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视图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今天 — 2025年4月2日首页

我们高估了智力的重要性

2025年4月1日 08:00

在 AI 越来越强大的这段时间里,我思考得比较多的一个问题是,我们是否高估了智力的重要性。

引起这个思考的原因有很多,一是大语言模型的进化程度让我感受到,语言模型在智能(推理、学习速度、知识广度等)方面已经远远超越人类,而这样的智能是每个人都能运用的。也就是说,人类完全可以把需要智能的行动交给 AI 处理,人类更多地是负责决策层面的工作。

二是因为我自己就是一个智力平平的人,小学当我学到除法的时候,我花了很长时间才理解除法是什么。我在开始学 JavaScript 的时候,也花了很长时间理解什么是 callback, 为什么函数能作为参数被传递和调用。

但我这个智力平平的人还是得到了算是不错的成果。我总是对别人说,我不是一个很聪明的人,我只是 13 岁就开始学编程,笨鸟先飞罢了,很多人大学学一年就能超过我的水平。所以我才更深刻地体会到,正常水平的技术,往往通过时间可以弥补,在这条水平线,不需要很高的智力。

不过,即使通过时间可以弥补智力的不足,但不是很多人能在这段时间里坚持下去。这也引出了我认为智力被高估的同时显现出来了另一个问题 —— 自我效能 (self-efficacy) 的重要性被远远低估了。

所谓的自我效能,是指相信自己有能力成功完成特定任务或应对特定情况的信心。很多复杂的因素决定了一个人自我效能的高低,这并非天生的。成长过程中长辈的态度、通过对他人的观察、个体与环境互动等等都影响一个人的自我效能水平。

在同样面对一个问题,自我效能低的人,看到的往往全是问题,最终放弃。而自我效能高的人,有强大的信念认为可以解决问题。前者也许在智力上比后者更高,但后者可以通过这种信念一直前进,超越前者。

图由 gpt-4o 生成

尤其是在 AI 时代,智力变成了一种更容易弥补的差距。我认为智力是边际效益递减的,除非超过了某个阈值。但这永远是很小一部分的人。像我这样智力平平的人是多数,我们只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就像 Dijkstra 只有一个,这个世界也需要他这样的天才,但我们还是可以享受他给我们带来的成果。

这不是反智,而是我认为,智力水平有一个临界点,对于临界点以下的人,智力的重要性被高估了,因为智能越来越不稀缺,稀缺的是自我效能,是主动利用智能的人。

自我效能是完全可以通过后天训练的。自我效能是心理学家 Albert Bandura 提出的概念。他总结了影响自我效能的四种因素:

掌控经验 (Mastery Experiences)

个体通过亲身成功完成任务的经验来建立自信。反复的成功会增强自我效能,而失败(尤其是早期或没有应对策略时的失败)则会削弱它。

我觉得这里指的「成功」并非大成功,而是细微的成功。例如在我学习编程的早期,我通过写出各种各样的小程序获得这种成功感,对我建立技术自信有很大的帮助。

替代经验 (Vicarious Experiences / Modeling)

观察与自己相似的人成功完成任务,会提升观察者对自己也能做到的信念。看到别人能行,会觉得“我也许也可以”。

对我来说,小时候读的名人(科技精英)传记就是一种 Modeling, 尤其是李开复的《世界因你不同》,这些「洗脑」式的输入,会让我越来越希望自己能成为这样的人。

乔布斯有一句广为流传的话,他说

Life can be much broader once you discover one simple fact: Everything around you that you call life was made up by people that were no smarter than you.

一旦你认识到一个简单的事实——你周围那些你称之为“生活”的东西,都是由并不比你聪明的人创造出来的——你的人生就会变得更为广阔。

乔布斯从更极端的思路获得高度的自我效能感 —— 通过对比别人不行,觉得自己可以。

社会说服 (Social Persuasion):

受到他人的鼓励和积极评价可以增强自我效能感。而负面评价则会削弱它。

这个条件比较被动,这里不谈。

生理与情绪状态 (Physiological and Emotional States)

个体在面对任务时的生理反应和情绪状态会被解读为自身能力的信号。如果将紧张解读为“我不行”的证据,自我效能会降低;如果解读为“兴奋”或“迎接挑战”,则可能不会降低甚至会提升。

在这个方面,我面对舞台的经验可以充分论证。记得第一次面对众人做技术分享和第一次上台唱歌,我紧张得不行,表现都很糟糕。随着不断地强迫自己上台,我发现自信完全取决于自己的念头,我学会在上台前欺骗自己是一个有很多粉丝的人,台下的人对我非常崇拜,或很喜欢听我唱歌,这样的念头让我在台上的表现有很大很大的改进。

人是事件的反应器,通过刻意训练,是可以掌控自己的反应的。

以上是我对 AI 时代的到来的其中一点思考,希望能鼓励到和我一样智力平平的人。

6 Activities to Keep You Busy When the Internet Goes Down

作者 Shan Abdul
2025年4月2日 05:15

Losing internet access can feel like everything comes to a standstill, and repeatedly refreshing the Wi-Fi doesn't help. While it used to frustrate me, experiencing these issues has taught me how to make the most of the downtime. Here are some ways to pass the time until the internet is back up.

Extensions Are Coming to Chrome for Android (But Not How You Think)

作者 Joe Fedewa
2025年4月2日 05:02

Several Android browsers support extensions, but Chrome is notably not one of them. However, Chrome extensions might be coming to Android, but not in the way you think. Google is working on a special "desktop" version of Chrome for Android that supports browser extensions.

6 Switch Games That Will Benefit Most from Switch 2 Hardware

作者 Dibakar Ghosh
2025年4月2日 03:30

Are you excited to see new Pokémon games finally running at 60 FPS? Are you tired of your Switch slacking during your laid-back gaming sessions? The Switch 2 is coming to answer all of our prayers, and these five games would benefit most from the performance boost.

Microsoft’s New PowerToys Search Is the Missing Feature Windows 11 Needs

作者 Arol Wright
2025年4月2日 02:56

The PowerToys app, by Microsoft, is perhaps a Windows 11 power user's best friend, unlocking tons of capabilities and party tricks normally not available in your Windows 11 install. Now, the latest version is adding a new quick app launcher, and it might become your favorite way of firing up apps.

和好如初

作者 ONO
2025年4月1日 23:51

甲乙两国终于结束了僵持7年的战争,最终两国达成停战协定,彼此退让妥协。

三年前,甲国在战场上被炸断双手的将军,一直以来都作为乙国的俘虏,也终于迎来了战争的「胜利」和自己的自由。今天,他将作为战俘代表,在两国边境完成释放仪式荣归故里,也将标志着和平的到来。

就算失去了双臂,他仍然保持着将军该有的豪气与不羁,他走到了两国边境的和平纪念碑下,与乙国的总统进行最后的交接礼仪。他们将以握手的方式,标志战争的结束与和平的到来。

「等等,他怎么握手?」

「你管那么多干嘛,按照仪式就必须得握手,这样就代表了和好如初啦。」

昨天 — 2025年4月1日首页

20250401

作者 61
2025年4月1日 22:56

还没回家呢!音响正在播放玉置浩二的《夏の終りのハーモニー》,无人的办公室,窗外的黑夜,远处浙大教学楼里的灯光,多么美好的夜晚。

IMG_6943.jpeg

3 月过的超快,和 C、A 在上海、广州和杭州见了三次。今天我们都在群里说要找回之前的工作状态,见面的时候三个人瞬时进入能量集聚与爆发模式,密集的头脑风暴,快速的执行和推翻,早中晚不间断的咖啡,是一种我一个人在杭州不太会有的状态。

谜底黑胶 3.0 也正好上线一个月,数据很不错。今天 Alen 和大家分享下版本的设计,激动到疯狂夸奖设计师叶子。做产品自己人爱到这个程度,用户怎么可能不喜欢。

今天还完成了本年度另一件大事,终于和 Q 聊完了合作,明日打钱。今年的投资额度已经用完,我从没这么热切的想把钱花出去,我能理解传统的投资人希望抓住机会的感觉了。

中午买了一盏落地灯,Lumina Daphine Terra,艺术品。淘宝搜索一下,一样的名字,一样的图,全是山寨的。好在想起小学同学在做进口家具生意,顺利下单。

image.png

回家。

方向反了

作者 Mr.He
2025年4月1日 16:10

今天看到某品牌电车撞上高速路障发生自燃的新闻,三条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没了,为之叹息,新能源车辆发生自燃非常迅速,在短时间内就发生激烈的爆燃,连救命的时间都来不及。

这几年国产新能源齐头并进,发展迅速,早前强调冰箱彩电大沙发,最近推出各种名字的智驾,和汽车本身的功能性方向完全背道而驰。

智驾毕竟是辅助驾驶,各家在宣发的时候大吹 NOA,唯独没有强调安全性,即使提了,也是淡淡几句话轻描淡写略过。

年轻人盲目崇拜和相信这类事物,把命交给智驾本身就是一件危险的事情,如果连泊车都需要智驾帮忙,那是对自己生命的不尊重。

新能源车辆还强调零百加速性能,强调电机的功率大,其实大多数人买车都是一个交通工具而已,加速快性能好是发展方向,但是必须要讲清楚其负面影响,比如在闹市区如何科学实用,避免危险发生。

还有以下几样反人类设计希望能在血的教训下得到修正:

  • 隐藏式门把手,在断电情况下就无法打开车门
  • 有些车辆甚至连机械钥匙都没有配备(比如我最近买的深蓝 s05)
  • 车内无机械按键,全靠大屏控制,隐患很大。

作为一名老司机,我还是手握方向盘,脚踏油门和刹车给自己带来一些安全感。

下棋

2025年4月1日 15:19

上班的路上,总能看到几位老大爷围着一张小木桌下象棋。棋子落在棋盘上的"啪啪"声,谁也不服谁的嘟囔声,总让我想起已故的二伯和三爷,他们生前也极爱下棋。

在我们那儿,“下棋"二字有着特别的含义。既不是象棋围棋,也不是军棋跳棋,更不是五子棋。而是一种连名字都说不清的乡间棋戏。两个闲来无事的人碰上了,问一句"来牌棋吧?",便蹲下身来开始画棋盘。

这棋最妙处在于它的随性。找块平整的地面,用树枝或石子划五道横线、五道竖线,棋盘就成了。棋子更是信手拈来——小砖头、碎瓦片、小土块,甚至随手揪几片不同形状的树叶。只要两样东西能区分开来,就能当棋子用。

下棋分两个阶段。先是摆棋:

  • 四个棋子围成"口"字叫"方”,能多下一子
  • 两个邻边斜着连三子叫"三斜",连四子叫"四斜",都能多下一子
  • 要是两个对角连成"五斜",也叫“五龙”。能多下两子
  • 横竖连成直线叫"周",也能多下两子 棋盘摆满后,各自拿走对方一颗棋子,由后手棋的人先开始走棋。规则差不多,走成"三斜"就能吃掉对方一子,走成四斜吃对方二子……——当然,已经成型的"方"“斜"“周"不能吃。最后以剩下棋子多少定输赢。

这棋看似简单,内里却藏着不少门道。既要自己凑成"方"“斜"“周”,又要防着对方得手,常为一步棋争得面红耳赤。赢了的人哈哈大笑,输了的拍腿懊恼,想悔棋的扯着嗓子嚷嚷,旁边看热闹的也跟着起哄,如今看来,都是记忆中最为质朴而珍贵的画面

上次回老家,村口大树下只有几个老头还在蹲着下这种棋。年轻人早就不玩了,他们更爱捧着手机打游戏。等这辈老人都不在了,不知道还有没有人记得,曾经有一种棋,不需要棋盘棋子,蹲在地上就能杀上半天。那些此起彼伏的笑骂声,那些为一步棋较真的模样,都成了记忆里最鲜活的画面。

Anker EverFrost 2 Electric Cooler Review: Outdoors and BBQ Ready

作者 Cory Gunther
2025年4月1日 18:00

Like any outdoor enthusiast, I'm always looking for new gear to make adventures easier. I already own more coolers than I care to admit, but none as good as this one. After taking the Anker EverFrost 2 battery-powered cooler on several trips, I'm ditching my old ice chest for this modern cooler.

❌
❌