史上真切存在过的张大飞的名字,这个在齐邦媛 《巨流河》笔下的飞行员烈士。“想到当年张大飞自人群中向我走来,这一瞬间,我感到万声俱灭,再也不能忍受拥挤的人群。”齐邦媛将记忆和思念写进了《巨流河》,那个在人群中走来的少年,永远停在了抗战胜利前夕,停留在了信阳上空。 75岁的齐邦媛,曾到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看到张大飞的名字失声痛哭。

离开的时候,看到有老人捧着菊花在门口的巨型雕塑前深深地鞠了一躬。某个时空里,他是否也与这里纪念的人有关联?

南京,承载了太多历史的厚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